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否定双普选传递了什么信号?

2004-04-27 10:49:29    来源:亚太博宇

    全国人大常委会4月26日上午表决通过了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2007年行政长官和2008年立法会产生办法有关问题的决定。会议决定,2007年行政长官和2008年立法会不实行普选。那么,全国人大的这个表决结果传递了什么信号呢?…………

否定双普选显露中央政府底线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26日上午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2007年行政长官和2008年立法会产生办法有关问题的决定。会议决定,200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的选举,不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2008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届立法会的选举,不实行全部议员由普选产生的办法,功能团体和分区直选产生的议员各占半数的比例维持不变,立法会对法案、议案的表决程序维持不变。
    决议称,香港实行民主选举的历史不长,港人参与推选行政长官至今不到7年,香港特区成立以来,港人所享有的民主权利是前所未有的,包括推选行政长官的委员会人数已由400人增至800人;而立法会直选议席也由20个增至30个。在达至分区直选和功能团体议席各占一半的格局后,对香港社会整体运作的影响,尤其是对行政主导体制的影响尚有待实践检验。加之目前香港社会各界对于2007年以后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如何确定仍存在较大分歧,尚未形成广泛共识。在此情况下,实现普选行政长官和立法会的条件还不具备。
    从人大常委会所作的否定2007和2008双普选的决定和决议中所使用的措辞来看,香港的政治体制改革已经触及到了中央政府的底线,所以人大常委会予以坚决否决。
首先,中央政府是在向一些干涉香港政体改革的外国势力发出信号。因为,当前香港所处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社会习惯、意识形态等方面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离心倾向,而这种倾向又是经过很长时间积累下来的,一时很难消除。这就给外国一些反华势力一种错觉,使他们一再鼓动香港的某些政治人士进行扰乱香港政治局面的活动。香港的一些议员到美国国会进行讲演就是很明显的例子。为了震慑这种国外势力,人大常委会就必须予以坚强的回击。
    其次,香港政体改革的导火索应该是香港萧条的经济。在去年,香港经受了SARS的洗礼,很多经济指标都出现了连续下降的趋势,失业率一度很高,这就使得一部分所谓“民主人士”的思想有了一定的市场。但是我们从近几年中央政府与香港签订的包括APEC在内的一系列经贸协议来看,中央政府已经在香港经济身上下了很大功夫,而这种努力能否实现是要求有一个稳定的政治局面作保证的,所以中央政府要坚决维护香港的政局稳定。
    再次,香港是中国“一国两制”的主要代表,香港的繁荣是中国“一国两制”成功的最主要的标志。而且,在台湾选情尚未确定之前,香港必须保持稳定,不只是对中央政府,更是对台湾社会。

决定坚定地支持了“一国两制”构想
    在全国人大表决结束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乔晓阳等中央官员随即到达香港,参加由特区政府和中联办联合主办的人大常委会关于07及08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决定的座谈会。向香港各界解释人大常委会有关香港政改的决定。
    座谈会一共两场,首场座谈会在九龙湾展贸中心举行,获邀出席的包括香港各界人士以及港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乔晓阳致词时表示中央政府一直支持香港推进民主,而且对发展民主的意见有分歧是正常的,但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去解决分歧,激烈的政改会影响香港的长期繁荣和稳定。循序渐进符合基本法。乔晓阳说,港人对“一国两制”的认知还不足够,而基本法作为宪法的地位尚未牢固,在香港实施六年以来,几乎无一天不受到质疑、歪曲,甚至诋毁,这是不争的事实。在一个宪制法律尚未得到应有尊重的情况下,就在政制体制上激烈更改,其负面效果是可以预期的。
    对于普选问题,乔晓阳指出,香港面对的问题,并不是一实行普选就可以解决。
    亚博分析认为,全国人大主要负责人多次亲临香港了解香港社会对香港政治体制改革的意见,这体现了中央对香港社会稳定的高度重视,也表示了对香港特区政府的支持。
    这次争论最多的就是特区行政长官的选举办法。如果进行普选的话,中央政府就无法对香港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给予指导,而且香港社会能否沿着现在的轨道发展必将充满变数。而立法会则拥有弹劾行政长官的权利,所以立法会的选举程序更值得依照现行程序进行。所以,中央政府对特区政府以最大的支持,其实也是在努力使得“一国两制”能够健康平稳发展,同时也在给澳门和台湾树立榜样。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