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受损企业如何调整:零售业正在蓄势待发

2010-08-26 15:21:52    来源:市场报

  电话采访北京多家百货商厦,问及今年4月以来至今的销售状况时,相关负责人士均小心翼翼,不提销售收入。不过,王府井公司宣传部部长李爱玲在接受采访时坦率地承认,除了一些生活日用品和防治非典的用品外,“五一”期间,公司其他货物的销售几乎为零。

  据了解,非典袭击北京以来,对零售业影响最大的是百货业。一份业内对西单、北辰、赛特等10多家北京市大型百货商场今年4月份零售额的统计表明,大部分商场的零售额降幅在25%以上,个别商场零售额下降接近50%。这种销售额全面下滑的趋势进入5月份到达了极点。据业内对北京市13家百货企业从5月1日到5月11日的销售额统计,降幅最小的百盛公司销售额也下降了33%,而王府井的一家商场下降幅度达86.7%。此外,来自北京市商委的数据也表明,北京市18家百货市场从4月30日至5月4日的零售额同比下降72.9%,降幅最大的东安市场为90.29%。

  灵活经营减小损失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百货零售业该如何化解风险?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北京翠微大厦张丽君总经理认为,目前状况下,百货商场首先要做的是采取措施创造放心、便利的消费环境,争取更多的客流,以减少损失。“事实上,我们也是这么做的。”非典疫情发生后,翠微大厦拆除了原内部封挡窗户用的120平方米广告牌,以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每天开门前1小时,开启空调系统送新风,在空调过滤器中加入“84”消毒液,对空气进行消毒,同时打开所有门窗通风换气;90名保洁员都有自己的消毒责任区,就连电梯扶手、电话听筒、门把手都有专人进行不间断、全天候消毒;每天营业结束后,卖场用“过氧乙酸”做封闭式消毒;使用红外电子测温仪为顾客测量体温;员工每日上岗前进行体检等。在此基础上还开展了健身营销、保健营销,换季、应季新品营销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主题营销活动,加大了网上营销的力度。统计数据表明,翠微大厦销售额虽有所下降,但低于平均下降水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北京首联集团的许部长认为,建立应对危机、防范险情的长效机制很重要。非典疫情发生以后,首联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防治非典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防非”物资采购组和信息保障组。由于统一协调,及时沟通,从全国各地组织了大批合格的防非用品和市场急需的副食品,使首联所属店铺各项物资能够充足供应。从4月23日至5月19日,集团所属店铺累计销售14286万元,较上年同期12985万元增长了10%。

  中国商业联合会的有关人士说,按照零售业运行的内在规律,在一段时间被各种原因压抑的消费欲望,当这段时间过去后,会有一个反弹,这确实是零售商业必须抓住的一个巨大商机。因此,商业、服务业企业应及早研究非典过后的市场变化,寻求新的商机,把握新的销售热点。比如对夏、秋季应季产品的进货和经营要早做打算;要以销量或需要定产,向生产厂家订购具备卫生、安全、健康功能的产品等。可以在通风条件好的地点举办让利折价、优惠促销等。


  政策扶持共度难关

  “百货零售企业在当前急剧亏损的情况下,能坚持不关门已经很不容易了”。中国百货业商业协会的姚副秘书长认为,灾难当头,应万众一心共度难关。除了企业自身努力以外,更重要的还是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企业的困难,争取政策支持,比如商业企业的电价、水费等本来就大大高于工业企业,加之抗击非典消毒需要,造成企业不堪重负,应尽快争取调低收费标准,与工业企业同价;商业企业在改善消费环境、增添安全卫生设施等方面增大投入,应请求政府给予贴息、补助等政策帮助。资金周转困难的企业,争取由政府基金给予流动资金贷款的贴息支持等。“无疑,这些都有助于企业度过危机。”姚副秘书长还透露,受国家发改委的委托,他们正在进行这方面的调研,为商业企业争取更多的政策扶持,同时也为国家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张博士认为,目前疫情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的冲击,主要还限于旅游、零售、娱乐等第三产业范畴。实际上,为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第三产业的经营品种、经营时间与交易内容都受到了行政干预。而这些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用工很多,维持这些行业的生存,实际也是维护社会的稳定。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