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物价满意度逐季走低隐含深层次原因

2005-09-20 10:06:09    

 

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3%,这一涨幅为去年来最低。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看,今年物价涨幅逐渐回落,而央行的调查却显示,居民对物价的满意度逐季走低。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却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8月CPI涨幅创23个月新低涨幅回落明显

国家统计局1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3%,这一涨幅为去年来最低。

今年以来,我国物价涨幅趋向回落。3月份为2.7%4月份、5月份均为1.8%6月份为1.6%7月份为1.8%

统计显示,8月份,我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0.9%,其中粮食价格下降0.8%。而去年同期这两个项目涨幅分别是13.9%31.8%,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是5.3%

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1.3%,其中城市上涨1.2%,农村上涨1.5%。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月上涨0.2%1-8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1%。这是自20039CPI同比上涨1.1%以来最低的月涨幅,在20047月和8CPI同比上涨最高达到5.3%。据国家统计局统计,8月份食品价格比去年同月上涨0.9%,非食品价格上涨1.5%;消费品价格上涨0.5%,服务项目价格上涨4.0%。另外居住类价格仍然上涨较快,同比上涨5.2%。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7.7%,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2.6%,租房价格上涨1.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3.0%

 

央行最新调查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逐季走低

作为反映宏观经济走势的一个重要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一直受到各个方面的密切关注。91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称,8月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只上涨了1.3%。同一天,央行公布的三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却十分耐人寻味,城镇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为-12.5,较上季度降低1.4。其中有25.1%的人认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较上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看,今年物价涨幅逐渐回落,而央行的调查却显示,居民对物价的满意度逐季走低。

其实这个看似矛盾的现象从今年年初就一直延续到现在。一方面统计数据一直显示居民消费物价持续走低,甚至有些经济学家在叫嚷通货紧缩就要来临;另一方面居民却没有切身体会到物价在走低,并且对于物价走高的心理预期在不断增加。

对此有专家认为,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飙升,导致国内煤、电、油、运价格不断上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同时,像水、电、油、汽等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必需品,一直在上涨,为上涨而召开的听证会一个接着一个,这就给百姓以物价上涨的真实感觉和心理预期。同时,商品房价格又居高不下,医疗费用、药品价格还在不断上涨。像商品房价格又没有统计在CPI指标里,而不断上涨的声音一直在百姓耳边响起,百姓怎能感到CPI在走低呢?

有专家称,8月份CPI指数仍然在正常的范围内,是稳中趋降的走势。但是,国内投资在整体上是下降趋势,就业压力增大,人们对收入的预期不高,加上社会保障不到位,医疗改革方向不甚明确,难以形成消费冲动。同时,我国的价格形成机制还是双轨制,非市场因素还占相当比重,物价统计的权重不能及时准确地反映消费结构升级变化,由于恩格尔系数逐步降低,导致统计出来的CPI指数偏低。

除了以上专家的分析,笔者认为还有深层次的原因存在,影响着统计数据和老百姓心理预期之间落差的缩小。

 

居民对物价满意度逐季走低隐含深层次原因

按照常理,既然物价降低了,也就说明老百姓兜里的钱更值钱了,可为什么反而对物价越来越不满呢?

可见,现行的以CPI衡量居民消费趋势的指标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CPI走低也隐含了第一、第二产业运行中的深层次问题。

根据统计,这次CPI走低主要是由于粮食价格下降造成的。而CPI指数所包含的消费品对老百姓的重要性来看,食品的消费只占日常消费支出的很少一部分,也就是说食品价格的涨落对总的支出影响程度不大。那到底是什么在影响他们的主要支出呢?毫无疑问,任何一个生活在城市的居民都能说得出:医疗、教育以及住房。现在有一种趋势,就是一方面这些主要支出的价格在飞速上涨,一方面它在老百姓的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所以,老百姓更加关心的是医药费、学费是不是更便宜了,房价是不是降了。而在这些主要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单纯的日常消费品价格下降对他们沉重的支出负担来说只是杯水车薪,难怪他们不满意呢。

其次,不同收入层次的人群对物价的承受能力不同,而目前城市中高、低收入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拉大。对物价涨落比较敏感的大多数是中低收入人群,就连他们对日常消费品的价格涨落也逐渐表示淡漠,这更加说明了单纯以现行的消费物价指数衡量居民消费成本的做法已经不合时宜。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由于失业等原因造成的实际可支配收入降低,已经从深层次上抑制了居民的消费倾向。

第三,居民对物价降低没有表示出极大的热情,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现行的宏观调控不能仅仅拘泥于关注消费物价。2003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在终端价格领域主要表现为两大特征,其一是消费物价(通货膨胀率)上涨并不明显,其二是房地产价格上涨问题突出。显而易见,宏观调控不宜拘泥于仅仅关注消费物价的传统老路。这次局部经济过热房地产价格上涨尤为明显。统计数据表明,2002年我国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3.7%2003年上涨幅度明显大于2002年,达到5.0%。进入2004年以后,商品房销售价格开始大幅上升,当年上涨9.0%。这一上升态势一直延续到今年,2005年一季度商品房销售价格上涨高达9.6%,为近年来罕见。与房屋销售价格变化相类似,最近几年土地交易价格涨幅也在不断上升,2002-2004年分别上涨6.9%8.3%10.1% 总而言之,最近几年消费价格涨幅和房地产价格涨幅的差距十分明显。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角度出发,如果仅仅孤立考察消费价格或者房地产价格,容易导致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

可以预测,未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势必促进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将不断上升,因此,房地产的价格问题愈发不容忽视。在不能将房价纳入消费价格指数的情况之下,有专家建议,现实可行的选择是:未来我国宏观调控既要关注月度消费物价走势,也要关注月度资产价格变化。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向社会公布房地产价格月度指标的时间序列,一是有助于公众和社会及时了解和掌握房地产业的发展趋势,二是有助于研究部门开展有价值的学术研究,三是有助于提高国家有关部门宏观调控的灵敏性和科学性。

此次CPI涨幅走低主要是由于粮食价格回落引发的。所以,结合上述CPI回落对城市居民影响不大,笔者认为此次CPI涨幅再次新低的最大受害者是农民。一直以来,我国的宏观调控都是在防止农产品的价格上涨来防止通胀的,也就是农民在为国家宏观调控在买单。但是,粮食价格回落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也影响农民的消费能力。中国巨大的农村市场却不能产生强大的消费驱动,最主要原因还不是农民兄弟囊中羞涩吗?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回落,虽主要受粮价回落的影响,但当前消费品市场供大于求的整体格局也是有力制约因素。这一制约因素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上游产品价格居高不下,而下游产品价格又上不去,这样形成了一个 “两头挤”的作用,使得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效益下滑。上下游产品涨幅落差给企业带来的压力。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大幅回落可以被视为持续10个季度的工业利润高增长的合理回归,并通过优胜劣汰,对当前经济发挥着总量控制、结构调控的优化作用,而且能够有效刺激企业提高科技含量、降低资源和能源消耗。但是,如果市场价格传导机制长期失灵,不仅妨碍三次产业之间的良性衔接,而且给今后的宏观调控带来更大的挑战。

总之,透过老百姓对CPI走势的态度,我们看到,一方面现行的物价指标体系不能客观反映市场实际的供需矛盾,同时也说明我国现行的宏观调控中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