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本搭知识产业化快车已刻不容缓
2004-05-21 11:09:18
在科技成果和知识产业化的大车间中,金融资本和风险投资究竟起多大的作用,金融资本该不该搭上知识产业化的快车?
一、中关村在国内首开知识产权与金融领域合作之先河
日前,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分别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北京分行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签署《中关村知银合作框架协议》和《中关村知保合作框架协议》,在全国范围内知识产权领域、金融领域、保险领域采取携手合作,中关村在国内是首开先河,而且据银行界人士讲,在国内这个极度缺乏信用和诚信读的环境下,实物担保贷款往往都风险极大,若银行给知识产权实施抵押进行贷款,可见商业银行创新决心令人刮目相看。
对此银行家和金融资本没有透露具体的支持力度,外界有人评价说,中关村这一举动形式大于内容,是学习国外经验进行国内尝试。因为这是我们国内科技成果和知识项目,意识到金融资本的后劲才作出的举动。
二、金融资本才是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源动力"
"知银合作"开创了我国知识产权创业融资机制与模式,为促进知识产权商品化、资本化、产业化,推动我国知识产权金融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社会产业化的经验不止一次的告诉我们,金融资本才是核动力。近期花旗银行密谋抢滩我国的知识产业,给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敲响了警钟,仅仅依靠传统的存、贷款业务远远不能适应现代金融事业创新、发展。
在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项目创新的过程当中,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历来都是风险投资或者天使投资在推动,大家都知道美国的硅谷是全球高科技的代名词和风险投资的天堂,但在产业化的过程当中往往是金融资本在默默的推动,银行提供贷款、股市提供大规模融资,最终使微软、雅虎、因特尔成为全球顶天立地的企业,若仅仅依靠风险投资,比尔盖次或许还不如张瑞敏。因此金融资本的力量功不可没。风险资本往往在成功之后,就要全身而退,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产业化的决策取向。在这个时候只有让金融资本接过天使的接力棒,才能让知识产业和科技成果跑的更远。
三、搭知识产业化快车也将为银行业金融创新找到新契机
发达的金融、证券市场通过IPO为风险企业提供了融资机会,也给风险投资公司提供回报,风险投资公司用这种方式可以将风险企业的各项投入转化为现金流,全身而退后让金融资本提供更大的支持力度。这就要求必须要大力推动证券市场的发展,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建立主要为高科技企业服务的二板市场,为风险投资的退出提供保障,这是推动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必要选择。但NASDAQ和香港创业板市场也告诉我们,创立二板市场的风险确实非常大,风险控制要求也较高,因此,建立严密而科学的监管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是二板市场健康有序运行的关键,在监管主体、信息披露、公司治理、投资者资格等方面严加管理。
因此我国深交所已经开设的中小企业板,将严格参照NASDAQ市场的设计,在各个地方搞试点,如北京、上海、西安等城市开设地方性柜台交易市场,然后再用联网的形式统一成一个全国性网络,并规范上市和交易程序,建立一个OTC柜台交易系统,以满足我国更多新兴企业的上市要求,也同样给知识产业化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融资服务平台。
在知识进入产业和风险投资进入科技项目之后实施IPO、开设创业板,都是给知识产业化营造环境,而银行资金的介入才是这一成果产业化的源动力。
知识成果和科技成果由风险投资将鸡蛋孵化成小鸡后,为其提供成长期的融资、贷款,不但可以取得稳定、巨大的收益回报,也可以大大改善传统银行业的业务布局,为银行业金融创新找到了契机。
结束语:我国银行资本及时搭知识产业化快车已刻不容缓。知识产权作为知识经济的核心,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是大家关注更多的是知识产权产出和保护,忽略了知识产权的转移和利用,而且将金融资本推动的产业化高附价值成果丢到了一边,但恰恰后者才是知识产权实现产业化的核心所在,知识产权只有应用到社会生产中,才能够造福人类、体现价值。实现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产业化,真正能够转化为社会大生产中的第一生产力,需要诸多因素和服务体系的支撑,知识产权引入金融机制是其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我国银行、金融业资本及时搭上知识产业化的快车,已经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