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的理性与超然有利于拿捏好政府软件采购的分寸

2004-11-29 11:24:35    

近日,微软与以开源为代表的国产软件在政府采购中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而北京市政府软件采购的一举一动更是引起了业界的强烈关注。我们认为,虽然政府采购对于国产软件是否能够崛起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支持还是保护国产软件问题上,政府采购需要拿捏好分寸。支持是要扶植产业的创新,保护却只能保护落后,因此这个分寸上的拿捏将直接影响到国产软件的前途……

 北京市政府软件采购案可谓“一波三折” 

近日,所谓“北京市政府软件采购结果”见诸于有关媒体,微软榜上有名,国产软件“全部出局”。消息传出后引得业界一片哗然。据了解,本次政府采购从8月份就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就是在前不久的一次吹风会上,国内软件企业还得到这样的暗示:本次采购国产软件将占到80%的份额。然而,结果一出,所有的软件企业都目瞪口呆,表示不解。按有关媒体率先披露的消息,在这次采购中,北京市政府与微软采用的是单一谈判方式,双方仅讨论价格问题。微软并未参加公开招标,也就谈不上与国内软件企业进行竞争。

事情显然并未到此结束,随后传出的消息表明,北京政府软件采购一事又有新的变化,但国产办公软件入围已经没有悬念。据天极网11月24日援引参与采购的招标人士披露,入围的三家办公软件厂商北京共创开源公司、金山软件公司、中文两仟公司的合同份额已经基本确定,具体份额将在今天(11月26日)公布。对于这次北京采购国产软件是否只是“象征性的采购”,消息人士也表示,“国产软件份额肯定较远低于微软,这也是比较现实和务实的选择”。面对社会各界对北京市政府“偏向”国外软件的指责,北京市有关部门11月25日做出了公开回应。回应称,采购微软公司一定数量的软件产品,是为了“决定彻底解决使用中微软产品授权不清等问题。这一说法是于11月25日在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首都之窗以文章的形式做出的。对此,国内著名软件厂商中科红旗赵晓亮表示,中科红旗仍将对此结果继续进行质询。他同时呼吁说,希望有关部门认真去考虑国产软件的发展,真正去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并在采购中落实政府采购相关法案。

 科技部人士将“软件采购风波”上纲到拯救国产软件的高度  

在发达国家,政府软件市场大约占一个国家软件内市场的1/3。在我国由于盗版现象比较严重,政府市场所占比例还要大的多。我国软件产业弱小,仅占全球的2.5%(而且大部分是国外软件),急需政府扶持。据保守估计,我国电子政务市场约在2000亿人民币。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采购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于此次北京市政府采购微软产品,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李武强副司长表示极度不理解。李武强认为,北京市政府的行为是严重违反采购法的。在采购法中明确规定,政府采购必须首先选用我国的产品,在我国没有该类产品或是产品不达标的前提下,才允许选用国外产品。本身根本不具备参与政府采购资格的微软,竟然出现在信息产业部的“采购目录”中。在李武强看来,北京市政府的采购意向是全国各地方政府采购的风向标,此举必将引发国产软件企业全线崩溃!李武强表示,科技部会继续积极的与各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在现在这个时刻,必须采取紧急措施,来拯救中国的国产软件!

由此看来,科技部方面已经将这次软件采购风波“上纲”到拯救民族软件产业的高度。为此,李武强副司长发表了一篇声明,呼吁社会各界以实际行动支持国产软件的发展,捍卫《政府采购法》的尊严。李武强在声明中指出,政府采购是国际惯例,各国在政府采购时都是采取只要有就一定要采购本国产品,没有时才能考虑国外产品的政策,而且采购国外产品还有很多限制条件。李武强因此对国产软件在政府采购中所受的“平等优先”待遇表示置疑,认为是对政府采购法的误解。

李武强还在声明中强烈抨击了“国产软件落后说”:“大家可以看看常用的外国产品,BUG成堆,安全性能差,经常受到病毒的攻击,造成文件被破坏、死机或瘫痪,从而造成重大损失。大家是够对此已习以为常?而国产软件出现一点问题就大加指责,一点耐心都没有?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今天的国产软件已今非昔比,性能有极大改进。而电子政务主要是公文流转、网页发布等,对软件的要求几乎是所有行业里最低的,远比普通PC对软件的要求低的多。国产软件不能用的说法是丝毫站不住脚的。”

 国产软件当事一方的“超然”态度令人耳目一新 

    应该说,社会各界关注民族软件产业发展的热情是非常好的,但仅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在此,分析员非常赞赏此次政府采购中作为国产软件当事一方的“超然”态度。在目前政府采购进展还不是很明朗的情况下,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主席陆首群日前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表示,“国产软件”一说是不会成立的,而应该提出“正版化”的说法,这对国有企业、民办企业和合资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都是公平的。陆首群还对有些专家对“本国软件”下的定义(如在本地开发或增值的价值达50%以上)不以为然,并认为这一定义很难为政府所采纳,从而形成国内政府采购的政策。

  陆首群认为,国内Linux或开放的办公套件研发生产的企业应按下列认识和态度来对待今年的政府采购:

  1、如果政府能出台上述扶持政策,那是最好不过的事;

  2、不要迷惘于什么“天津失守”、“北京沦陷”、“生死博弈”等夸大其词的现象上,要积极面向市场,主动出击。对于微软的所谓“政府公关”诸类动作,要看到这是很自然的商业行为;

  3、与国外用户来比,中国很多用户对“多一种选择”,对“Linux的优势”还缺乏认识,要做宣传、培训,要加强普及、服务;

  4、Linux和其相应的办公套件还不甚成熟,不够稳定,使用起来也不是很方便,使一些用户对其应用心有余悸。从根本上说,国内Linux企业要改进技术,做好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来消除影响,增强用户信心;

  5、要看到Linux在全球,尤其在中国的发展与普及已经势不可挡。

 必须拿捏好软件政府采购的分寸 

政府保护和支持国产软件的意图是非常明确的,但究竟是保护还是支持,这个分寸上的拿捏将直接影响到国产软件的前途。支持是要扶植产业的创新,保护却只能保护落后。是支持还是保护国产软件,政府采购需要拿捏好分寸。近日,《软件政府采购实施办法(试行)》草稿终于出炉,官方消息同时称,《软件政府采购管理办法(试行)》已通过财政部、信产部、科技部、发改委四部委的会签,但目前暂时还没有下发。据悉,软件政府采购中争论最激烈的两个问题已解决了一半,国产软件的界定已经明确,但优先采购究竟到何程度尚未明朗。

目前,国内对保护国产软件问题存在两种意见,一是相对保护,二是绝对保护。所谓相对保护就是在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优先购买国内的商品和服务,或者是给国内软件企业一定的价格优惠,如15%或20%;而绝对保护就是只要有相应的本国商品和服务,就必须购买国产的。《政府采购法》采纳的是绝对保护态度,但在实施细则制定中,一些政府部门还是希望掺入相对保护的做法,在对优先采购程度量化的把握上就体现了这样一种希望。

  我国政府保护的产业不在少数,像手机和汽车行业都是重点保护的对象,但结果是汽车被保护成了软骨病,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相反,在家电领域,竞争异常残酷,国内企业反而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关于国产软件,目前人们讨论最多的是政府采购,但在国务院的相关文件里还规定了很多其他支持手段,比如融资渠道支持、金融支持等。相对而言政府采购来得最简单最直接,国产软件企业可以立竿见影地从财务报表上获得“胜利”,不过这种暂时性的产业崛起无异于自我麻痹。因为支持是要扶植产业的创新,保护却只能保护落后。然而,目前如何在政策上支持国产软件的持续发展,如贷款、人才、管理体制等诸多层面,国内关注的人却并不太多,但事实上这才是最根本也是最长久的支持之道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