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中国未来崛起的重要基础!

2005-05-31 09:53:05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部门27日揭晓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当代中学生心中的十大英雄榜中,毛泽东居首位,父母紧随其后,体坛明星刘翔名列第五。在这份简单的十大英雄排名榜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代年青人对于创新的渴望与认同。而创新的能力及创新的社会基础也正是中国未来发展非常关键的必备因素之一……

 

创新是年青一代共同追求的目标

 

这份调查由全国妇联儿童部、《中国妇女》杂志社、中国家庭教育学会与华坤女性调查中心联合在北京、上海、河南、陕西、辽宁、湖南等省市的中学生中展开。调查共回收1018份有效问卷,其中参与的男生有443人,女生575人。调查结果显示,排在中学生心目中前十位的英雄依次为:毛泽东、父母、周恩来、雷锋、刘翔、成龙、任长霞、刘胡兰、董存瑞、杨利伟。参加调查的千名中学生中的英雄标准既反映了“舍己为人”、“大公无私”等传统的英雄观,也体现出“善良”、“宽容”、“让我特服气”等个性词汇。 

 

抛开官面的评论,分析员通过仔细对比发现这份名单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十人当中,不论是历史人物还是当代精英,至少有一半人物体现出了创新的特质。如排名第一的毛泽东,不但开创了中国现代革命的理论基础,还带领无数先烈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年纪最轻的刘翔入围则归功于他于雅典奥运会上为中国人夺得了第一个110米栏的世界冠军;成龙则创立了功夫片引领跨国乃至全球电影风潮的先例;杨利伟是中国的第一个太空人……

 

大陆是如此,中西文化交融的香港又当如何呢?2005年2月,香港电台与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访问了500名中学生,调查谁是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入选的10大英雄人物是:1、孙中山;2、父母;3、杨利伟;4、纪律部队;5、抗SARS医护人员;6、董建华;7、陈方安生;8、李嘉诚;9、李小龙;10、成龙。这分名单中我们又可以挑出如国父孙中山先生,杨利伟,董建华,李嘉诚,李小龙和成龙这样的具有鲜明创新特质的人物。

 

中国文化氛围下的调查结果是如此,那代表当今全球最先进经济和科技水平的美国中学生是怎么看的呢?据了解,前不久美国一家从事市场研究和咨询的公司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合作,以"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为题,对1022名美国中学生进行了民意调查,最后公布了一份"美国孩子心中的英雄谱":1、耶稣;2、马丁·路德·金;3、科林·鲍威尔;4、约翰·肯尼迪;5、特莉萨修女;6、罗纳德·里根;7、亚伯拉罕·林肯;8、约翰·韦恩(影星);9、迈克尔·乔丹;10、比尔·克林顿。我们从这从名单中又很容易挑出像,耶稣,科林·鲍威尔(美国第一位黑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第一位黑人国务聊),罗纳德·里根(美国第一位演员出身的总统),亚伯拉罕·林肯(美国第一位阻止国家分裂的总统)和迈克尔·乔丹这样的具有在各自领域内创新特质的人物。

 

当代社会环境在创新方面的缺失需要深刻检讨

创新的本质,借用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范畴来说就是:“生”。《周易·系辞下》云:“天地之大德曰生”,而人类是靠自己的创新能力自立于天地之间,最有意义的人生莫过于不断创新的人生。所谓“生”,乃是说“世界”并非本来如此,亦非一直如此,而是生生不息、日新而月异。所谓“创新”,更具体地说,就是“无中生有”——从被抛弃、被忽略、被认为是“不可能”、“不必要”的“空白处”生出“有”来,独辟蹊径,别开生面,化腐朽为神奇。“无中生有”的前提是“有中生无”——超越已有的成果,不为权威的结论所束缚,不被流行的观点所湮没,不因眼前的困难而退缩。所以,我们也可以说,创新的本质就是“有无相生”。

 

纵观中国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我们会发现,中国的历史当中并不缺乏创新,被反复提起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不仅奠定了中国世界古代明文当中的地位,也对世界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在近代的落后和受侵略的痛苦也对我们对于创新的扼制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份5月27日出炉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中国的青年一代对于创新的追求还是那么强烈。中国流传千年的《三字经》的第一句便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们从来自于香港和美国中学生的调查结果可以得知,创新是人在青少年时代必然要追求的几个目标之一。我们更应该注意到,创新不仅是指个人的能力,是需要全社会、系统的、整体的支持来实现的。按照思考指导行动的原则,创新首先是一种思想活动,在有创新思想而不具备创新能力时,人们往往会努力学习创新能力。而一旦失去了创新的思想,具备了能力也是徒劳。

目前中国的孩子都会经历这样一个生长过程:在孩提时代充满幻想,而由于社会教育和社会价值导向的限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创新的意识被逐渐弱化,这也造成了创新能力成长的问题。所以有人打趣说:中国的教育制度和社会氛围可以“制造”出大批量的标准化人才,但是很少会出现具有创新的意识的潜在人才出现。这可以说是我们社会的一个悲哀,拥有“怪思考和怪念头”的人在这个社会不被认同,迫使大家趋同。而过度趋同的结果往往是将创新的萌芽扼制在摇篮当中。而这样的社会氛围造成中国在产业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创新方面明显后劲不足,让中国的发展一直重复着高投入、低产出的怪圈,这也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和中国国家未来的进步。

 

比如说,最近全球同步放映的最新科幻电影《星球前传III》就是某种意义上的创新。以美国以代表的科幻电影系列一直指引着大家对于未来世界的印象。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未来世界是什么样的?未来世界的车是什么样的?未来世界的战争是什么样的?如果有答案了,是不是跟美国大片《独立日》、《黑衣人》《星球大战》《黑客帝国》《星河舰队》《I, Robot 》当中的场景非常相似?可是倒退十几年,我们头脑当中的21世纪是中国的一位小说家叶永烈写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的一本书中描绘的中国式的想象。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也是美国人的高明之处。这么多年了,我们竟然没有自己对于未来的想象景象,同时我们在不知不觉当中被美国人洗脑!为什么世界汽车巨头要投入数亿甚至数十亿来研究概念车,就是为了要统治和主导人们对于汽车的想象。所以说,中国的合资汽车厂是永远也生产不出来中国人的概念车的,只有像奇瑞这样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汽车企业才有可能造出中国的概念车!道理很简单,创新和领先,或许不能带来当期的收益,但是对于接受者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

新中国在经历了建国三十年发展和磨难后提出“改革开放”就是一种伟大的创新。这种由国家领导人主导的创新潮流是经历了由上到下的社会大讨论后而实现的,它给中国的这二十多年飞速发展打出了深厚的基础。不过遗憾的是,现在的社会风气似乎又在回到从前缺乏创新的时代,这需要我们每个人来深刻地检讨。

 

创新能力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我们知道,世界上最厉害的企业就是生产标准和销售标准的企业。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带来的成果,就是谁可以获得制定标准和主导标准的地位。中国的新一代领导集体提出的打造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也有赖于创新能力和创新体制的支持。大到推动台湾地区政党领袖访问大陆,达到“两岸一中”的共识,小到实行全国的公安局长直接面对群众的询问与质疑等,都体现了我们这一代中央领导务实和创新的工作思路。

 

分析员认为,目前需要抓紧的工作,正是要落实这样的意识与社会氛围。调查结果已经显示,中国的年青一代在积极追求创新人物、追求创新的感觉。那么,我们的教育部门,我们的各级政府官员及社会各界能否把这样一种诉求注意到,并转化为实质性的内容?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