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超发将引发五大恶果

2013-06-05 08:41:04    来源:兰瑞环球


在日本央行和美联储这两个"骨灰级"量化宽松玩家的煽动下,欧元区、印度、澳大利亚、越南、斯里兰卡、波兰、韩国、土耳其、泰国等国,纷纷按下启动量化宽松的按钮。在已经过去的5月份,全球量化宽松和降息之声不绝于耳。一边是美、欧、日等发达国家频频开动印钞机,另一边是各发展中国家也跟随其后,宣布降息。货币战争的硝烟突然来袭,无疑给我国的货币政策出了一个大难题。

就在国内专家们指责全球各大央行在经济并没有出现明显衰退症状,就匆忙开动"印钞机",是"损人未必利已"的行为之时。我们发现中国货币存量已经突破了百万亿大关。资料显示,改革开放34年来,中国GDP增长了144倍,而广义货币增长了1140倍,货币供应量增幅是GDP增幅的8倍。也就是说,30多年来,我国的货币增速远远超过经济增速,而经济增速又明显大于民众工资上涨的速度。这种现象不仅证明了我国货币超发状况已经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而且中国的货币超发数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俨然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有钱"的国家。

截止2012年底,我国GDP增量约为51.5万亿元,而同期广义货币增量约为98万亿。显然广义货币增量比GDP增量多出约47万亿,这说明了这些年我国央行货币起码超过了47万亿元。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虽然截止今年3月底M2已经突破103万亿元大关,但中国的通胀率为啥并没有想象中那样严重?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官方CPI的数据掺杂着很大的水份,并没有真实反映实际通胀的情况。二、这些年M2的增量资金大多都囤积在房地产业中,对物价的影响有一个逐步传导的过程。但不管怎么说,中国央行的货币超发会给经济带来五大恶果:

其一,中国货币超发必然带来通胀恶果。表面上看,美国、日本、欧元区等国也开动了"印钞机"向市场释放流动性。但是迄今为止,美国的通胀率只有1.1%, 日本的通胀率更是在正负之间徘徊,欧元区的通胀率也在2%以下。这说明这些国家虽然在搞"竞争性贬值"的竞赛,但国内民众的购买力并没有折贬。其原因也很简单,美、日、欧这三大经济体的货币是世界性货币,他们大搞货币超发造成的流动性泛滥,要么在自家金融体系内流动(并没有多少真正流向社会),从而带动资产市场价格上涨,要么流向世界其他新兴经济体。所以发达经济体货币超发并不会给本国经济带来多大负面效应。

而中国则不同,人民币并非世界性流通货币,由于货币的超发,使这些年国内的通胀已经十分惊人。抛开官方不实的CPI数据,根据民间机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胀率年均增长约为6.25%。若以复利计算,通胀倍数约为8倍。笔者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面粉、鸡蛋、猪、香烟等生活日用消费品涨幅大致在7-10倍之间,这与之前的货币供应量增幅是GDP增幅8倍相吻合。

其二,资产泡沫横行。很多人在问,超发的货币流向哪里了?数据显示,我国房改后的十多年间,房价上涨了约20倍,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上涨了50-100倍(改革开放时只需用几万花就可以买的商品房,现在却要花上几百万元),远超8倍的物价的涨幅。截于2012年底,全国存量住房约179亿平方米,合计总市值约100万亿元。如果算上农村房产、小产权房和城市商用房,那么中国的房地产总价值约200万亿元。由此看出,楼市是吸纳超发货币的主要场所。不过一旦楼市泡沫破裂,大量堰塞在房地产中的超发货币流向社会,那极易引发恶性通胀。所以货币超发助推的房地产泡沫不仅极易引发金融危机,更会造成一系列的经济问题。

其三,经济结构失衡,政府角色错位。正是得益于这些年央行的货币超发,使一些地方政府早已按奈不住性子,由原来在市场经济领域中充当"裁判员"角色,变成了直接下场踢球的"运动员"。一方面货币超发,使地方政府能轻易的在国有银行中低息拿到贷款。另一方面,货币超发直接助推了各城市地价和房价攀升,使得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得到充盈,这更加剌激了地方政府投资的激情。不过靠地方政府投资不仅具有周期长、效率差、回报率低、易生腐败等弊端,这也造成了民间投资凋蔽和消费启动艰难现象日益突出。这种经济结构的失衡现象若长期持续下去,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极大的掣肘。

其四,极易引发地方债务危机。货币的超发,无疑给地方政府对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之源。但问题也相应产生:一、地方政府基于政债考核的压力不得不在低效率的情况下做大经济规模蛋糕,但财税收入并未呈现显著增长态势,甚至有可能低于地方债的增长速度,这就可能发生违约风险。事实上,2012年全年财政收入增幅只有12.8%,比上年回落了12.2个百分点。二、现如今地方政府投资的项目并不公开透明,社会各方难以真正进行有效监督;三、地方政府不仅各部门之间进行隐性债务担保,还给地方支柱企业进行担保,这方面的风险也不容小靓。四、目前各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已经恶化,若再像"滚雪球"的扩张下去,极易发生"无力还本付息"的违约情况。

其五,在货币严重超发,而没有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开发商等既得利益阶层,轻松获得大量低息银行贷款,这无形中挤占了民营经济所需的信贷资源。直接造成了一边是既得利益阶层获得贷款根本花不完,纷纷进入要素市场进行恶炒,有的逆宏观调控,勇争当地王,从而进一步推升要素市场的价格。另一方面,广大制造企业贷款艰难,只能进行高息融资,这在当前产能严重过剩,市场需求不旺的情况下,无疑是送死。所以中国目前货币超发后形成了资金冰火二重天的奇怪景像。

从现在M2/GDP将近200%来看,我国央行的超发货币规模接近50万亿,货币超发不仅会带来通胀、资产泡沫等恶果,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更说明了我国的过度依赖于房地产和地方政府投资的畸型经济结构,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货币超发是中国当前所有经济问题的万恶之源,将来一切经济和金融,乃至社会危机皆由此而引发。笔者认为,央行今后应该严格控制货币超发的问题,因为靠信贷扩张拉动的经济增长已不可持续,反而贻害无穷。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