从外交部发言人演绎“和平交锋”看中日关系走向

2005-05-26 09:51:22    

随着小泉在日本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声称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并声称“其它国家不应该干涉”,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与小泉的会面也应声取消。中国方面宣布的理由是吴仪有“国内紧急公务”。对急于在中日政治关系的僵局上有所突破日本小泉政府来说,不啻是一重击!失落之余,小泉首相竟然称“不想会面的会面是不必要的”。事实果真如此吗?在5月24日下午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以他特有的举重若轻,进行了一次有力有节的和平气氛中的交锋……

 

发言人“三个质问”有力回击了日本对历史问题的挑衅

 

在5月24日下午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一些日本记者将话题“粘”在了中国副总理吴仪提前结束访问日本的原因上。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以他特有的举重若轻,进行了一次有力有节的和平气氛中的交锋。

 

面对日本传媒层层追问,孔泉“以攻为守”,质问日本靖国神社问题。他严正指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许许多多的家庭留下了巨大的伤痛,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中国当时的种种罪行罄竹难书。今年,全世界都在庆祝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国人民都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在这样的时候,日本方面特别是日本个别领导人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供奉着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问题上发表错误言论。“难道他的心中没有丝毫的歉疚?”“难道他就丝毫没有考虑到广大受害国人民的感情吗?”“难道广大中国人民、亚洲受害国人民无法弥合的伤痛,在他眼里就没有丝毫的价值吗?”

 

“一个建议”+“一个提醒”为和平交锋画上圆满句号

 

  孔泉进一步指出,中日关系当前面临困难的最主要问题就是靖国神社问题。在这样一个富有纪念意义的周年中,日本领导人可以无视国际社会的呼声,无视受害国人民的感情,接二连三地在这个问题上极端错误地表态。日本是不是真正地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人们有理由担心。

 

  孔泉建议,不要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吴仪对日本的访问缩短之上,应该看到吴仪此访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如,吴仪主持和参加了爱知世博会中国馆日活动,该活动受到日本人民的热烈欢迎,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发表了两次演讲,其中关于亚洲未来的演讲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对发展中日关系的重视和积极态度,并谈到了进一步发展中日互利经贸关系的原则;落实了两国元首达成的关于两国各阶层、各部门、各级别广泛进行接触的共识。孔泉指出,吴仪副总理这次在日本时间虽然不长,但接触的日方人士之多是前所未有的。通过这些接触,她深切感受到日本人民期望进一步发展同中国人民友好关系的愿望,并转达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进一步在健康稳定基础上发展中日世代友好关系的强烈愿望。

 

  孔泉提醒媒体注意,现在日本各界也有相当多的有识之士对中日关系目前的状况以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深感忧虑。最近有一位九十二岁的日本老兵到中国,向中国人民表示歉意。孔泉表示,两国几代领导人和两国几代人民通过努力达成了共识:中日两千多年的友好关系中间发生的这段不幸历史是短暂的,但是我们没有权力忘掉这段历史。只有正视这段历史,承担这段历史的责任,才能真正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使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的世代友好关系在健康稳定的基础上向前发展。

 

解析日本寻求与中国政治对抗的深层原因

 

对于一个急欲成为政治大国的日本来讲,取得世界其它国家的认可极为重要。而要取得包括中朝韩三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的认可,就必须在历史问题上做出负责任的举动来。细看日本近年以来在历史问题上的举动,否认历史,美化侵略战争,挑起新的争端,总体表现可以说是差强人意,让中朝韩等失望之余不禁要问,一个政治大国的日本到底会走向何方?特别是进入2004年以来,日本在对邻邦的政策上更加强硬,在入常问题上也是咄咄逼人,大有一副强人所难,霸王硬上弓的架式。中国有一句古话“弓满易折”。日本在这个时候把弓拉的这么满,显然是特殊的民族性格使然,持续20余年的世界第二强国的光环已经让日本国内许多人看不清脚下的路在何方了。其所处的岛国的地理位置,对能源和市场的严重依赖,也决定了日本对世界的依赖性。日本如果不是一个政治上的大国,它就永远无法取得在世界范围内保障其利益的权力。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个政治大国的日本,绝不是想做一个区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本份,它有其更远的目标。

 

政治关系的斗争总是为国家利益和经济利益来服务的。从日本“撬动”中国和俄罗斯的远东石油管线到中国和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大规模联合军演的历程来看,中日俄三国关系在近两年内经历了一个深层次的整合。国家长远的战略利益最终战胜了经济的诱惑。而日本对俄罗斯和中国的关系如何定位,日本要想成为一个政治上的大国,要想在能源和市场上取得突破,就必须和这两个国家达成政治上谅解和经济上的互利。遗憾的是岛国的政治“精英”们,偏偏选了一条与这两个国家对抗之路,妄图依重于美国的力量来达到政治上的目的。而对中国民间日益高涨的反日浪潮一味的指责,并不理会根本的原因所在,这样做的结果是,中日之间的距离将越来越远。迄今为止,日本宣扬大和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民族的军国主义阴魂仍然徘徊在靖国神社的上空。随着台海问题越来越紧迫,日本与美国为伍,在中国国家核心利益上的举动也越来越明显和露骨。一切迹象表明,日本已经拉满了与中国对抗的架式,如果在这个时候还指望中国对日本的妥协来换取中国与日本的和平,则无异于缘木求鱼。如此看来,吴仪副总理因“国内紧急公务”而临时取消与小泉首相的会晤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中国作为“负责任的世界政治大国”,有必要提醒日本正视历史问题,这样做既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决定中日关系未来走向的“球”主要在日本一方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东亚的政治力量对比正在以渐进的形式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生变化。这也是中国国家实力提升的必然结果。但日本在这个时间选择与中国对抗,除了做亚洲老大之心不死之外,其骨子里对中国的蔑视则一览无余。美国增兵东亚与中俄2005军演使东亚必将成为大国较量的主战场。这场较量的结果短期内不会有结果,但对二十一世纪世界战略格局将具有重要意义。但这场较量的结果无论怎么样,日本充当大国战略博弈“棋子”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对日本而言,与中美俄等世界主要政治大国发展全方位的和平友好关系最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反之,如果一意孤行充当美国“遏华”战略的马前卒,必将对其长远国家利益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害。

 

由于经济上的相互依存,中日两国合则两利对抗则两伤。近三十年的经济合作,中国从先期对日本经济管理的认可到现在的反感,根本上看就是日本对技术的封锁和合作中的不诚信造成的。宝钢的旧设备和民间对日本高铁的抵制就是最明显的例子。除却经济合作上的期诈外,日本在中国国内的经济投资对中国资源和环境的掠夺性开发也是中国人开始对日本人反感的原因。例如内蒙古的羊毛产品加工厂,大量进口中国的木材、煤炭、稀土等。而这种“变味”的经济合作最终将完全抵消掉中日之间互信的基础。

客观公正地讲,中国一直对发展中日友好关系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此次吴仪副总理在日本访问时,曾就发展中日经贸关系提出了六点建议,其中有关自由贸易区、能源合作、建立钢铁等产业的联盟等内容,为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吴仪此行将是4年来中国高层领导人首次出访日本。吴仪提出的主要建议包括:一、尽快启动中日双边自由贸易区进程;二、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积极推进能源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三、促进钢铁、造船、精密仪器、IT、软件等重要产业领域的战略对话。眼下,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关键是中日建立自由贸易区,如果中日能顺利启动这一进程,则不仅可为中日关系打破僵局创造了新的空间,而且有利于在未来建立一个包括所有东亚经济体在内的亚洲共同市场。事实上,中日两国有着共同的与欧美贸易摩擦的经历。就眼下而言,正是由于“政冷”弱化了两国合作抵御全球性经济风险的能力。两国如果单靠自身的力量加以防范,甚至采取以邻为壑的对策,不仅难以取得预期效果,还会加重双方的风险损失。而一旦两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其贸易创造及从欧美市场的贸易转移,加上联手在双边和多边贸易体制上的谈判力量,将成为真正在国际贸易中与欧美抗衡的一极。因此,建立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自由贸易区,是实现包括中国和日本在内的亚洲各国共赢的最佳战略选择。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