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改革座谈会看李克强施政思路

2012-11-29 09:27:00    来源:兰瑞环球

11月21日,刚刚当选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不到一周的李克强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上鲜明地指出,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引来各界广泛关注。不少论者从中探寻这位中国未来经济掌舵人的施政思路。笔者长期追踪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展,对此次座谈会传递出的重要信息亦十分关注。笔者以为,此次座谈会体现出李克强把握改革问题的总体思路和推进改革的具体路径。

就总体思路而言,李克强力主围绕发展推动改革。如何厘清改革、发展的关系,需要理论自觉,需要梳理历史脉络,需要精心的顶层设计。改革是关系国运的关键抉择,不允许"方向不明决心大"。从李克强的改革思路看,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只有深化改革才能解决中国当前发展遇到的诸多瓶颈问题,只有深化改革才能为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安排,只有全面、协调、科学的改革才能实现更有效、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改革要既有顶层设计,又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进入攻坚区、深水区的改革,不仅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更要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这既需要政治勇气和胆识,同时还需要智能和系统的知识。要做改革的先遣队、侦察兵,既要先行先试,还得依法办事。要善于在利益增量上做文章,在利益预期上作调整,同时稳妥推进存量利益的优化,更加注重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使所有人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应有利益。这些认知,既遵循了中共三十多年来改革走过的历史轨迹,也充满了李克强的个性化思考。

就改革的具体实现形式而言,李克强展现出三个维度和具体路径:

一是围绕城镇化推进改革。李克强把城镇化作为中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中国当前的问题首先是发展不平衡,城乡不平衡。城镇化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由之路。城镇化需要工业化带动,也给工业化提供支撑。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潜力所在。我国城镇化率刚超过 50%,按户籍人口算仅为35%左右,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和许多同等发展阶段国家的水平。未来二三十年,每年将有1000多万人口转移到城市,必将持续释放巨大内需,这正是中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动力源泉。城镇化需要统筹布局。既要遵循经济规律,也要考虑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和空间均衡的要求,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升东部城镇化质量,对中西部条件较好的地方,要加快培育新的城市群。

二是紧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来推动改革。改革需要正确的方向。李克强的改革思路是基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形势的深刻认知,可以看出 ,他目前着力在战略选择和改革重点把握上进行宏观谋篇布局。他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的主攻方向,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特别是如何进行产业升级等重大命题,李克强在透彻理解、灵活运用经济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全面精准研究了中国的实情,既注意宏观科学布局,又注意务实精细操作,展现出他推动经济改革的决心、能力和综合素养。

三是紧扣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改革。如何落实中共18大提出的这一重大方略,是李克强念兹在兹的重大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他下一步施政的一个重要方向。这既是响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需要,也是政府履行公共管理职能、弥补市场缺陷的重大责任所在,更是实现代际公平、保障民族未来发展利益的应有追求。

依笔者所见,李克强在此次改革座谈会上透露出的不只是新会风、新的行事方式。中国新一届政府的施政理念已经大体成型。李克强对改革方向、重点等重大事项的精准把握,在在显示他对经济事务的娴熟。他的经济施政视界开阔,掌控经济手法老辣,在学理和实践的融会贯通上,堪称一时无匹。某些人曾经杞忧他驾驭经济事务的经验,可谓是多虑了。新旧交替之际,李克强以改革为号角,为首倡,其谁曰不然?人们期待明智的先手开局之后,改革的车轮快速进入直道,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