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经济的阶段 慎提“后改革开放”概念

2010-08-26 15:21:52    来源:北京日报

  近来,一些著述或文章用“后改革开放”的概念来描述进入新世纪的中国社会经济的新阶段,这一观点对理解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确有启发,如这个概念中所包含的完善市场机制和限制市场机制的观点等。但是,笔者不赞同用这一概念来分析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用“后改革开放”概念来表述当前中国社会经济的阶段性特征不太恰当

  笔者认为,用“后改革开放”这样一个概念来表述进入新世纪之后的中国社会经济的阶段性特征是不太恰当的,无论从经济理论的角度还是从语言语义表达的角度来看,都是不准确的。“后改革开放”这一概念容易令人产生歧义:改革开放对于当前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下降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对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变成次要的因素了。很显然,这不符合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重要性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进一步上升的情况下,提出“后改革开放”概念不合时宜。

  要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来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

  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是在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是由其内在主要矛盾的运动过程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的运动过程将贯穿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始终。只要这个主要矛盾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不会结束。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具体表现形态的发展变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会表现为明显的阶段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是由其主要矛盾运动过程的阶段性所决定的。

  “三个重大变化”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主要依据和主要标志

  到20世纪末中国已经发生了“三个重大变化”:一是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三是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对外经济关系将更加紧密、更加广泛。“三个重大变化”实际上表明,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市场环境、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三个重大变化”的出现既是判定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主要依据,又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对中国社会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认识和判断,决策层和理论界,达到了高度一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的决议最早明确指出,进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中共十六大再次强调了这个重要判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可以说,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核心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与前一阶段相比,进入新阶段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发生的深刻性变化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具体形态从低级形态运动到中级形态。这种阶段性的深刻变化具体表现在:

  第一,尽管主要矛盾在总体上有很大缓解,但是在进入新阶段之后,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运动及其变化趋势变得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增加,解决矛盾的难度不仅没有减小反而有所增大。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已经由数量矛盾为主转变为数量矛盾与质量矛盾并存。部分商品出现相对过剩,并不是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已经解决的标志,而是数量矛盾下降、质量矛盾上升的表现,换句话说,在“有没有”的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好不好”的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由于社会生产方式仍然是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继续深化改革,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及其良好的运行机制,推动社会生产方式朝着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方向变革,才能把握进入新阶段的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运动朝着良性的方向运行。在新阶段,继续深化改革面临着双重任务:一是前一阶段改革开放尚未完成的任务,比如国企改革、事业单位改革和农村改革,尤其是对垄断部门的改革等。“后改革开放论”者认为,在过去的20年里,在我国的经济领域中可以改革的部门几乎都改革了,可以收获的果实也几乎都收获了,这种观点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二是对在前一阶段改革开放中产生和出现的问题和偏差进行“再改革”,比如城市贫困问题,基础教育产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办学金钱化及其它与基础教育产业化类似的“泛市场化”问题等。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改革开放的地位和重要性不是下降了,而是上升了,“后改革开放”的概念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