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次对食品药品市场进行全面整顿清理
2010-08-26 21:15:09 来源:央视国际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农业部、商务部、卫生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和海关总署近日将联手对我国食品药品市场进行全面的整顿清理。
重点检查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粮、肉、蔬菜、水果和药品、中药材、医疗器械的质量,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违法犯罪活动,提高食品药品重点品种的安全质量合格率,遏制无证照生产、加工、经营食品的行为。
此外,还将继续严厉查处无证生产经营药品、医疗器械的行为,开展中药材专业市场的专项整治活动,净化药品、医疗器械市场。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目前我国食品行业情况
近年来,国家质检总局和各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我国食品行业进行了全面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食品质量安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国家质检总局的调查结果表明,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和销售的食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为82.8%,大型企业比中小型企业的抽样合格率高10个百分点。
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假冒伪劣食品屡禁不止,食品污染问题严重,食品新技术带来新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食品标识滥用问题日益突出。
从食品生产企业来看,绝大多数生产企业规模小,不具备生产合格产品的工艺、设备和条件,相当数量的企业不具备产品检验能力。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生产米、面、油、酱油、醋等五类产品的六万多家企业中,10人以下的家庭作坊式企业或生产厂点将近80%,64%的企业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的基本生产条件,超过80%的企业不具备食品检验能力。同时,部分企业管理混乱、违法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等现象也十分突出。
我国在2006年前对所有食品实行市场准入制
国家质检总局表示,我国将在今后三年时间里,对所有的食品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首批被列为实行市场准入制度范围的食品为米、面、油、酱油、醋等五种产品。从明年1月1日起,没有通过检验的这五类产品将不得在市场上销售。
据统计,我国米、面、油、酱油、醋等五类产品的生产企业共有60085家,2001年的平均抽样合格率不到60%。业内人士估计,到今年年底,只有三分之一的企业能通过检验,取得市场准入资格。到明年年底,肉制品、奶制品、调味品、茶叶、饮料、罐头、方便食品、速冻食品、冷冻饮品、膨化食品等十类产品也将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据了解,从去年5月份开始我国就对米、面、油、酱油、醋等五类食品试行市场准入制度。
按照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到2006年底,我国所有食品必须取得市场准入证后才能在市场上销售。
国家质检总局今公布食品生产加工监管办法
国家质检总局今天上午公布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监督管理办法》规定,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加工的企业,必须按照国家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具备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必备的生产条件,按规定获取食品生产许可证后才能进行生产。企业所生产加工的食品必须经检验合格并贴上准入标志后,才能出厂销售。
同时,该办法对技术监督部门的审查时间、企业的送检时间都做了明确的规定。对已经获得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颁发的出口食品卫生注册证、登记证的企业,在申请食品生产许可证时,不用再进行厂房、工艺设备等必备条件进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