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企业投资多前景虽看好 中国电力投资回报波动大

2010-08-26 15:33:50    来源:联合早报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市场电力供应短缺的情况日益严重,近年新加坡企业在中国能源生产和电厂项目投入大笔资金。这包括政联公司胜科工业、新加坡能源以及挂牌公司亚洲电力(Asia Power)和友乃德工程(United Engineers)等等。

  不过这个行业的投资回报也会出现波动起伏,特别会受到燃油价格的影响,一些企业的收益也不如预期中的好,投资项目股权易手或者是取消投资计划的事例也有发生。

  最近,亚洲电力就同中国大型能源机构华电集团为首的三家公司联盟,以控股25%的比例投资3500万元在常州投资发电厂,工程预期今年年底就能完成,发出的电力将出售给江苏省电力系统。

  亚洲电力集团副总裁孙阳表示:“今年夏季,江苏省的电力将面对400万千瓦的短缺,全国有17个省市的用电报急,在增加的这部分用电总额中,其中有76%是工业用电。”

  目前亚洲电力在中国有6个电厂,其中两个在江苏,三个在四川,一个在黑龙江。集团不排除在新加坡筹集资金,进一步扩大在中国能源市场投资的可能。

  不久前,胜科公用事业(SembCorp Utilities)也宣布以持股30%的比例,与三家中国公司投资约7亿2500万新元,在上海建造中国最大的燃气热电厂,使得一度沉寂下来的中国能源投资项目,又有活跃起来的趋势。

  胜科公用事业公司总裁邓健辉认为,过去几年,一些欧美电力制造商纷纷退出中国市场,使得新加坡企业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到这个市场。


亚洲电力半年净利

下降14%报100多万


  虽然投资前景可观,但投资回报却会出现波动,亚洲电力经理刘雷谈到:“一些以燃料为材料发电的电厂,会面对成本波动的问题,未来如果改用天然气,则会更为方便和便宜。”

  亚洲电力半年净利下降14%报100多万元,主要就是因为在黑龙江亚电鑫宝热电厂的成本上扬,以及税务回扣减少。

  新中合资近10亿元在安徽投资的“合肥第二发电厂”,进入发电运营的第二年,就开始获得盈利,不过却由于利息负担过重和电价偏低,不得不面对现金流动不足的问题。

  新方财团是由友乃德工程,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和新加坡能源国际(Singapore Power International)组成的财团。不过,这个投资仍然给新加坡企业带来利润:以友乃德今年首三个月的业绩看,合肥电厂给集团带来的盈利是350万元。

  虽然有消息说,新能源国际有意转手在电厂中的部分股权,但以集团在互联网上公布的资料显示,合肥电厂仍然是集团属下的项目。

  实际上,从1996年开始,新能源国际就开始寻找中国的电厂投资项目,一度从亚洲浆纸业(APP)手中收购三个电厂,在中国的投资接近4亿新元。

  六年前,新科技集团曾经有意到四川投资总额4亿元的热电厂,合约都已签署,但最终却未落实。显示对于牵涉到巨额的发电厂投资项目,新加坡企业仍然是倍加谨慎,步步为营。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