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竟在中日东海油田争夺战中出此“下策”

2004-11-08 11:33:44    

 

种种迹象显示,中日能源争夺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据英国《金融时报》日前透露,日本承认它可能失去俄罗斯在萨哈林岛上开发的巨大天然气储备,称这些天然气可能被转而卖给中国。日本当然不会就此善罢甘休。据日本《产经新闻》10月28日引述一位政府人士的讲话称,如果中方仍不向日方提供开发数据,日方就很有可能在春晓天然气田日方水域附近进行开采调查。这是日本方面首次在正式场合进行相关暗示。从目前的形势看,东海油田之争不仅对中国能源安全关系重大,更是触及到维护中国领土主权的核心问题,它将使钓鱼岛归属问题的解决难上加难。由于日本政府的极端短视行为,中日关系正一步步滑向死角……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中国可望在俄特大油气田项目中击败日本

   据英国《金融时报》消息,日本承认它可能失去俄罗斯在萨哈林岛上开发的巨大天然气储备,称这些天然气可能被转而卖给中国。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表示,能源集团埃克森美孚此前一直在与中国政府进行谈判,内容是经由俄罗斯太平洋海岸修建一条通往中国东北的管道,埃克森美孚始终将中国视为潜在的客户。但这个由日本参股的萨哈林1号项目,已被日本作为最为自然和有保障的市场。萨哈林1号项目拥有23亿桶石油和4850亿立方米天然气储备,该项目的开发费用预计将高达120亿美元,预计在明年投入生产。

  中川昭一同时表示,埃克森美孚在与中国进行谈判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它与日本的谈判已经中止。一名日本政府高级官员补充说:“埃克森美孚已对我们明确表示,它们在与中国进行谈判,但他们同时也在进行营销活动,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在拒绝我们。”有业界分析师表示,俄罗斯萨哈林1号项目的运营商埃克森美孚或许正把可能对中国出售天然气当作一个谈判策略。埃克森美孚与东京电力等日本公用事业部门的谈判已经停滞。

   日本意欲强行开采东海能源,中日能源争夺战愈演愈烈

  日本《产经新闻》10月28日引述一位政府人士的讲话称,在中日两国就东海天然气开发问题进行的局长级磋商中,有关代表曾告知中方,称如果仍不向日方提供开发数据,日方就很有可能在春晓天然气田日方水域附近进行开采调查。据悉,这是日本方面首次在正式场合进行相关暗示。  

  国际观察人士指出,日本方面这一表态很可能不仅仅是一种谈判施压策略,从日本近日舆论种种来看,日本很可能将有所动作。在25日举行的中日局长级磋商结束后不久,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中川昭一就公开表示,“现在的物理勘测主要围绕‘中间线进行’,现已考虑扩大勘测范围。由于受到台风的影响,勘测进度有些迟缓,但我们会认真对待,决不会半途而废。至于今后如何行事,现在还没有决定下来,但可以想象今后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中川还进一步表示,赋予企业开发权一事绝非没有可能。中川的这番讲话透露出的一个信息,即日本在东海油田开发问题上拥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将来随着情况的变化,日本有可能采取一些具体的应对策略。  

  日本则舆论叫嚷以海军为后盾。10月29日,一个名为“开发东海及日本资源”的网站刊登一篇文章称,在东海问题上,日本政府有必要进行试验性开采以及确立新的战略意识。该文呼吁日本政府内部各个职能部门联合起来,重新考量日本的海洋开发战略,并以自民党“海洋权益相关阁僚会议”为核心,从领土领海、海底资源和安全保障三个方面制定综合的战略和政策。

作为具体对策,该文提出:1、抓紧进行试验性开采,对海底资源进行详细调查,拥有自己的数据,同中方进行对等谈判;2、坚持日本专署经济区应以“200海里”原则划界,并研讨制定相关法律,政府内部应形成一个整体全力以赴,同时在野党在东海问题上应给予大力合作;3、整备军事能力,特别要以在东海活动的中国军队为对象完善军事力量。当前的着眼点应是增加在冲绳的战机和舰艇,以中国为假想敌进行训练。从长期的视角看,应该部署巡航导弹和建设轻型航母。当然,还要在台湾问题上向中国施加压力。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中国军力不断增强的现实和其确定的海洋大国战略,日本如果不能保卫东海,就不能进行资源开发。

日方下一步很可能会在东海问题上采取有限度的具体行动

  尽管缺乏足够的法理依据,但近一段时间以来,日本各界从政府、政界、民间人士到媒体在东海资源开发问题上的论调逐渐转强。按照日本人自己的推算,东海海底蕴藏着1000亿桶的石油和2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资源,有人形容如果能够得到这些能源,即使日本国民不纳税,也够日本政府维持近10年的支出。面对如此诱人的海底能源,日本决不会甘心由中国独自开采,必定会想方设法从中阻挠,以便捞取最大实惠。另外,日本担心中国的强势崛起会对其亚洲经济老大的地位构成挑战。这种复杂的心态导致日本在经济发展上依靠中国的同时,又不得不在其它领域予以制衡。它表现在日美强化安保合作、干扰中国能源外交以及在领土问题上“无理搅三分”等诸多方面,而东海划界和资源开发只是日本该项策略的表现之一。在这种大背景下,日本对于东海之争不轻易让步,其用意不仅是对能源的一种渴望,更是对中国顺利发展的一种挚肘。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在日本国内各种势力的鼓噪之下,日方下一步很可能会在东海问题上采取有限度的具体行动。

    日本在中日能源争夺中的极端做法有损其自身战略利益    

  中日关系是复杂和矛盾的,既包括历史问题,又包括现实问题;单纯从传统的国际关系理论出发,很难正确地解释中日关系;只有充分考虑到了国内政治经济与国际政治经济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才能够正确的理解中日关系和展望其未来。

中日关系是非常复杂和矛盾的,传统对于中日关系的分析要么片面强调中日友好、要么对对方保持敌对的态度,这些分析不能够正确的解释中日关系。应该指出的是,自二战以后,日本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强国,但一直未能成为一个政治大国。这种经济实力和政治地位的不对称长期压制着日本的发展,因此日本迫切需要提高其政治地位。对于中国来说,自新中国的成立以来就已经成为一个政治大国,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对东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影响日益深化,让日本人感到存在严重的威胁。当然,尽管中日双方政治经济实力发生一些新的变化,但是双方仍然存在相互依存的一面,所以总的来说中日关系将在摩擦与合作中曲折发展。

从世界经济发展看,全球化和区域化在同步发展,西欧经济圈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两个经济圈的区域化正如火如荼发展。然而,东亚经济圈是一盘散沙。可以想象,无论是日本还是中国,一家与其他两个经济圈单打独斗,结果必然是吃败仗。东亚经济圈要想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日之间有效合作。政治上,中两国基本条件的绝对不对称和发展趋势的相对均衡化的趋向,使两个国家关系处于新的历史转折阶段。中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是一座为政治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总体的经济实力在初步的增强,对东亚的辐射能力越来越强。日本虽然是经济大国,但是在重大的国际问题上还是不具有发生重大作用的能力,但是其政治地位在不断地提高,走向政治大国的步伐明显的加快。日本对大国地位的追求,使得中日关系敏感而复杂。在对待日本关系的问题上,中国政府的态度比较明确,致力寻找和扩大中日两国共同的战略利益的交汇点,促使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综上所述,日本近来对中国的敌视态度,特别是在能源争夺中的极端做法是非常不明智的。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