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还是升值——央行政策倾向初显

2006-08-14 09:33:59    

9日,央行发布2006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尽管央行提出,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这一核心问题,并不能单纯依靠汇率升值来实现,但报告中却出现了这样一句话:“适当发挥汇率在实现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中的独特作用。”这是否意味着货币当局对发挥汇率的作用有了更新的认识……

 

汇率政策作用获得空前重视

 

在这份报告中,无论是篇幅还是分析深度,以及在整个货币政策工具当中所占的地位看,汇率政策地位空前提高,人民币渐进升值幅度、弹性空间都应该会有可预见的提高。这是最大的看点。

 

可以预见,在下一步宏观调控中,汇率有望发挥比以前都大得多的作用。

 

如何理解汇率在实现总量平衡、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中的独特作用?发挥汇率的作用显然是指要有步骤、有秩序、比较确定的升值,汇率调整的紧迫性和力度被央行放到了优先考虑的位置上。

 

总量平衡对应的是总量失衡,表现无外乎是通货膨胀、物价上升和顺差,通过汇率上涨可以把物价压下来,从而有助于实现总量平衡;而通过人民币升值会增强进口能力、抑制出口,从而有助于实现国际收支的平衡。

 

至于结构调整,在目前我国贸易存在较大顺差、存在明显升值压力的情况下,升值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向更高端的产业发展,此外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失衡问题,都可以通过汇率调整而得到解决。最终我国要从一个高度出口导向型、外贸依赖型的经济体转向内需依赖型、消费依赖性的经济体。

 

汇率升值与否要服从于国家利益,并取决于成本和收益。如果收益大于成本,应该果断地加快升值。他认为,升值的收益体现在促进技术进步、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减少外债成本、提高人民币购买力、缓解国际收支失衡等诸多方面;而成本则使部分出口部门和劳动密集型部门会受到损害,但汇改一周年的经验表明,出口部门表现了很大的灵活性,人民币升值收益大于汇兑损失。

 

动用汇率手段抑制经济过热的倾向半月前就显现

 

其实早在半月前,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出现了非常值得“回味”的一连串事件。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朱宝良726日在北京的一次讲话上说,中国企业能够经受人民币升值5%所产生的压力,尽管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随后紧急辟谣称“所谓权威专家透露今年人民币升值5%的传言纯属无中生有。”但巧合地是,《中国证券报》同时报道了中国央行行长助理易纲一篇看似“出格”的讲话,易纲在讲话中直言不讳地说:“中国在实现人民币可完全自由兑换问题上应该更加果断。”他说:“中国应该尽快形成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机制,这样人民币汇率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这取决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形势。”易纲的讲话加剧了市场关于人民币升值的猜测,在上海金融市场上,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再次创出去年升值以来的新高。

 

中国经济信息网几乎在同时也发表了一篇支持人民币升值的报告,该报道援引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袁秀明的话说,人民币汇率自去年升值以来确实变化不大。该报道认为人民币升值幅度还远远不够,为了抑制经济增长过热和减少贸易顺差,中国应该允许人民币进一步升值。支持人民币快速升值的还有中国人民银行政策委员会委员余永定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谢伏瞻,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何帆也是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坚定支持者。

 

有迹象显示,越来越多的中国官员立场已经发生转变:他们从原来坚决反对人民币升值改变为支持人民币以较快的速度升值。而从外部因素看,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在其上任后首次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中国经济或许还没有为人民币完全自由浮动做好准备,人民币汇率应该显示出更大的灵活性,这一点毫无疑问。

 

分析认为,有关人民币汇率的舆论出现的这种反常变化背后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试探外界对人民币升值的反应,另一种可能是为即将到来的人民币再一次升值制造声势。不管是哪种可能都反映了一个问题:人民币汇率已经进入官方视线并可能成为下一步调控经济过热的手段之一。

 

货币政策仍需其他政策配合

 

据海关初步统计数据,7月份当月中国出口总额为803.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2.6%;进口总额657.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7%。这将是中国连续第27个月实现贸易顺差,同时146.1亿美元的顺差同比激增了37.4%,并使得今年头7个月的贸易顺差累积达到759.5亿美元。而2005年全年的贸易顺差为1018.8亿美元,是2004年全年319.8亿美元的3倍多。从头7个月看,外贸顺差呈加速上涨趋势,上个月是145亿美元,5月为130亿美元,4月为105亿美元,3月份为112亿美元。尽管顺差数据屡创新高,但出口增速在下降,7月的出口同比增22.6%,小于6月的23.3%5月的25.1%4月的23.9%以及3月的28.3%。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即使考虑到出口增速放缓,但贸易顺差在下阶段仍难以减少。

 

对于目前的经济形势,央行似乎显得有些无计可施。虽然其提出严控固定资产投资过快,但央行可以动用的措施是很有限的,不外乎利率、汇率和信贷等三个政策,但加息空间有限,汇率升值很快也不现实,直接约束信贷还需要银监会配合。总体而言,还需发改委制定产业政策,比如市场准入标准,土地、环境控制等措施,以及财政税收政策等。

 

在这份货币政策报告中最重要的第五部分,在谈到下一步政策思路时,央行提出,“解决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应从围绕以消费需求为主扩大内需、降低储蓄率、调整外资优惠政策、扩大进口和市场开放等结构性政策以及汇率浮动来共同入手,并不能单纯依靠汇率升值来实现。”其言外之意是,货币政策已经不能解决目前我国经济面临的深层次矛盾问题,货币政策要发挥效力,亟需其他政策配合。

 

央行的价格和数量两个工具受到约束:价格工具就是利率、汇率。在利率方面,缺乏有效的传导机制,目前央行面临的是分割的利率,很难找到像美联储基准利率那样传导灵敏的利率;从数量工具看,货币供应量和信贷一方面主动调控的余地不大,由于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的增长,带来基础货币投放的压力,对商业银行而言,只要资本金充足、贷款投放审慎的话,对信贷的约束有限。因此,货币政策要发挥效力,需要在货币政策之外寻求综合配套改革。而且,国际收支不平衡不能完全由汇率调整,要通过汇率波动和经济结构调整共同解决,经济结构调整主要通过降低储蓄率实现,而这涉及到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管理、财政转型等,这些都是要别的部门来完成。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