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放下”朝鲜才能解决朝核问题

2006-08-04 09:13:39    

据朝鲜日报31日消息:中国外交部内定现任甘肃省省长助理、中国外交部的“美国通”刘晓明为新任驻朝鲜大使。刘晓明出生于1956年,在美国佛来契尔学院获得国际关系学硕士学位。消息人士透露,由美国专家来出任朝鲜大使,对于中国来说,尚属首次。这也许意味着中国将全面改变对朝外交政策,以基于中美关系的考虑来处理中朝关系……

 

中国直言“被蒙在鼓里很恼火”

 

仔细观察幕后的发展其实比观察浮出台面的各方姿态更为重要,其中包括观察朝鲜和中国饶有意味的双边关系。

从朝鲜试射导弹中国事先不知晓,到金正日给中国代表团吃“闭门羹”,再到中国“史无前例”地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针对朝鲜的安理会决议,以及冻结朝鲜在澳门的金融资产,我们不禁要问:曾经被两国政府、两党形容为“亲如兄弟”的中朝关系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

朝鲜“试射导弹”一事充分暴露出中朝关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面临着严峻考验。当时在美国访问的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在美国国防大学演讲后回答与会者的问题时说,中国高层对朝鲜试射导弹“感到惊讶”。他本人也是从引述美国情报来源的媒体报道中,获知此事。他在获知消息后即刻下令属下官员采取各种手段,通过所有可能途径,来确认朝鲜是否试射了导弹。他说,当时来自朝鲜的消息并不明确。郭伯雄指出,朝鲜是个主权国家,对国际局势有自己的判断和处理方式,中国无法迫使朝鲜做任何事或不做任何事。

中方的这一坦诚表态让外界看到了中朝关系“真实的一面”。很明显,中朝关系已出现一些裂痕,但还没被切断。

美国国务院亚太助卿、六方会谈美国谈判代表希尔表示,几十年来中国协助朝鲜甚多,甚至为朝鲜与美国作战,而此次朝鲜试射导弹,中国军方竟是从美国媒体报道获得消息,实在“很不寻常”。

希尔指出,令人惊讶的是,中国在朝鲜试射导弹后,派了一个资深代表团到平壤,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但中国代表团竟未受到适当规格接待。大约在同一个时间,朝鲜也派一个代表团访问北京,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却接见了朝鲜代表团。

因此“他有一种感觉,正是因为朝鲜如此对待中国,中国这次才会史无前例地在联合国安理会采取行动。”希尔形容中国这次支持安理会的决议案,是“非常重要而正确”的决定。

 

如何把握对朝战略主动权

中国不必讳言在朝鲜半岛的国家利益。朝鲜作为中国的战略边疆,与中国具有高度的利益相关性,任何一个中国中央政权都不可能容忍朝鲜处在一个敌对大国的控制之下,进而作为威胁中国的跳板,这是地缘政治铁律。我们不能忘记,五十多年前的朝鲜战争,中国被动但又是别无选择地卷入了一场内战引发的地区战争。今天的朝鲜半岛,由于信息的严重不透明和高度不对称,在一些特殊突发态势下,中国仍然会不得不打乱自己的步伐,包括牺牲自己的发展利益和一些重大国家利益,再次深深卷入朝鲜半岛局势演变之中。这一决心,有必要形成决策定式和全民共识,并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全世界和有关各方。中国有必要用不容置疑的语言明示,不管朝鲜半岛如何演变,未来统一与否,这一点都必须予以保证。

一个不容忽视的尴尬局面是,中国与朝鲜政权的良性互动局面并未形成,中国对其影响力远远小于我们的利益相关程度。

因此,在对朝鲜问题展开“救火式”外交和“救济式”外交的同时,中国有必要加强主动性外交、战略性外交。基础的一条,有必要确认中朝特殊关系。这种特殊关系,不是过去那种强调意识形态、缺乏权利与义务界定、忽冷忽热的“同志加兄弟”关系,而是建立在互利合作的新型地区主义基础之上的,通过利益交融的制度和机制建设的不断推进,从而结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区利益共同体。中朝双方应在现实和坦诚的基础上,超越国家层面,探讨在尊重国家主权基础上通过国家主权的互相主动让予等形式,从体制和机制上结成利益共同体,强化超越国家层面的地区意识,突出双方共同的地区利益至上性。中国尊重并保证朝鲜的民族独立与完整,朝鲜不得加入中国敌对集团对抗中国,通过永久性条约的形式予以确认。

第二条,是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战略对手之间还有一些沟通机制,作为朋友的两个国家却缺乏有效沟通,是非常荒唐的(孩子拉屎,老爹擦腚,老这样不行)。事关双方利益的举动,要理直气壮要求予以告知。不利于双方利益大局的事情,也要尽可能消灭于萌芽之中。

第三条,是变“救济式”外交为“开发式外交”。中国应该借鉴美国战后在欧洲推行的“马歇尔计划”,针对我们的战略盟友朝鲜展开中长期的开发援助计划,通过帮其改善国际环境、介绍改革开放经验、提供政策性援助等形式,推动朝鲜顺利实现“先军政治”向经济建设的转变。一个繁荣而友好的朝鲜符合其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地区利益,进而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管理学上有所谓的碎石理论,如果我们不把关键环节的大石头处理好,老是被动而忙个不停地处理碎石,那么碎石将不断出现,管理者将一直处于被动应付局面。朝鲜的一连串举动,在其神秘莫测的外表下,意在通过出其不意的行动争取谈判主动权,改善严重被困的国际态势,走向国际社会,为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环境。中国采取主动式外交助其走向改革开放的时机和条件正在不断成熟。从构建和谐世界的新理念出发,实现一些大的理论和政策突破,将朝鲜半岛作为中国构建和谐地区的重要试验区非常必要。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一个着眼于稳定中国在朝鲜半岛利益的长远战略更值得期待。

 

中国对朝策略开始转变

就朝中两国关系来说,问题同样复杂。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全方位的利益要求中国全方位来考量,不像其它国家可以侧重于单一的利益即可,如战略利益。

朝鲜的兴衰对中国来说关系重大。所以在冷战后,在中国发展和韩国的关系的同时,也在继续小心翼翼地保持和发展同朝鲜的关系。正是因为中国在朝鲜问题上的利益,中国也经常被朝鲜所利用(如果不是“挟持”的话)。朝鲜深知中美两国利害关系和分歧面,认为在解决核武问题上会站在朝鲜一面,而不是美国那一边。

而这次安理会能够就朝鲜问题通过决议案,表明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多方面的变化。中方意识到,苦口婆心的做法不能影响朝鲜做正确的选择。这对中朝关系是一个历史性转折。

首先,中国较之以往更为主动积极了。以往,中国把这个问题看成主要是美国的问题,而非自己的问题。六方会议主要是为了给美国和朝鲜构造一个互动平台。这次中国立场的变化,表明中国开始认同朝鲜问题是自己的问题,而非美国的问题。

其次,中国的变化说明中国开始履行其在这个问题上的大国责任。中国改变以往的立场,并不是说中国已站到美国那一边。相反,中国从一开始就表明反对日、美的强硬立场。但在反对的同时,中国有了自己的动议。日、美所提的激进做法显然并没有出现在安理会通过的这一决议案上。中国的变化是伴随着美国(日本)而妥协的。

再次,中国的变化也表明中国开始着眼于问题的解决。以往,中国侧重的是各方对问题的讨论,希望能够达成共识。如果各方能够达成共识,当然是最为理想的。但问题在于,在国际政治上,最后的落脚点必须在问题的解决,而不能仅仅停留在讨论的层面。面对具有约束力的安理会的决议案,朝鲜才会感觉到真正的压力。

可以预见,在朝鲜问题上,中国的这一转变意义深远。意义不仅仅是中国本身在这一问题上的变化,而且随着事情的发展,其它一系列变化也会跟着出现。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