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铝行业上演两出戏:国企一股独大,民企望洋兴叹!
2004-10-22 16:50:32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市场调节双重影响下,电解铝行业盲目发展、投资过热的势头初步得到扼制。电解铝行业新开工项目已经寥寥无几,在建部分项目也纷纷停建或缓建。但随着最近一座年产100万吨氧化铝工程10月16日在山西省原平市横空出世,打破了好不容易静下来的电解铝行业,国企一股独大,民企望洋兴叹……
山西鲁能晋北铝业年产 100万吨氧化铝项目横空出世
一座年产100万吨氧化铝工程,10月16日在山西省原平市横空出世。开工奠基仪式热烈隆重,许多媒体都予以报道。该工程由山西鲁能晋北铝业有限公司兴建。而山西鲁能晋北铝业有限公司,则是山东鲁能与山西地方政府的合资公司。鲁能晋北煤电铝基地作为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的龙头项目,规划建设年产360万吨铝土矿、200万吨氧化铝,配套建设电厂、煤矿、电解铝、铝型材加工为一体的煤电铝大型产业基地。其中氧化铝年产100万吨项目,计划于2006年年底达标投产。
鲁能集团作为全国知名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以一二次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及工程建设为核心产业,在2002年发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居第45位。鲁能集团按照煤、电、冶、化一体化开发的思路,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在山西规划建设晋北煤电铝基地、晋东南煤电化基地、河曲煤电基地等三个大型综合产业基地。除晋北煤电铝基地外,鲁能集团投资建设的河曲煤电基地作为国家“西电东送”重点工程,一期2台60万千瓦机组将分别于今年年底和2005年3月正式投产发电,配套上榆泉煤矿将于2005年年初投产出煤。
包头稀铝建设规模一改再改
而在今年5月,同样也是一座年产100万吨氧化铝工程,民营企业东方希望压缩了包头稀铝的建设规模,由原计划在2002年-2008年期间分四期建设运营100万吨电解铝,改为先建设一期和二期共50万吨,根据市场反应情况再决定后两期的建设。而目前最新的消息是,二期工程也暂缓上马。看来同样是氧化铝工程遭遇的命运确是不同的,眼睁睁看着同样的氧化铝项目不能被批复,只有望洋兴叹了!鲁能晋北煤电铝项目与包头稀铝相比,有什么不同?
电解铝投资热正在迅速降温,调控政策已经初见成效
温家宝总理指出:“加强宏观调控的决心不能动摇,力度不能减弱,工作不能松懈。”纵观对电解铝行业实施宏观调控的全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保护了优势企业,遏制了盲目发展,淘汰了落后生产力,这给一些规模大、资源优势明显、又处于消费区域的大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对防止电解铝的投资过热、重复建设以及避免引发新的金融风险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但一些规模小、缺乏资源优势的中小型铝企业却深深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步入实质性的经营困境。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电解铝产量为316万吨,增长幅度同比降低了14个百分点。截至2004年6月底,已经有237万吨计划建设产能停止或推迟建设。其中有147万吨的计划建设产能被叫停,另有90万吨产能推迟,已建成的120万吨能力推迟投产,部分现有产能停产或半停产,电解铝行业投资过度的势头得到基本控制。今年,全国的电解铝产能约为800万吨,预计将形成近200万吨的闲置能力。这表明,我国的电解铝投资热正在迅速降温,调控政策已经初见成效。
严格审批下催生国内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铝工业项目
山西是我国的矿产资源大省和重要能源基地。鲁能晋北煤电铝项目作为山西省经济结构调整的龙头项目,利用当地丰富的煤铝资源,规划建设年产360万吨铝土矿、200万吨氧化铝,配套建设电厂、煤矿、电解铝、铝型材,成为煤电铝大型产业基地。其中氧化铝年产100万吨项目,计划于2006年年底达标投产。
另外,鲁能晋北煤电铝项目,是在电解铝行业作为宏观调控三大行业之一的背景下进行的。该项目于2004年9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是目前国内一次性建设规模最大的铝工业项目。
铝业集团拼命扩张的背后涌动铝价上扬
未来几年行业的资源整合、产业重组将成为电解铝行业能否健康有序稳健发展的关键。所以电解铝行业在不断压缩同时,垄断电解铝上游资源的国有企业中国铝业集团,趁机扩张地盘,大肆收购兼并。在河南,结合铝矾土资源优势,投巨资上电解铝与加工项目。新安、伊川两地在电解铝年产40万吨的基础上,2003年,再投资数十亿元把年产能扩大到90万吨,在全省首屈一指。一批铝材深加工项目正在上马,其中,中色万基铝箔股份公司年产10万吨铝板带项目年底可竣工投产,万基铝箔股份公司年产1.2万吨铝箔项目、首龙铝业公司1.2万吨高精度铝箔项目2004年建成投产。这些国有铝业集团拼命扩张的另一个重要背景是,在压缩之后电解铝价格大幅反弹。随着国内铝锭消费旺季到来,国内铝市由7月最低价15000元/吨逐渐回升。到9月30日国内铝价已经上扬至17000元/吨。根据市场综合环境的判断,2004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国内铝价可能创出新高,价格会由现在的18000元/吨左右上升至20000元/吨左右。
综合来看,我国对铝材需求较大,去年消耗和生产铝材的比率,分别占全球的18.7%和19.7%。虽然中国的熔炉量大增,但产量没有随之大幅增加,原因是铝原料氧化铝不足。铝原料短缺,令全球铝材产量受限制,预料2004年全球铝材总欠缺量为22.3万吨,2005年则为50.5万吨。虽然产量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增加6%和5%,但由于需求在这两年间会分别上涨7.7%和5.8%,铝材价格应会上升。 文/亚博联合咨询 北京经济观察员 祁兰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