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面对反倾销除了奋起应诉别无他途

2005-08-10 09:51:14    

浙江省外经贸厅有关官员近日宣布,欧盟在上月22日做出的对原产于中国的手动液压搬运车的反倾销终裁决定中,改变了其初裁中的不公正做法,给予浙江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经济地位,并将终裁倾销税率由初裁的35.9%降为7.6%。至此,总部位于湖州的诺力公司,成为第一家扭转欧盟反倾销案件初裁决定的国内企业……

 

外国对中国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的现状

 

在中国加入WTO之际,国内曾一片欢呼。很多人认为国际市场的打开将给国内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中国企业终于可以昂首的走出去和国外企业进行公平竞争了。但后来的发展似乎证明这种高兴有点过早了。勿庸置疑,在中国加入WTO以后,由于相关配额和歧视性关税的逐步取消,国内企业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有了更大的机会。

 

但在这之后中国企业却遇到了越来越多的来自国外的反倾销调查。仅在今年上半年就有15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企业立案28起,其中反倾销案20起,保障措施案8起。欧盟继对DVD播放机、彩电之后,近期又对来自中国的劳保鞋、可刻录DVD光盘实施反倾销调查,并且从今年7月15日将中国大陆自行车的反倾销税率从30.6%提高到48.5%。美国也曾对中国的家具、缝制帽子、虾、彩电、画布、塑料门、碳化硅、纸等产品实施过反倾销调查。就连土耳其也频频对中国产品发难,继前不久宣布对中国彩电按到岸价征收50%的反倾销税后,近期又要对中国的空调进行反倾销调查。

 

事实上,自加入WTO后,中国已经成为反倾销调查的最大受害国,被外国立案调查的次数也是世界上最多的。其中,很多案件都以国内企业的败诉告终,最后往往被征收很高的反倾销税,结果导致出口产品数量大大减少,有的甚至因此被完全拒之门外。诚然,这其中有很多属于受到中国产品冲击的外国厂商为阻击中国产品所做的故意刁难,有些甚至根本就属莫须有,并且在实施调查时他们所选择的参照国与我们国内的情况也有很大的差别。但愤慨之余我们也不得不反思我们自身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产品会受到这么多的故意刁难?我们自己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所选择的策略是否很妥当?而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在面对反倾销调查时国内企业应该怎么应对。

 

诺力公司的应诉之路

 

浙江诺力公司是位于浙江省长兴县的一家民营企业,主要从事仓储物流搬运设备制造,已经连续4年名列我国轻小型仓储手动搬运设备销售量第一位。公司的产品85%-90%出口,其中又有30%出口欧盟,2003年至2004年,这家企业连续两年的手动液压托盘搬运车销量名列全球第一。

 

2004年4月30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原产于中国的手动液压搬运车正式立案,启动反倾销调查程序,这起诉讼是由欧盟的四家企业提出的。5月2日,商务部和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在宁波组织相关企业召开应诉会议,启动了国内应诉程序。诺力公司决定积极应诉,并同时聘请了中外律师事务所担任应诉顾问。

 

2004年10月1日,欧盟公布的初裁决定以诺力公司的会计实践不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的理由,决定不给予企业市场经济地位,并确定了35.9%的初裁倾销税率。而这一裁决的潜台词是否定中国的会计制度,因此诺力公司在积极准备抗辩的同时,也向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有关部门以及机电商会反映了自己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商务部公平贸易局就此案与欧委会进行多次交涉,财政部有关部门也为企业提供了专业权威的意见。

 

在多方面的协助下,诺力公司向欧盟提交了大量的抗辩材料和补充材料,证明了公司的会计实践不仅完全符合中国会计制度,其实质也符合国际会计准则。因此,欧盟在7月22日公布的终裁决定中,给予企业市场经济地位,并将终裁倾销税率降为7.6%。

 

此次胜诉带给我们的启示

 

在此次反倾销诉讼中,商务部确定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行业商会及中介组织和企业“四体联运”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各方力量,对诺力公司最终应诉成功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模式和经验,为中国企业在未来应诉反倾销案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就像商务部有关负责人所说,应对贸易摩擦要坚持市场导向,企业始终是应诉主体,只有企业积极应诉、主动应诉,才是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

 

亚博经济在7月19日曾对“阿根廷眼镜反倾销案”以国内企业的胜诉告终进行过跟踪。纵观这两个胜诉的案例可发现一个共同点,相关的企业在得知自己受到反倾销调查时没有采取逃避态度,而是大家联合起来进行积极应诉,不管前面的路怎么样先迈出了争取成功的第一步。试想,如果在国内竞争的企业面对共同的反倾销调查互相扯皮,大家都抱着“搭便车”心态的话,最终的结果肯定不言而喻,而这正是国内一些行业曾经采取过的做法。尔后企业精心准备相关材料,聘请专业的律师,并积极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并寻求它们的配合。事实证明,正是企业正确的应对策略,才会有后来比较理想的结果。

 

对国内其他还没受到影响的企业来说,现在未雨绸缪或许已不算早。随着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未来可能发生的经济摩擦也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必须学会灵活应对外部摩擦的能力。

而另一方面,中国产品在占领国际市场的时候,必须遵守WTO原则,明确自身市场定位与经营思路,使中国产品的档次与价格得到进一步提升。只有产业的整体提升才是解决与避免国际贸易壁垒的最有效方法。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