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为何成地方政府第二银行

2012-02-24 08:25:06    来源:兰瑞环球

近两年,国际经济形势跌宕起伏,外面的世界不再像过往那么欣欣向荣。曾经一心热衷于“走出去”,打算在国际舞台上大展拳脚的中央企业和大型国企,在这些年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损失之后,渐渐爱上了“走下去”。他们更愿意和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展开大规模的合作。这一模式已经成为2008年之后大危机年代,央企业务的主要内容,拉开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央地”合作模式大戏。

根据不完全统计,仅2011年,国资委就推动了央企与山东、浙江、福建、湖南、河北等10多个省份开展战略合作,签约的投资项目超过10万亿元,个别省份仅一个省就超过2万亿。“央地”合作已经形成了一波看起来声势浩大的投资浪潮。安邦集团的调研结论也显示,央企渐渐成了地方政府的“第二银行”,很多地方政府的融资能力有限,于是有求于有巨大融资能力的央企。比如某央企从某国有银行拿到了200亿的授信额度,靠着这个资源,该央企拿到了北方某市很大的一个房地产投资开发资源,而且还成功“胁迫”该市承诺以财政担保,并且保证其8%的固定回报下限,此外还把一揽子的一二级开发权交给该企业来做。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央企都有着四川中石化的“高收益”,恰恰相反,在央企对地方的投资规模急速膨胀的当下,央企的利润率却是让人大跌眼镜,成绩单是十分的难看。

国务院参事汤敏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央企现在27万亿的总资产,净资产10.5万亿,去年的净利润不到1万亿,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约8.4%,剔除息税后的总资产回报率约3.2%,还不及银行的1年期基准存款利率3.25%高”。汤敏先生给我们算的这笔账,也再度印证了去年两会期间,政协委员高明华提出的“央企真实利润为负”的提案。如果刨除财政补贴、政策红利,仅仅3.2%的总资产回报率,央企还能剩下多少的真实利润?

无疑,央企难看的成绩单的背后,彰显的当然是央企内部僵化低效率的运营体制,高管团队的浓重行政色彩,与地方官僚的急功近利相结合,多数项目只能在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格局中打转。同时,在土地财政和“铁公基”模式之下,地方上马的大面积的工程,政绩特征明显,投资结构不尽合理。尾大不掉之下,央企与地方的“裙带”关系愈发难以割舍。随着时间的推移,“央地”合作模式的缺陷愈发明显。

实际上,在本轮货币紧缩过程中,对于地方民营企业,甚至地方国有企业而言,央企的资金优势十分明显。而且目前的国有银行体系之下,央企获得贷款十分容易,加上亏损有国家财政兜底,地方政府也就对央企更加的青睐。

尤其地,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地方政府“抢钱”以赢得发展先机,央企在地方上就更加炙手可热。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央企以“央地”合作模式扩张的过程中,他们包揽了一切环节,真正市场化的审计会计机构,完善的公司治理,透明的项目运作,适当的司法程序等保证资金使用效率和项目回报的诸多环节,形式化特征过于明显,甚至不少环节干脆被去除。如此一来,央企就成了财大气粗的“款爷”,而不是合格的投资人,距离市场化的投资运营十分遥远,低回报也在情理之中了。

与其让“央地”大手大脚的花钱,不如提高央企利润的上缴比例,用以教育、农村、社保等关乎长远发展的领域。在央企万亿利润低回报之际,中国的民生事业一直是十分的缺钱。现在国有资本极低的分红比例,只会让“款爷”们极尽挥霍,于国家长久发展,于百姓福利提高,都没有任何好处。先天就存在缺陷的“央地”模式更加不应该鼓励。那就先从大幅提高央企利润上缴比例开始。

其实,“央地”这般的协同花钱,只会不断恶化畸形的投资结构,让中国经济对投资的依赖愈发严重,经济转型也就更为艰难。去年,中国人均GDP才刚刚过了5000美元,民生领域欠账累累,投资主导的“铁公基”和房地产泡沫模式必须让路于民生。如果现在仍由“央地”模式急速扩张,带来的只会是国进民退趋势更为剧烈,民营资本无处遁身,与民过度争利的后果,只会让中国经济的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愈发看不到希望。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