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制造频亮黄灯 中美纺织品之争剑拔弩张

2010-08-26 15:25:04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以彩电被诉倾销为标志,中国产品的出口大户美国市场近期已频频亮起黄灯。从表面上看,包括反倾销在内的美国政府部门的贸易救济措施接踵而来,更深层次的,则是中国廉价产品急速对美出口造成了美国就业市场的巨大压力,导致美国相关行业协会和劳工组织纷纷出面向政府和国会施加压力。这种压力正在而且将更加促使美国政府对中国产品采取愈来愈严厉的限制措施,美国企业也将想方设法打压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中国有关方面和出口企业如不妥善因应,后果堪虞。

  虽然彩电案引起各界对美国市场的关注,但是相比之下,中国的纺织品遭受的压力更大。5月21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公布了对原产于中国的纺织品和服装产品实施保障措施的申诉程序。众所周知,在世贸组织允许成员方采取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这三大贸易救济措施中,保障措施是最为严厉的限制手段。虽然根据中国入世协议的规定,美、中应先行协商,即使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美国采取保障措施,期限也不得超过一年。但是,一旦美国启动该项措施,其对中国纺织品的打击是直接的,而且极具杀伤力。

  美国的纺织品保障措施申诉程序公布后不久,5月24日,在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所属的商务及司法小组委员会的听证会上,来自纺织业、制药业、农业、化工业、制造业的10家美国企业先后作证,指控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倾销。他们共同表示,如果继续听任中国商品进口,他们到最后只有关闭工厂,造成美国失业情况恶化。美国媒体特别报道了美国安维尔国际公司总裁的发言。据悉,该公司主要生产建筑用导管配件,在美国和加拿大有12家工厂和5个销售中心。但由于近年来中国导管配件大量流入美国市场,不得不关闭在乔治亚州的工厂,解雇了350名员工,并将设备迁移到宾夕法尼亚州的工厂。但情况并未好转,中国导管配件在美国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日前,公司又解雇了宾夕法尼亚州工厂100名员工。这位总裁表示,“廉价的中国商品充斥美国市场,许多建筑材料的价格仅相当于5年前的50%。其结果是,许多美国公司倒闭,工人失业;许多美国的就业机会都给中国抢走了,而我们的政府却无动于衷,让这些工作消失”。

  在这次听证会上,美国众议院商务及司法小组委员会主席表示,1985年,美国的对华贸易逆差仅为600万美元,到了2002年,这个数字创下了1030亿美元的新高。从1985年到2002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增长了1.7万倍,美国制造业失去了200万个就业机会,是1930年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最坏的年头,整个制造业有27.5%的生产能力没有投入使用。

  作为应用最多的限制中国产品的手段,美国对华反倾销的力度一直未曾减弱。

  近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商务部先后终裁认定来自中国的铁栅栏和糖精构成倾销。其中在糖精一案中,除了苏州、上海、开封3家厂商被征收249.39%到291.57%的反倾销税,其他所有中国厂商被征收329.33%的税率。事实上,由于该案所有厂商被征税率都超过200%,中国糖精能否继续出口美国市场已成疑问。

  除了彩电和上述两案,仅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6月初还将对另外两起对华反倾销案进行审理。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出口产品尤其是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具备相当的成本优势,却缺少技术优势。而一些美国企业或行业协会则扬长避短,从各个层面狙击中国产品。在对付中国产品的成本优势方面,他们一方面向美国政府和国会施加压力,一方面举起反倾销大旗。在对付中国产品的技术劣势方面,一些美国企业则利用专利手段进行反击。

  有迹象显示,在中美企业的合作中,越来越多的美国公司不愿给中国企业专利使用权。他们认为中国产品售价太低,即使加上专利费,他们还是竞争不过。而一旦发现进入美国市场的中国货侵犯其专利权,他们就会立即索赔或封杀。除此之外,现在还有许多美国公司到中国申请专利。这种申请一旦成功,中国企业不但进不了美国市场,连开发本国市场也碰到了困难。一位在美执业的律师告诉记者,她的客户个个都在中国申请专利,这种现象是过去少有的,很值得中国方面警惕。

  美国市场是中国外贸出口的重中之重,虽然从总体上讲中美贸易是健康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部分中国企业不注重品牌、技术含量,过多地依赖大批量低价出口,甚至在出口之前就打内战互相压价,致使一些低档次的产品大量进入美国市场。这种破坏性开发,加上中美政治关系的复杂多变,已使美国市场的前景出现了不协调的阴影。当然,目前的现象只能算是黄灯闪烁。但是,接下来怎么办,是我们自己主动调整,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出口战略,还是等着外国人来“修理”中国的出口秩序。这个问题,已经摆在了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的面前。(记者/王义伟)

    中美纺织品之争剑拔弩张

  美国当地时间5月21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CITA)在《联邦纪事(Fed e ra l R eg is te r)》上公布了针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工作组报告书中关于纺织品特别限制措施的实施程序,并于当日生效。

  根据该程序,美国国内符合条件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商或其代表可以提请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服装实施限制措施。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对华纺织品限制措施程序的颁布,为美国重新对华纺织品设限铺垫了道路,这意味着中国输美的纺织品面临着一个随意性很大的壁垒限制。

  在美国正式公布该实施程序之前,记者曾采访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产业部有关负责人。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美国日前的设限动议是专门针对纺织品的保障条款,并不是日前某些媒体报道的特别保障措施,它是针对我国入世的承诺而定,比特保使用起来更方便,也有更大的随意性。记者注意到,在实施程序中,不合理的规定比比皆是:首先,在“市场扰乱”的问题上,该程序并未给出“市场扰乱”的明确定义,使得美方在判断是否存在市场扰乱时只凭主观臆断。其次,该程序规定,不仅与涉及的中国纺织或服装产品同类或直接竞争的产品的国内生产者可以提出申请,甚至生产与涉及的中国纺织或服装产品同类或直接竞争的产品所用部件的国内生产者也可以提出申请,这样就大大扩大了申请主体的范围。最后,该程序规定的申请条件过于笼统和宽松而对中方的限制则更为苛刻。

  美方的重新设限将使我国输美纺织品面临灭顶之灾。记者查阅了该程序:美国业者可向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提出保护申请。该委员会须于15天内决定是否接纳申请。对于委员会受理的任何申请,委员会将在公众评论期结束之后的60个日历日内,就是否请求与中国磋商做出决定。如果委员会做出了肯定性的决定,委员会将请求与中国进行磋商。假若美国政府决定进行磋商,将在《联邦纪事》上公布有关决定及对受影响的中国产品实施的最低配额限制,配额限制将即时生效。公告确认的数量限制应为超过提出磋商请求当月前的最近14个月中前12个月进入美国的原产于中国的有关纺织和服装产品数量的7.5%(羊毛产品为6%)。

  纺织服装行业是中国主要的传统产业,纺织服装出口对于中国极为重要。目前我国纺织业(包括服装业)的国际依存度约在40%以上,如果剔除部分来料加工贸易,实际的国际依存度也在30%以上。而服装业的国际依存度更是高达50%以上,据测算,我国服装出口每下降一个百分点,全国服装生产就要下降0.5个百分点,全国就会有3.6万人失业。可以预见,一旦美方根据该措施进行设限,将会给我国输美纺织品造成极为严重的打击。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