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银行如期投入A股买单 QFII第一单试水

2010-08-26 15:42:25    来源:国际金融报

  7月9日上午10时15分,瑞士银行通过申银万国QFII业务专用席位投下第一笔买单,目标指向宝钢股份、上港集箱、外运发展和中兴通讯。上午10时18分,瑞银第一笔A股交易完成。市场期待已久的QFII业务进入了实质性的操作阶段。

  但市场并没有多大积极响应,股指逐级下跌。中选的四支股票走势略强于大盘。基金经理和券商研究人员对QFII第一单持谨慎态度,普遍认为“试水的可能性很大”。

  第一单捆住了“手脚”

  “QFII第一单就是入乡随俗,所有品种都能猜到,一个意外都没有。”上海一个基金经理认为。他认为QFII现在买股票最多只能算是布局,真正的大规模投资远没有展开。

  “从投资的角度讲,建仓是个长期过程,第一天意义不大。相反由于市场的“羊群效应”,QFII第一单可能会刻意回避未来的重点投资对象。”

  另一位基金经理则认为,第一单的具体操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QFII是否带来了新理念。QFII在台湾就挖掘了身具本土概念和外向型概念的台积电,QFII能否为股市带来新的理念,与前期基金引导的“价值投资”相区别,对后市非常关键。

  “但从现在情况看,这个迹象并不明显。可能是因为第一单太引人注目,捆住了境外机构的手脚。”

  国泰君安研究所伍永刚博士认为,从QFII投资的四支股票来看,中兴通讯属于科技股,宝钢、上港集箱是具备行业龙头地位的绩优股、有稳定的投资回报,而外运发展在自己的行业同样有一定垄断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外资的喜好。“当然同样的投资,背后的理由未必相同。所以,QFII投资的真正意图还有待了解。”

  “但QFII在现在这个点位入市,不能排除是境外机构对大盘持积极看法的体现。当然,也有可能存在其他原因。”伍永刚表示。

  未来动向更值得关注

  而更多的机构则关注QFII未来的动向。一位投资经理断言,QFII真正的动作要在一个季度、半年后的信息披露中才会体现出来,

  他提醒对于QFII的表现要有长远眼光,“QFII在刚进入台湾两、三年都是亏损的,几年以后,投资成绩才逐步显现。所以,即使捕捉到了QFII的投资方向,是否就能引导市场的理念也值得怀疑。”

  北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闻岳春认为,市场更应关注QFII未来的投资取向,而不是短期的操作方法。

  闻岳春表示,根据他们和香港群益证券的联合研究,QFII可能存在市场未察觉到的另类投资动机。毕竟,相对其他股市而言,沪深股市的部分股票并没有投资价值,而剩下的主要是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品种。

  闻岳春认为这些另类投资机会主要存在于两类股票。首先是,连续亏损两年、面临暂停上市风险的股票。因为这样的股票进入门槛低,外方可以通过场外投资轻易获得控股权(场外投资),并置换入优良资产。

  此外,场内一些股票存在因为指数化投资“被动购买”的可能。“国内的部分股票未来被列入新兴市场指数的可能很大,一些投资这类指数的机构,可能会投资此类股票。”

  QFII代理商申银万国人士则认为,QFII第一单落定后,境外投资者从此将与境内投资者在A股和债券市场上共展身手,投资机构、投资理念和赢利模式都将产生深刻变化,中国证券市场朝着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迈出了新的一步。(周宏)

  解读QFII第一单

  市场期盼已久的QFII第一单昨日终于落定,瑞士银行表示,首次以QFII身份,买入四家沪深A股公司股票,包括上港集箱、外运发展、中兴通讯及宝钢股份。那么,QFII第一单究竟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影响呢?

  QFII第一单未出市场意料之外

  随着QFII制度的实施,市场就开始了QFII的"哥德巴赫猜想",就行业而言,有港口、交通、通讯、钢铁、石化等行业;就个股而言,有长安汽车、一汽轿车、中兴通讯、宝钢股份、扬子石化、上港集箱、招商银行等。而且市场还用了排除法,即带H股的A股不买、涨幅过大的不买、行业景气不明朗的不买等。

  而从QFII第一单来看,四只个股并没有超出市场对行业的猜想范围。只不过,外运发展有点出乎市场预料,因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已发行H股,而且价格奇高无比,达到20元这样的高寒区。但也符合海外资金的投资思路,因为海外资金关注的是产品市场前景与相对的市场市盈率,对于价格倒不是太关心的。所以,我们用国内的投资思路猜测海外资金的投资行为的确有些难度。不过,除了外运发展外,其余个股均落入我们的猜想之中,已是很不容易了。

  四只个股谁最得宠爱

  由于现在资讯的发达,瑞士银行买入四只个股的消息早在昨日下午就已公布,从而使得投资者能够在第一时间享受海外资金的研究成果。也正因为如此,让我们可以推测QFII第一单的四只个股中,谁最为瑞士银行所青睐。

  因为这一消息是在午市后才透露出来的,所以,四只个股在上午的股价异动尤其是放量行为方才可以作为QFII下单的依据。

  从上述四只个股的分时走势图来看,上港集箱是上午就有过集中的放量行为,尤其是11:00至11:30之间,该股突然持续放出数百手的交投,股价也迅速由绿变红,穿越了均价线。而反观其他三只个股,外运发展全日交投平淡,看来,瑞士银行仅仅是象征性地买了数百手的外运发展。而宝钢股份与中兴通讯则是在尾盘放量涨升的,更多地被市场认为是短线资金的跟风所为。所以,QFII第一单重仓的个股有可能是上港集箱,其余依次是中兴通讯、宝钢股份与外运发展。

  从四只个股的特征推断未来的市场热点

  从昨日盘面来看,QFII的投资思路也就清晰起来。上港集箱是QFII第一单的重仓股,而选择该股有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地处长江三角洲,背靠的是经济实力庞大无比的上海区域经济,而上海区域经济目前无疑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之一;二是上港集箱是典型的港口运输股,而且还是集装箱运输股,集装箱业务又是运输行业最具有增长性潜力的细分行业。如此的两个特征就赋予了QFII投资的这样一个特征,即强调那些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共振行业个股。外运发展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因为外运发展也是一只运输股,只不过是以物流业为主的运输股。

  而宝钢股份与中兴通讯的特征则分别代表了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两个方向:一是在传统产业中突围,二是世界制造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前者的代表是宝钢股份,该公司经过数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钢铁行业的龙头企业,已占据着汽车用钢板的50%的市场份额,而汽车用钢板无疑是钢铁行业中最为前沿的细分行业。可以讲宝钢股份是传统产业中突围的标兵,难怪QFII第一单选择了它。后者的代表是中兴通讯,该公司的特点有两个:一是能够适应市场推出新产品,小灵通为该公司在去年四季度的利润贡献度颇大就是最好的说明;二是能够适应世界制造产业向中国转移的趋势,目前正在大力打造通讯设备制造基地,以图能在国际竞争中胜出,一度的H股发行就是最好的例子。

  由此我们得出未来市场的两个热点:一是以上港集箱与外运发展为代表的港口运输概念股,尤其是珠三角、长三角以及环渤海经济带的港口股,营口港、ST锦州港、深赤湾、盐田港均有望成为后续的QFII下单的股票;二是以生益科技、长城电脑、中兴通讯等为代表的有望成为行业内的全球制造中心的个股。此类个股正在通过拓展国际市场以求得更大的市场份额,从而达到利润的高速增长,此类个股也将引领科技股走向一个新的高点。

  值得注意的是,QFII在投资思路上与国内基金有着一定的共同之处,这一方面说明了我们不能妄自菲薄,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只要是好股票,QFII也会抬轿的,这与市场当初的推测有点背离。由此也说明了当前市场的一些基金重仓股甚至是一些涨幅过高的个股,只要符合产业发展趋势,仍然会得到海外资金的青睐,包括一些轿车股,问题是此类轿车股能否在进口车包围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汽车中国造的概念股。

  本版作者声明:在本机构、本人所知情的范围内,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上的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的证券没有利害关系。

  本版文章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文责自负。读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