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月北京市规模以下工业运行情况

2010-08-26 15:34:05    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

  今年前5个月,北京市规模以下工业运行良好。四月中旬以来受“非典“影响,规模以下工业增速回落,同比增长4.5%。
 
  一、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情况
 
  1至5月份,规模以下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6.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5%。其中,法人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6%;个体工业完成营业收入21.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0.5%。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3%,比去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
 
  二、规模以下工业增减因素分析
 
  规模以下工业前5个月增长4.5%,但从内部结构看,表现为法人企业同比增长6.6%,个体工业同比下降0.5%,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法人企业数量增加,拉动企业工业总产值的增长
 
  今年,我市对规模以下企业进行了重新划定,规模以下企业数量同比增加1241家,增长14.7%,按照新增企业前5个月平均每个企业工业总产值25万元计算,增加工业总产值3亿元,对1—5月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在90%左右。
 
  2、个体工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呈下降趋势
 
  据对1—5月份109个可比样本村(居委会)资料统计,其中58个村(居委会)营业收入同比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经查询原因如下:
 
  (1)部分从事汽车、摩托车修理行业的个体户,由于执行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工业行业转为服务业。
 
  (2)一部分个体户从今年开始转为法人企业,这些企业单位数不多,但经济总量相对较大。如:房山区的后朱各庄村委会5家个体户,今年全部转为法人企业,影响1—5月份个体工业营业收入2000万元,类似的情况在昌平区,大兴区也存在。
 
  (3)一季度是个体工业生产淡季,二季度开始进入生产旺季,四月下旬由于出现的“非典”疫情,使企业在原材料供应、交通、定货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部分个体户生产出现下降。
 
  (4)由于环境整治,拆除违章建筑,部分个体户关闭。
 
  (5)石灰开采行业生产受资源开发限制,造成部分个体户停产。
 
  三、“非典”疫情对规模以下工业的影响
 
  面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明显低于大中型企业,据对大兴、丰台、通州、昌平四个区统计,停产、半停产企业249家,占四个区全部规模以下法人企业的比重为6.6%,初步测算,由于“非典”影响,减少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2亿元,影响工业总产值增速2.7个百分点。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