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彩电面临的难题:三道箍逼国产彩电跳水

2010-08-26 15:32:20    来源:京华时报

6月,国产彩电开始了自2000年国产彩电价格全面下调后的最大一次降价。几乎所有的一线国产品牌厂商在全国15个省会级城市136个家电商场同时发起了“国产彩电夏日风暴”,当前市场热销的超平、纯平、背投乃至有“高端”之称的液晶和等离子彩电全线降价20%—30%,最大降幅高达50%。是什么原因导致国产彩电集体大跳水呢?答:“是三道恐怕很难甩掉的紧箍咒。”

  ■第一道箍:

  洋彩电贴身紧逼半年内降价四成

  家电行业的土洋竞争,一直是一场考验企业耐力的拉锯战。双方在一场场较量中重复着“市场份额缩小———反击———夺回失地”的表演。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洋彩电的杀气明显大于往年,高端洋彩电价格半年狂降四成,成为套在国产彩电头上的第一道紧箍咒。

  据来自国美电器的统计,从6月初开始的洋彩电降价,整体降幅惊人。如上周末降到5799元的LG43英寸背投,2002年12月售价还在1万元左右,其间跌幅近40%。松下降至7000元左右的43英寸背投,2002年12月售价在1.1万元上下,降幅为36%。而降到2000元左右的三洋、飞利浦、夏普等29英寸纯平彩电,2002年底售价均在2800元左右。原计划今年9月才考虑降价的松下等离子彩电,到本月一举降价5000元。洋彩电通过此次降价,使一些产品价格甚至已低于TCL、创维等国产彩电。

  洋彩电此次降价,是对年初创维、长虹、TCL等国产彩电第一轮降价的反击。在今年首轮降价潮中,本土彩电确实夺回不少失地。据北京赛诺对1-4月全国各大城市彩电市场的监控显示,在背投市场,长虹降价后市场占有率逐月递增,从1月的10.2%增长到4月的16.5%。而东芝、索尼市场占有率则逐月递减,东芝下降4.7个百分点;索尼下降4.2个百分点,均落后于长虹。

  在液晶彩电市场,夏普的市场占有率从36.6%狂降到16.5%。而康佳4月的液晶市场占有率则创下30.3%的国产彩电记录,使国产彩电首次坐上液晶彩电头把交椅。

  在所有洋彩电中,只有在中国一直实行相对低价、且跟进价格战迅速的LG成为例外。在洋彩电市场被蚕食的背景下,其背投占有率反倒上升了6个百分点,市场占有率高于长虹。LG的成功让索尼、东芝、松下等洋彩电顿悟在中国实行低价的好处。

  TCL新闻发言人刘步尘说,日韩企业在高端彩电市场上的价格策略已发生根本变化。以等离子为例,松下握有中国等离子市场近40%的份额,它的降价给国内厂家带来很大压力。国产彩电现在的降价仅仅只是开始。

  ■第二道箍:

  美国市场风险大增出口大军转战国内

  6月1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裁,认为出口到美国的中国彩电对美国相关企业造成了损害。这一决定让国产彩电离高额关税近了一步,迫使他们开始考虑消化受阻的外销彩电。

  据信息产业部统计,2002年中国彩电出口为1881.7万台,是国内销量的57%。其中出口到美国的彩电达342万台,价值近5亿美元。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彩电出口量达到370万台,占国内销量980万台的38%。而我国家电企业向美国的出口已约占家电总出口量的32%,美国成为中国彩电出口的头号市场。

  以往,中国彩电出口主要为21英寸以下的低端彩电。但2002年以来,中国高端彩电开始在出口产品中唱主角。长虹一家就占领了美国彩电15%的市场。如果国内彩电企业最终被课以重税,这意味每年将有300万-400万台中国彩电受阻美国市场门外,只能重新加入国内的混战。

  全球彩电另一大市场欧洲,虽然在结束对中国彩电长达15年的封锁后于去年解禁,但每年对中国彩电限定40万台的出口量,这对国内彩电巨头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

  尽管美国反倾销案最终裁定尚未做出,但今年以来中国彩电出口实际已在放缓。据统计,一季度国内彩电出口370万台,与2002年第四季度相比出口量下降了251.5万台。

  据了解,目前国内有不少彩电巨头出口量较大。长虹出口(大部分是美国市场)收入占总收入的48%左右,其贡献主要来源于高端彩电。厦华去年出口彩电为73万台,而全部电视产量为169万台。康佳出口彩电也有74万台。一旦国内高端彩电出口不畅,滞留的库存会给厂家带来很大压力,当季资金回笼不力将严重影响下季生产。加之彩电价格下降是必然趋势,如果把当季库存积压到下一年度销售,其自然贬值带来的损失可能会更大,因此,提前开演价格“高台跳水”显然是不得已的选择。

  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大屏幕投影显示分会秘书长赵汉鼎认为,国内彩电企业大都是上市公司,此时通过降价刺激销售对业绩提升有帮助。

  ■第三道箍:

  渠道大鳄操控市场彩电巨头无奈屈服

  创维北京分公司老总左英杰最近比较烦。因为苏宁电器本周六为庆祝石景山店开业,选定创维40英寸等离子彩电为促销机型,并单方将价格降到2.38万元。

  而此前三天,创维刚将三款等离子降价,该款等离子从2.98万元降到2.58万元。

  现在苏宁将价格再次猛降,销售价已跌破创维的成本价。但创维对苏宁的举动却无可奈何,因为苏宁完全可以现在“赔本”卖,到年底靠厂家返利再找回来。创维当然不愿意“断货”得罪苏宁这个零售大鳄。

  苏宁电器华北大区常务副总监范志军介绍,上周,苏宁刚与长虹签订了渠道协议。按这一协议,今后在苏宁销售的所有长虹家电,将全部由长虹总部供货,长虹各地分公司对苏宁不再承担销售的职能,而只负责售后服务。这样,长虹节约了占其总销售额17个点的费用。而苏宁拥有了卖长虹家电能比对手便宜17个点的可能。

  范志军认为,在家电业,谁能掌握最大规模化的渠道优势,谁就能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取得最后胜利。商业资本在家电领域的“庄家”地位已牢不可破。

  与苏宁相似的是北京家电另一“强庄”国美。国美4月初曾在全国店铺封杀位列三强的某彩电巨头长达一月之久。原因在于厂家不能接受国美要求的“返点”。双方僵持一个月后,厂家最终屈服。

  因此,有人甚至认为,相比于“洋彩电降价”、“出口受阻”,苏宁、国美、大中等渠道大鳄的坐庄是彩电厂家最要命的“紧箍咒”。

  6月本是彩电销售淡季,今年国产彩电表演疯狂跳水,很大原因就是国美、苏宁等渠道大鳄胁迫厂家大幅降价,强行启动彩电市场。以国美为例,其一贯奉行的就是取消代理商、批发商、中间商,实现销售渠道扁平化的销售模式,其所依仗的是国美在全国100余家店铺这样庞大的终端网络和上亿元的采购能力。销售渠道扁平模式,使国美在产品价格上有了比厂家更大的话语权。

  ■财经评论

  彩电业的难题

  在一个“多事之夏”,彩电业遇到了一个坎———一个难过的坎。彩电企业既要“攘外”,一边与“鬼子”们打洋官司,一边与“鬼子”们抢国内市场的地盘;又要“安内”,想尽办法在“窝里斗”中赢一招半势……

  但是,打洋官司的前景不乐观。否则,彩电出口大户们不会这么快掉转枪口,忙着在国内市场找安身立命之所了。

  即便是在内地市场,“鬼子”们的“洋枪洋炮”也很厉害,他们的“水土不服”期已经过去,正很精神抖擞地嗷嗷叫着举起马刀掩杀了过来。

  而“窝里斗”更是难言的痛。部分彩电企业的产权问题至今悬而未决,虽然行业整体效益大幅下滑,行业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却依旧是一句空话。

  没有号令群雄的霸主,江湖就会乱一点,恶性竞争就会多一点。即使到了国外,彩电企业往往也只是为出口而出口,较少考虑风险。因而,有专家说:“中国彩电企业最根本的问题,还是企业市场化的问题。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战略和视野,直接影响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表现。”

  当然,中国彩电企业也有自己的优势:劳动力成本低,产品价格便宜。在国内也曾成功地把“鬼子”们赶到几个很小的据点里;在国外,也曾经很风光地打到欧美“列强”的地盘上去。因而,喝彩声曾经一浪高过一浪。

  但很快,欧盟扛着贸易大棒一赶,彩电企业一个个落荒而逃;接着,美国也学着欧盟的样扛起反倾销的大棒,又有中国彩电企业准备落荒而逃……

  为什么老被别人抓了小辫子说事?有人会问了,这是不是说,中国彩电的“价格低”反而成了一个错误?

  不会吧,至少在欧美市场,有些日韩彩电的价格更加低,只是没有小辫子落在欧美手里而已。

  长期从事世贸规则研究的张汉林先生说:“中国需要建立一个强大的彩电出口联盟和一个强有力的分销网络。强大的出口联盟可以形成中国企业出口的整体优势,而强有力的分销网络则可以大大增加出口企业的安全性。”言下之意,彩电行业如果只是各自为战,到了国外也只会很单调地互相杀价,就会很容易被人扫地出门。

  彩电的“价格战”让人耳朵都听出了老茧,都听得让人心烦了,可这声音还在不停地响;将3000元的彩电降到2000元,已经很难再给人以什么刺激了,可价还在降。而怎样才能让这损人不利己的“价格战”不再到处频频上演,却仍然是一个难题。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