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调控吹响今年宏调号角!

2006-04-27 09:22:39    

  我们曾经讲出台紧缩性政策将是一个“出其不意”的事件。国家发改委率先让这个“大事件”亮相了。国家发改委24日召开一季度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对一季度经济整体形势作了“定性”的回答。我们注意到,这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经济增长数据之后,第一个对经济增长表态的部门,而且还是对宏观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具体执行部门。这一次国家发改委也把投资增长过快称为经济发展最值得关注的问题,看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快已经成为各方的共识。而国家发改委同日也公布了铁合金、焦化、水泥三个行业的调控目标,这被看作是国家发改委调控投资的最新举措。对于投资过快增长的调控已经上演进行时……

 

固定资产投资将突破10万亿

 

中国社会科学院24日发布了《中国经济前景分析2006年春季报告》,《报告》预测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为20%,规模将达到107880亿元,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GDP增长率将达到9.6%左右。报告称,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将继续比上年有所降低,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将进一步上升。这种多年持续明显上升的势头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在报告发布之前的中国经济前景分析座谈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郑京平如数家珍: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7%。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率(固定资产形成占GDP的比重)始终比较高,2000年是34.8%,2004年是41.4%,2005年预计42%以上。按照目前的速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率在一段时期内还将走高,而郑京平提出的解决之道是,减少地方政府能够动用资源的能力。

 

国家发改委心中的经济运行五大问题

 

就在这份报告发布的同一天,国家发改委24日也召开了一季度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我们注意到,这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经济增长数据之后,第一个对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表态的部门,而且还是对宏观经济运行宏观调控的具体执行部门。这在很大程度上与2004年的宏观调控又有点类似,当时也是国家发改委牵头对三大高耗能行业进行调控。而且从国家发改委披露的一系列数字和信息来看,在GDP增长10.2%的背后,存在的问题值得高度关注。

 

1、投资增长过快

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8%,增幅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分地区看,全国投资增幅超过35%的省份有16个;分行业看,制造业30个行业中,投资增幅超过40%的有16个。不少地方仍存在主要依赖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倾向,少数地方出现落后项目又在死灰复燃的情况。

 

2、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继续加大

钢铁行业是产能过剩最典型的行业,3月份粗钢日均产量比去年最高月份继续增加。铜、铝、铅、锌及氧化铝等价格快速上涨,不但可能使已经形成的能力集中释放,而且部分原已停建的项目重新开工并加快建设进度。与之相反,一季度钢铁行业利润下降57.1%,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1.3倍。

 

3、部分能源、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上涨超过15%,国内铜、铝期货价格涨幅分别超过35%和10%。这些产品价格的上调将会增加下游行业的成本压力,为此,国家将继续推进电力、水、石油、天然气等价格改革。

 

4、局部性、时段性煤电油运紧张仍存在

上海、陕西、河南、甘肃等地天然气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广东、云南等地仍存在拉闸限电现象。国内外成品油价差仍然较大,保证国内油品稳定供应的压力依然很大。

 

5、工业品出口面临贸易摩擦加剧的风险

 

一季度,机械、纺织、轻工行业出口交货值增幅同比分别减缓14.9、5和0.6个百分点。欧盟相继对我国皮鞋、家电产品出口采取反倾销措施,对相关产品出口带来较大影响。

 

尽管存在以上的问题,但是国家发改委给出的“定性”回答并不像预期的那么彻底。

 

国家发改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虽然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点高,但不能因此得出经济全面过热的结论。综合考评各方因素,目前,中国宏观经济没有过热。

 

综合此前的各种声音来看,这是国家发改委对“经济过热、宏观调控将进一步收紧”观点的首次明确回应。

 

不过,就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出现27.7%的增速,该负责人又表示,从一个长期发展时段看,固定资产投资近30%的增长肯定是不太正常的,对此要认真对待、关注。

 

为什么在全国“过热”之声不绝于耳的时候,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的表态却如此与众不同呢?

 

分析认为,一方面,此前政府的一致基调只是投资增速过快,而且在仅仅经过一季度的发展就得出“经济过热”的结论,未免影响太大,范围太广。所以,国家发改委此时必须出面“给个说法”,保持政府对外一致的声音。

 

另一方面,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很多地方都有大批的项目上马,其中有很多是国家支持的,如果对“经济过热”一概而论就会间接对国家扶持的项目产生影响,所以还需要有所区别。

 

最后,虽然不能用经济过热来定性,但是部分地区投资增长过快、部分行业投资增长过快却是不争的事实。任凭这种增长势头发展下去,肯定会对今后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全年节约能耗指标的完成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必须先拿几个行业来“开刀”。

 

调控“新政”先拿过剩行业“开刀”

 

国家发改委在2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同时表示,将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调控,新上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除了煤炭、水泥、铝、铁合金、焦炭等行业外,将陆续出台其它行业加快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改委在会上公布的水泥、焦化和铁合金三个行业的结构调整目标分别是:

 

水泥行业  到2010年,水泥行业预期产量为12.5亿吨,累计淘汰落后生产能力2.5亿吨,企业平均生产规模提高1倍至40万吨左右,企业户数减至3500家。对于重点扶持的大型水泥企业集团,在项目核准、土地审批、贷款投放上优先给予支持,停止对工艺落后和严重污染环境的水泥生产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焦化行业  要用3-5年时间彻底淘汰焦化行业中的土焦和改良焦,2007年底淘汰炭化室高度小于4.3米的焦炉,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焦炭产能占总能力的80%以上,钢铁企业的焦炭产能占总产能的50%以上。研究提高煤炭资源税,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投资炼焦煤基地或建立长期合作贸易关系等。

 

铁合金行业  到2010年,铁合金行业产能控制在1700万吨左右,比2005年减少25%,全面淘汰5000千伏安以下电炉和100立方米以下铁合金高炉等。

 

而且汽车行业的调控也已经有所显现。就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汽车行业大概有200万辆左右的过剩产能。就各企业“十一五”规划看,到2010年,汽车行业将新增产能800万辆左右,到时,行业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对此,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调整汽车产业政策和控制产能过剩的一些具体的调控措施。可能对企业今后新增产能,提出诸如自主知识产权方面的要求。

 

宏观政策大的变化需要三方合力完成

 

 

而从国家发改委近期的动向来看,对于若干行业的调控将是近期的主要内容。最明显的就是,国家发改委已经针对焦化、铁合金、水泥三个行业出台了治理措施和目标。而作为配合方来讲,银监会的下一步动向将会变得更加引人注目。因为,银监会在第二季度的一项工作就是“加强对产业竞争能力的调查研究,尤其是对产能过剩的调研;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做好项目审查把关;认真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相关政策。”就连央行行长周小川都在近期表示:“由于货币扩张的速度快于央行的预期,因此央行将采取部分货币政策手段令其放缓。”三方协同作战的景象又将重现。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