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让台湾的经济付出代价

2010-08-26 21:14:44    来源:香港商报


 
2003年7月25日 07:30
 
  政治第一经济第二
  几年来一直都在“挑战”北京的陈水扁在准备进行连任竞选时,其竞选纲领不会有所改变———政治第一,经济第二。这是《远东经济评论》在采访陈水扁后得出的结论。为此,陈水扁的政治对手和许多想同中国大陆保持密切联系的台湾商人都认为,以政治为焦点的陈水扁只能让台湾的经济付出代价。
  7月18日在台北,陈水扁为教育博览会开幕剪彩。陈水扁在接受《亚洲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说,他决不可能为直航而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将於31日发行的《远东经济评论》的文章指出,让许多台湾公司感到不幸的是,自2000年陈水扁当选台湾“总统”以来,台北和北京就未能在如何改善经济关系方面找到一个共同点。在陈水扁的任期仅差八个月就要结束时,他的连任竞选似乎充满了激烈的争论,他对北京的立场似乎更加强硬。
  无视台商利益
  陈水扁在接受《远东经济评论》采访时,对那些要求尽快在海峡两岸进行直航的呼吁并未给予重视,而这个呼吁正是投资大陆的台湾公司最大的一个愿望,他们认为台湾政客应该着眼於大陆给予台湾的这个时机,而不是去冒险。但阿扁表示:“目前,两边的接触实际上已非常接近,至於一些台商或政治家或个人的福祉,绝对必须排在全台湾的福祉之后。”
  可这些却不是绝大多数台湾商人所想听到的。《远东经济评论》认为,陈水扁对大陆的挑衅,只不过是其任期内的一个最明显的组成部分,而许多台湾商人则感觉到,陈水扁是在以经济为代价来把政治原则置於最前?。陈水扁的政治对手、台湾国民党主席连战指出,在过去三年时间内,台湾已被那种所谓的大选政策给击碎,“一句话,政治占主导地位,而不是经济”。
  令台经济每况愈下
  不管怎么说,台湾目前的经济情况却是有目共睹的:2002年的岛内投资总额比2000年下降了百分之二十五,约为488亿美元,尽管政府认为2003年会增加百分之六;岛外投资去年下降了33亿美元,不到2000年76亿美元的一半,也是1996年以来最低的一年。尽管这些数据可能被归结於全球范围内的经济不景气,但批评者认为陈水扁政府也应该遭到指责。
  美国商会执行长魏理庭指出,陈水扁政府在改善商业环境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其中包括实行财政改革和消除保护主义。而美国商会的一些成员已开始减少在台湾的业务,抱怨猖獗的盗版问题以及政府在雇用方面的干涉。魏理庭说:“这个地方在经济上出现灾难性的急剧下滑”,“他们没有经济领导能力,过去三年来一直没有”。
  台湾国民党副主席、今年五月被陈水扁任命为高级经济顾问的萧万长,曾於上个月向陈水扁递交了一份报告,列举了几个关键性的经济建议,均同大陆方面有关,其中包括尽快与大陆进行直航。萧万长表示,“时间已不在我们这边”,由於当初的政治斗争,“过去三年,我们已经失去了许多机会”,“这也是我对此担心的原因”。
  但陈水扁强调,海峡两岸缓慢的进程并不完全取决於台湾政府。他在接受《远东经济评论》采访时说:“这不是台湾问题,而是另一边的问题。”陈水扁还表示,他愿意就直航问题进行谈判,但北京必须首先放弃那个他根本没指望会改变的“一个中国”这个前提。
  《远东经济评论》的文章指出,就商业而言,台湾无论如何都需要找到一条与大陆进行交易的出路。但在这个问题上,陈水扁显而易见地与那些执行长们有着不同的见解,他似乎在轻视与大陆直航的渴望,“香港已经与北京直航了,中国其它省份也是这样,但最后又出现了什么结果?他们的失业率比五月份上涨了百分之二,已达到百分之八点三。”所以,陈水扁认为,香港是台湾最好的直通“榜样”。
  作者:编辑: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