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外贸法推动信用体系建设

2004-07-20 11:12:17    

   据悉,商务部将从今年起在全国商务领域内深入开展“诚信兴商”活动,从增强商贸行业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入手,推进商务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而开展“诚信兴商”活动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通过组织研讨班、培训班,理论学习和案例引导等多种形式开展对企业的培训教育工作,使企业真正成为诚信兴商的主体。据了解,参加第一批培训的企业共117家。
  对外企协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信用培训只在外贸企业进展开,其成功经验将来也可向内贸企业复制和借鉴。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003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8512.1亿美元,增长37.1%,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以及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逐步放开,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国际商品交换和国际竞争中。但我国外贸企业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尤其是信用缺失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低价竞销、合同欺诈、逃废债务、偷税漏税、走私骗汇、虚假报表、地方保护等失信行为,对市场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面对如此严重的事实,对外贸易信用体系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商务部对外贸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问题格外重视,由此而来的对外贸企业的信用培训也拉开了帷幕。
新外贸法推动信用体系建设
  外贸法的修改草案将在今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外贸法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外贸经营权向所有的企业组织和个人都放开。曾参与新外贸法起草的商务部条法司巡视员李玲在谈到信用在市场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时表示: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整个经济活动都被各种信用关系所联系,一切经济表现活动都深刻地体现着信用的内涵。可以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是契约经济,也是信用经济。随着经济发展必然导致的社会分工的越加细化,以及与之相伴而生的交换活动的日益频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加强,市场对企业信用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如今,各种形式的商业信誉、消费信誉、质量信誉、服务信誉、广告信誉以及合同信誉成为企业经营和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市场健康运转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李玲同时也表示,由于中国法制条件不完善,市场经济过渡转型还处于不完善之中。许多产品存在着质量低劣、假冒伪劣,企业之间拖欠货款这种现象大量发生,市场信誉的缺失严重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我国现今已加入世贸组织的情况下,这种信用缺失已经日益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挑战。
  李玲强调,随着外贸经营权的放开,也就意味着信用体系建设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更为突出。
  她表示,中国企业目前最重要的还不只是走出去,树立“中国制造”的国际市场氛围。中国信用也是开拓国际市场最有价值的核心组成部分。诚信兴商是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关键环节。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诚信建设征信管理的任务和目标也越来越突出了。
  据了解,外贸法中关于诚信的相关条款已经反映出诚信体系建设对于外贸发展的重要作用。虽然相关规定还比较原则,但是这种原则性规定对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因此,新外贸法实施,将是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契机。
  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专家周世俭指出,企业的信用建设,关系到中国市场经济的完善。要想别国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企业的信用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中国首度信用培训开讲
    但无论是自己的信用管理还是考察合作方的资信情况,这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命题。因此,在整个外贸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信用管理培训成了必然的要求。
  商务部对外企业协会会长张晓利告诉记者,企业是信用体系建设的主体。
  据了解,参加第一批培训的企业共117家,是从建立信用档案的企业中荣获“商务信用A”称号的上千家企业中挑选出来的,邀请了中投信用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家骐、香港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萧伟强、国商国际咨信评估有限公司副总裁万芳以及质检总局中国标准化协会原主任刘建生进行授课。这可以看做是中国企业信用培训的开始。
  据介绍,信用培训采取授课与案例分析,授课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就跨国经营与信用管理、财务与信用体系的关系、中国出口名牌战略、国际融资与信用管理、中国对外贸易企业信用评级过程等问题进行讲座。目的在于促进广大对外贸易企业树立起诚信经营的意识,建立企业信用文化,掌握专业的信用管理知识,建立起科学完善的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制度,从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中国经营报>作者:姜蓉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