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信息联播》特稿:燃料油期货有望率先推出
2010-08-26 15:44:47 来源:经济信息联播
有资料显示,国际原油价格每上涨1美元,我国进口原油每桶要多支出5美元。近期,国内关于建立石油期货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专家指出,建立石油期货市场,将使国内油市的定价机制更加合理,油价也可以避免大的波动。目前,上海、大连两地正在争取兴建石油期货市场。中国证监会有关人士也透露,在各种石油期货品种中,燃料油期货有望率先推出。
经济信息联播记者马黎明:"我手里拿的是今年1到7月份新加坡燃料油市场的价格变化图,
我看到它的波动幅度每吨高达60美元。"前不久美伊战争期间,进口的燃料油达到2300多元一吨,我国华南地区以燃料油为原料的发电厂所能承受的上限是每吨1600元,为了保证发电,一些电厂只能亏损运行。据不完全统计,这几年因国际油价波动给国内企业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不下数十亿元。
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副总经理张兆玮:"遗憾的是我们这些(燃料油)套期保值业务只能到境外市场去做,因为国内没有这个条件(市场)。"
据统计,我国是亚洲最大的燃料油消费国,一年大约消耗燃料油3600多万吨,其中一半依赖于进口。目前,国内有进出口权的企业达65家,经营燃料油的企业有上千家,燃料油的用户企业就更多。2001年10月国家放开了燃料油价格,并将于明年完全取消燃料油进口配额,燃料油期货的市场要素基本具备。
有专家认为,燃料油3600万吨的市场盘子只是我国两亿三千万吨石油大市场的零头,做期货搞试点风险不大。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副总裁李辉说:"从期货品种方面来说,我认为可以先从燃料油开始,因为(它的)流通和价格基本是市场调节的,市场规模比较适度。"
沪连两交易所备战石油期货
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有关恢复石油期货的方案已经上报到国务院,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在加紧筹备开设石油期货。
记者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看到,石油期货是他们目前新品种开发的重中之重,现在已经完成了其中一个品种--燃料油期货的合约及交易规则的设计,并完善了风险控制系统和相应的监管制度。
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胡政:"在燃料油期货这个品种上,我们可以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胡政说,他们计划以开设燃料油期货起步,然后逐步发展一些像汽油、柴油和原油这样大宗的石油期货品种。远在东北的大连商品交易所也正马不停蹄地准备着石油期货的上市工作。但由于起步比上海晚,所以他们避开上海的燃料油强项,他们的卖点是东北和环渤海地区生产的原油占全国的70%,另外俄罗斯到大庆的输油管道即将铺设。
大连商品交易所研发中心高级总监朱丽红说:"依据大连北方的优势,我们主要做的是原油期货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大连商品交易所有关人士表示,虽然他们的卖点是原油期货,但对燃料油和成品油的研究和开发也在同步进行,所以当国家批准可以上其他品种时,他们都会积极争取。
目前有关部门对推出石油期货持积极态度,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汪建熙曾表示,中国证监会将尽快成立新品种上市审核委员会,为石油期货等新品种的推出提供制度保障。 争开石油期货 沪连政府角力 记者采访发现,在沪连两交易所争办石油期货的背后,两地的政府部门也在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个月前,上海市政府向国务院递交了一份"申请在上海期货交易所新增燃料油期货"的报告。虽然,有关这份报告的详细内容还不为外界所知,但中国石油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等有关企业表示,他们正在与上海市合作建设石油现货交易市场,这将为即将开设的石油期货交易提供便利。
在大连,推动石油期货上市已经成为这座城市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重要一步棋,记者在大连海港看到,一个可以停靠30万吨级油轮的原油码头正在建设中,加上原有的老码头,每年这里将有3000万吨以上的原油吞吐量。大连市市长夏德仁:"大连目前已经成为中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石油集散地,最近国家计委(发改委)又确定大连作为一个原油储备基地,大约是300立方米的原油储备基地,这样看来大连肯定会成为中国最大的原油储备和交易的中心。我们现在不遗余力地推动这项事情的开展。"夏德仁告诉记者,大连为支持大连商品交易所的业务扩张,已经对其所在的商务中心区进行了重新规划,专门辟出两平方公里的地皮,建设以期货为主的金融区,以吸引全国更多的期货经纪公司加盟,做大当地的期货业。
石油期货市场何时建立众说纷纭
记者在调查时发现,尽管大多数专家认为,石油期货市场对于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有利,但在什么时候建立的问题上分歧较大。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常清认为,我们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正在和国际市场融为一体,建立石油期货市场应该进入倒计时。常说:"我们的石油期货上的越早越主动,越早对我们的生产、流通、消费者越好。"
石油行业的一位专家此前发表文章认为:我国石油市场还是一个有限开放、竞争不充分的市场,总体上还不具备设立石油期货的市场条件。目前我国原油生产商主要是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家,前两家都是自己开采石油自己提炼成汽油、柴油等油品,另外,中石化还从中石油和中海油以及国外购买原油加工。国家规定,汽油、柴油的批发由中石油和中石化专营,零售也基本被这两家垄断。汽油、柴油等主要石油产品的定价权在国家,由发改委根据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三地的月平均价格来确定石油的中准价,我国的石油市场并没有真正市场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陈淮:"(石油期货市场)我们一定要在条件具备之后才能建,我们一定要为维护经济安全而建,当前,我们主要不是为开辟投资渠道而建。"有的专家认为:目前国内石油市场的格局是,政府和大型国企为主导,想通过建立石油期货市场主观上调控国内油价是行不通的,同时,脱离国际石油市场,建立国内特殊的石油价格体系也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还有的专家建议中、日、韩三国共同建立一个区域性的石油期货市场。
期货:石油企业心态不一
建立石油期货市场,除了要有交易所和买家之外,最主要的就是要有石油企业的参与。在这方面,专门从事石油贸易的企业积极性很高,而我国石油三巨头中的中石油、中海油的态度却比较微妙。
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和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是我国石油贸易领域的两家大公司,在国内燃料油进口等方面有举足轻重中的地位。中国船舶燃料供应总公司副总经理张兆玮说:"强烈要求,国家尽快的在我们的期货市场上,开设燃料油期货,抵御国际上油价剧烈波动给这些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
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副总裁李辉:"尽快的建立石油期货市场,从而为建立中国的世界性的石油计价体系,创造一些有利条件。"我国三大石油巨头中的中石油、中海油在这方面的态度显的比较谨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总经理马富才:"对于期货这一块我们不把它看的很重,将来我本身的一些贸易企业可能会利用(期货)这样一个手段。"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卫留成说:"这个事情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也是个风险很大的事情,所以我对这件事情是保持一种谨慎的支持态度。"
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2004年我国要放开成品油零售市场,2006年放开成品油批发市场,到时侯外国石油公司和石油产品的大举进入,预计将有5000亿到10000亿元市值的石油产品在市场流通,支撑这个盘子期货交易市场将是重要力量,这是我们要共同面对的事实。
新闻背景:10年前石油期货交易的一次尝试
有关方面今天表示,10年前,我国在上海成功开办石油期货交易的经验,对于当前重建石油期货市场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无锡一个证券公司--国联证券在上海的一个营业部,在10年前这里曾是我国最大的石油交易所--上海石油交易所的交易大厅。1993年初,原上海石油交易所成功推出了石油期货交易,随后,原华南商品期货交易所、北京石油交易所等相继推出石油期货合约。当时国家对于石油的政策是,给予炼油企业9%的自销权,在原油企业完成计划任务之外,也可自行定价。因此大约每年约有2000万吨原油和1000万吨成品油采取市场化定价。
原上海石油交易所交割部经理楮?海说:"当时主要是原油、就是大庆原油、90号汽油、0号柴油还有燃料油以及液化气等等一些产品,应该说当时石油期货交易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在世界上已经引起了重视,有可能成为亚太地区的一个交易中心。"在一年多的交易时间里,上海石油交易所的总交易量达2500万吨,占当时全国石油期货市场份额的70%以上,一度成为继伦敦、纽约之后,世界第三大石油交易所。1995年我国对石油实行"统一价格、统一配置、统一流向"的政策后,上海石油交易所关闭。但有关人士指出,10年前我国在上海成功开办石油期货的经验,对于当前恢复石油期货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