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中国服务贸易需求越来越大

2020-09-14 11:10:5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受访专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张燕

 

9月9日,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北京落下帷幕。据西班牙《消息报》网站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4日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继续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主动扩大优质服务进口,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

据拉美社报道,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共计1.8万家境内外企业及机构线上线下注册参展参会。展会充分发挥平台优势和创新引领的作用,围绕服务贸易12大领域,特别是冬季运动、文化服务、金融服务、5G通信服务、教育服务、体育服务、服务机器人(15.280, 0.15, 0.99%)、公共卫生防疫、中医服务等前沿话题,聚焦全球疫情防控、数字贸易等热点问题,举办116场行业大会和专业论坛。部分境外参展参会企业将进行线上展示。在许多国家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困境的情况下,服贸会的举行展现了中国对外开放以及与其他国家展开合作的意愿。

据日本广播协会网站报道,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由中国政府主办,以强化服务业竞争力为目标,每年举办一次。由于疫情原因,北京此前一直限制举办大规模活动。在新冠疫情仍旧肆虐全球的当下,中国举办这场服贸会,展现了其推动经济复苏的决心。

服贸会的前身是“京交会”,自2012年开始举办,2019年更名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20年简称由“京交会”改为“服贸会”。名称的变化反映着中国经济的蜕变。在货物贸易全球化收缩倒退的大背景下,服务贸易全球化发展趋势仍方兴未艾,数字贸易、人工智能、5G通讯、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科技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中国推动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成为发展新动力源(6.180, 0.29, 4.92%)。

服务贸易全球化势不可挡,为世界经济注入新动力。据《2019年世界贸易报告》显示,2005年至2017年期间,全球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超过了货物贸易,平均每年增长5.4%。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大背景下,传统制造业的全球化受阻,服务贸易的全球化趋势反而逆势上升。根据世贸组织全球贸易模型测算,到2040年,全球服务贸易份额可能提高50%,服务贸易的发展无疑将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在全球新科技和产业革命加速演进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迎来新机遇。自2005年以来,发展中经济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份额上升了10 个百分点,2017年达到全球服务贸易出口的25%,占全球服务贸易进口的34.4%。这一变化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信息展示、贸易洽谈、支付结算、税收申报等国际贸易环节正在逐步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以数据形式存在的商品也逐渐成为各国生产生活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世贸组织全球贸易模型测算,如果发展中国家能够运用数字技术,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份额可增加约15%。

在以数字贸易为核心的全球化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中国努力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电子支付体系,拓展数字服务贸易市场等,积极参与智能时代的国际服务贸易分工。

在此过程中,中国经济新业态飞速发展,产生巨大全球化服务贸易需求。自2012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了一系列新特点、新趋势、新机遇。

首先,近年来居民消费中食物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中国恩格尔系数明显下降,代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对美好生活需要水平提高。据商务部公布数据,2019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28.2%,连续八年持续下降。

其次,服务业和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上升。2019年,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讲究主观体验的新型消费十分活跃,可穿戴智能设备、智能家用电器等商品快速增长,通讯器材、化妆品类商品分别增长8.5%、12.6%,高于社零总额的整体增速。

第三,随着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转型的需要,中国对研发服务、技术服务、资讯服务、人才服务、专业服务、设计服务等各方面需求明显上升,激发了国内外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新经济的亮点不断涌现。

9月4日,习近平在服贸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致辞时强调,这次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服务广泛应用,对促进各国经济稳定、推动国际抗疫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放眼未来,服务业开放合作正日益成为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下,世界很多经济体面临需求锐减、企业无法获得新订单、产业链供应链服务中断等新问题,中国在此时选择举办以“全球服务 互惠共享”为主题的服贸会,本身体现了中国合作、互惠、共享的开放精神,对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重要意义。

(丁 宁采访整理)

 

相关文章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