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警惕牛奶行业“泡沫经济陷阱”

2010-08-26 15:11:19    来源:新华社

高速发展往往会遇到泡沫经济的陷阱。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奶业应充分考虑奶源基地、专业人才、消费群体和品牌经营等支撑要素,防止“泡沫”现象发生。

  记者在调研中发现,多数乳品企业不同程度地受到缺奶困扰,有的因奶源不足,生产线开工率长期在60%-70%之间徘徊。伊利集团原奶事业部经理郭顺喜说:“没有充足的奶源,资本、市场、品牌、工厂只能是个气泡,这是奶业的特殊性。”

  据了解,以奶粉还原奶问题已成为乳业的不宣之秘。有的企业生产的超高温灭菌奶和调味奶中,还原奶的掺入比例竟高达60%。这种现象不仅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更危及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一旦“气泡”被捅破,乳业将受到沉重打击。为此,一些大型乳品企业视奶源为“奶业灭泡剂”。为夯实根基,伊利集团每年投入基地建设的资金不少于2亿元,蒙牛乳业每年也将其销售收入的近10%用在了基地建设上。

  不久前的2003年中国乳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有关人士指出,人才匮乏是乳业的第二个“气泡”。采访发现,在不少快速发展的乳品企业中,大批只有一两年工作经验的青年人做了企业的重要主管,这种不拘一格的用人机制当然值得提倡,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奶业缺人的尴尬。

  谈到我国奶业,人们往往津津乐道发展空间之大:“中国人均占有不足10公斤,世界平均水平近100公斤”等等,但很少有人关注牛奶消费、发展潜力以及新消费群体的培育问题。记者在呼和浩特市随机调查发现,牛奶消费“两极现象”明显:形成习惯者年消费量上百公斤,没有习惯者往往一口也不喝。由此看来,消费群体的培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改变饮食习惯、健康观念的形成、居民收入的增长等因素,都会影响到市场能否快速做大。

  品牌炒作的“泡沫”,成为我国奶业令人忧虑的问题。品牌经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有的乳品企业直接把品牌广告做到前头,却忽视了产品环节,这就出现了广告做得很火的乳品却在市场上买不到的奇怪现象。伊利液奶事业部北京市场总监靳彪认为,先做品牌后出产品的做法,在前几年不乏成功之例,但那时的液态奶市场几乎没有竞争。现在情况不同了,如果再忽视产品层面的精耕细作,不仅浪费广告资源,而且很难取得实际效果。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