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亿建石油管道 日向俄抛诱饵
2010-08-26 15:37:25 来源:粤港信息报
日本外相川口顺子周一向俄罗斯副总理维克托·克里斯坚科承诺,如果俄罗斯同意首先兴建对日输油管道,日本愿意增加在远东地区输油管线项目上的投资。日本外相的表态,使本已明朗的远东石油输出管道修建方案,又生变数。
远东油管建设又生变数
川口顺子表示,日本将出资50亿美元,资助长达4000公里的远东地区输油管线项目的全部修建工程。同时,日本方面也将承担油气田勘探与开采的费用,确保完成通过该输油管线每天向日本出口100万桶原油的计划。为了与中国竞争开发西伯利亚东部潜在的巨大石油储备,日本再次向俄罗斯提出了这个额外的金融援助方案,以争取莫斯科承诺首先修建安加尔斯克到濒临日本海的远东港口纳霍德卡的石油管线。
日本显然希望在原先的援助方案上增加些诱惑力,以拉拢俄罗斯,促使其改变态度。为了挽回在石油线路上的败局,川口还力邀主导俄罗斯经济政策的卡西亚诺夫总理出访日本。
使团将访俄游说
日本经济产业省事务次官村田成二表示,日本将派遣资源能源厅长官冈本严等组成的政府代表于7月9日到11日出访俄罗斯,就东西伯利亚到纳霍德卡的太平洋路线石油管道计划的风险以及费用负担等问题进行磋商。
村田次官指出:“预计9月份普京总统将(就路线问题)做出最后决定,在此之前应该可以进行具体的商讨”。但是,对于日本对开发东西伯利亚油田的资金援助,他却表示:“现在还是白纸一张,一旦协商取得进展的话,融资等问题将可能开始出现。”。
俄罗斯摇摆不定
获得西伯利亚石油对日本和中国而言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资源贫乏的日本急需为长期不稳定的中东石油找到替代品,中东石油目前占其石油需求的88%。中国则向海外寻找新的石油资源,以满足目前超过国内石油产量的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远东地区输油管线项目开始于1994年,中国和俄罗斯两国政府经过多年谈判于2001年就修建安加尔斯克至大庆的石油管道达成了初步战略协议。但今年1月,日本方面向俄罗斯建议修建安加尔斯克至纳霍德卡的石油管线,并表示愿意向该项目提供巨额金融援助。由于俄罗斯几家石油公司对两种方案产生分歧,俄罗斯政府今年3月确定了一套折衷方案,即修建从安加尔斯克至纳霍德卡的输油管道,同时修建一条至中国大庆的分管道。不过,俄罗斯官员最近又表示,关于亚太地区输油管道问题的最终方案将在9月前作出。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俄罗斯国内各种利益集团争斗,并对政府决策产生一些影响,因此令俄罗斯政府在远东石油管道建设上摇摆不定。
[背景资料]
远东石油管道之争
今年3月,俄罗斯公布输油管线折衷方案:俄罗斯西伯利亚安加尔斯克到中国大庆的安大线总长2400公里,800公里在中国境内,中俄双方各自负责本国境内的管道建设,预计耗资20亿美元。原定今年年底动工,两年建成。另一条输往日本的纳霍德卡路线管道总长近4000公里,耗资50亿美元,原定最早要到2005年以后修建,8年建成。
由于安大线距离短,建设费较低,今年5月,中俄签署协议,优先修建安大线。此外,今年初,俄罗斯有专家分析指出,纳霍德卡管线建成后虽可打开日本市场,但每年的输油量至少要维持在5000万吨才可抵上建设成本,否则就是赔本生意。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石油生产能力很可能达不到这一水平,这意味着,安大线建成后,纳霍德卡管线的修建可能会长久推迟。因此,两条管线中先修的一条势必享有更多益处。现在,面对日本愿意支付修建纳霍德卡管线50亿美元费用。俄罗斯态度再次出现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