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面临劳动力挑战

2011-08-10 11:24:07    来源:亚博联合咨询上海经济分析师黄峥

中国正在面临全方位的改革转型,其中关键的经济转型却一直踌躇不前。金融危机下,世界主要的经济板块将产生新的变化,基础设施薄弱已经不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问题,劳动力成本上升、腐败和通胀成为阻碍中国增长的最显著因素……
新兴市场经济体崛起
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大宗商品生产国是下一个10年的世界经济领跑者。新兴市场经济体包括中国、印度、尼日利亚等国,其整体增长率将远高于发达国家。即使是增长最快的发达国家,其增长率确也仅接近增长最慢的新兴市场国。由于拥有较为充沛资本和熟练劳动力的发达国家,必须依赖技术创新才可实现增长,加上新兴市场结合已经成熟的技术、生产流程、廉价劳动力的“追赶”效应,使得低收入国家有更大快速提升的空间。
过去30年,中国一直是增长最快的主要新兴市场经济体,虽然中国的经济仍将快速增长,但未来10年的增长率无法达到上一个10年的9%至10%,而可能落至6%。同一时间,世界将会出现新的增长领先者,印度和尼日利亚的增长速度将可与中国匹敌,甚至超过中国。根据预估,印度的增长率可为7.5%,尼日利亚的增长率也能达到7%,不过中国的人均收入是印度的两倍,因此预计的增长相应也低一些。
在大宗商品的生产国里,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将是增长最快的发达国家。澳大利亚已经渡过了经济危机时期,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与加拿大并列第一,预计年增长率均为3.3%。由于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对原材料和其他大宗商品进口品的需求也跟着增加,因此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从中受益。阿根廷、黎巴嫩和墨西哥,未来10年增长率预估仅为3%,在发达国家中,日本、瑞士和意大利排在最后。
中国摆脱基础设施环节
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各国也面临各自的挑战。与发达国家里的政府债务、税率和规制、低政府效率、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危机和衰退等挑战不大相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挑战主要来自低政府效率、腐败、基础设施的薄弱。其中,印度和中国虽然都是增长的领头者,但增长限制又有所不同。
基础设施的落后或不足、腐败以及政府低效是印度的三大挑战。而劳动力成本上升、腐败和通胀是阻碍中国增长的最显著因素。除了腐败问题之外,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看来很不一样,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基础设施薄弱已经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过去10几年里,中国已经有很多基础建设,因此基础设施薄弱已不被视为阻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快速增长的国家需要大量投资于基础设施才能跟上不断上升的需求,中国在基础设施上的大量投资似乎已经有了回报。
劳力成本成为首要挑战
中国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从农业到工业化,从完全封闭转变为“世界工厂”。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有所降温,但仍接近10%。只不过过去的极大成就,加大了出现新增长机会的难度。劳动力成本上升是被提及最多的首要挑战。
劳动力成本上升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自然的因素,一是政策的因素。自然因素方面,由于中国前些年经济增长较快,老百姓收入增长也快,代表工资增长也较快,整体生活水平提高。另一方面,现阶段的中国政府比上届政府更加重视工资问题,由于收入分配不均将造成社会矛盾,社会矛盾将造成社会不稳定,因此政府也致力促进社会低层工资水平的提升。
另一方面,中国也朝经济转型的道路前进,从劳工密集型转为技术密集型的国家。中国转向技术密集国家是早晚的事,但目前看来这个目标还比较遥远,五年后的中国经济仍会以非高技术的行业为主。
不过部分产行业已经开始出现这样的结构性调整,未来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多公司朝这个方向转型,政府也鼓励这样的转型早点实现。因此,随着社会水平和劳工成本的提高,转型是迟早的事。
缺乏高质量劳动力
在中国产业转型过程中,也面临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问题。一个现实中的问题是,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学业成绩良好,但是工作能力却很低;一方面,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一份薪资显著高于农民工的理想工作,另一方面,愿意支付高薪的企业似乎也无法找到合适的人才。
大学生在2008年、2009年失业的情况比较严重,现在情况有所好转。中国大学生每年的入学人数在过去10年内翻了一倍,可是人数增加的主要是二、三、四流的大学,而一流大学的教学质量在下滑,高质量的大学生人数没有增加多少。清华、北大、复旦等一流大学的毕业生,找工作难的问题并不是太严重,但是其对于整个经济结构改变的推动作用微乎其微。
再者,即使中国大学生人数翻了一倍,但有大学文凭的就业者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仍比美国、日本低很多。原因不只与学生质量有关,而是整个中国人口很多,中国才刚从低收入阶段进入到中等收入的低等阶段。因此,中国有大学文凭的就业者要上升到高收入国家的水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这意味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将被迫持续很多年,知道基础人才的质量得到普遍的实质性的提高。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