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停止对华援助反而有利于剔除两国关系中的“杂质”
2004-12-01 11:29:28
善于在中日关系方面“爆料”的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11月28日抵达老挝首都万象参加东盟和中日韩首脑会议时传达了日本即将对中国停止政府开发援助(ODA)的信息。这一消息及随后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的回应一经披露立刻引起了中国民众的注意,登上各大媒体及主要门户网站的头条,在国内各大论坛上也成为最热的话题。左、中、右各路声音是争的不亦乐乎。那么如何看待此次日本首相的表态,日本为什么在中日关系(尤其是民间关系)走入低谷的时候抛出这个想法,它将给未来中日政治、经贸合作埋下什么样的伏笔呢……
日本对华经济援助(ODA)项目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
中日的近现代史告诉我们,日本对华的经济援助项目(ODA-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具有鲜明的历史背景。发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全球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是亚洲战区的主战场,为此中国付出了约3500万生命的代价。然而出于国际发展战略的考虑,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并未盯住日本的战争赔偿不放,而是采取了长远发展的眼光着眼于未来建立与日本的政治和经贸关系。正是这种发展战略为中国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正是中国政府的这种睿智和宽容的态度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包括日本政府的民间的态度转变。而对于日本来讲,它的发展也需要一个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尤其是周边国家对它的态度。为此,日本希望通过ODA方式,与周边国家合作,共同营造一个理想的环境。而作为最大邻国的中国,其对外开放和社会稳定,对日本自身发展大有裨益。事实上,由于中国放弃了对日的战争赔款,所以在援助之初,日本有借此进行感情和经济弥补的成分在里面。除此之外,对华援助也是日本对外战略的需要。
日本的对华ODA事宜是1979年12月日本大平正芳首相访华时,正式向邓小平提出的。第二年4月,双方首次签署了日本向中国提供日元贷款的协议,还款期限是80年。日本对华ODA分为三方面内容,日元贷款是最主要的一项,它属有偿资金援助,资金规模大,需要偿还,但贷款条件相当优厚:利率低,还款期长。譬如2001年日元贷款,年利率仅为0.75%-2.2%,还款期长达30-40年。从1980年到2000年,日本政府共向中国提供了4次日元贷款,平均每5年决定一个批次的贷款总额。据统计,25年来日本共向中国提供资金援助3.3万亿日元,合300亿美元。客观地讲,日本的对华ODA曾经在中国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在80年代,中国有近40%的基建项目来源于日本的ODA的资金。
日本停止对华ODA是迟早的事
俗话说“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这不光说的是受惠方,也包括给予方。而且国家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翻看新中国早期的外交史,我们可以看出这实际也是新中国对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援助史。当年的新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对于亚非拉一些兄弟国家的帮助,就是为了实现中国的全球发展战略。所以才会有“是亚非拉兄弟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历史论断。中国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这种特殊关系也随着中国的发展在逐渐淡化也是不争的历史事实。所以反过来看日本对于中国的ODA项目道理其实是一样的。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通过研究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日本在对中国进行着大量的援助同时也从中国的发展当中获利丰厚的回报。而日本对于中国援助的减少也是与其利益变化有关密切联系的。从经济层面看,由于日本对华经济援助多用于日本企业的对华出口和日本的在华项目,救活了日本许多濒临倒闭、破产的工厂和企业,使日本企业得到了巨大经济利益。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的轿车、电器充斥中国市场,处于垄断地位。正是由于日本对华政府开发援助,才使不少日本企业起死回生,并得以快速发展。从2002年起中国进入了向日本还贷的高峰期。当年,日本贷给中国1212亿日元,中国偿还日本962亿日元;2003年,日本贷给中国967亿日元,中国偿还日本1054亿日元。也就说从2003年起,中国偿还日本的贷款,要远远大于日本贷给中国的数量。而且,随着美元的贬值和日元的升值,中国偿还日本的贷款也越来越值钱。从政治层面看,几十年来日本始终以亚洲老大自居,认为日本是亚洲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是亚洲安全稳定的重要一极。日本近年来国际政治舞台上跃跃欲试,并且极力想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感到:通过政府开发援助、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与世界反恐等,为亚洲和世界做出了贡献,有资格这样做。
而当中国2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在经济和政治竞争领域对于日本产生影响时日本当然会考虑对于中国的制衡问题。当然会出现许多人所讲的将经济问题政治化,而对华ODA就是最好的工具。其实,国家之间,经济政治,政治经济本来就是混合在一起的,根本不存在两条线的问题,一切都是要国家利益为出发点的。所以日本才会从2000年开始逐年减少对于中国ODA的援助资金,并且不时地与中国的军费预算增长过快等非经济话题联系在一起。并且日本国内从首相到各部官员都“以身作责”,利用各种机会意图为中日历史翻案,并不断向中国刁难。比如修改历史书,参拜靖国神社或者以韩国举办奥运会后即从ODA“毕业”来说明中国也应该马上“毕业”。所以,不管怎么说,日本停止对华ODA只是时间的问题。
停止对华ODA会对中日关系产生多大影响?
虽然中国政府的首脑没有对日本要停止对华ODA的表态,不过从外交部的两位高管的表态我们可以看出中央对于日本此举的态度。对于小泉首相28日的言论,陪同温总理访问的外交部副部长武大伟评论说,“事件不会影响中日关系,因为中国现时的经济情况与以前已不同。在中国改革发展时期,日本的借贷援助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中国政府及中国人民心存感激。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重大发展,日本有意见指是否仍需要为中国提供贷款援助,我们就让事情顺其自然吧。”不过有意思的是此言论在国内网站登出后受到不少网民的批评。随后国内各大媒体和网站补登了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于27日回应日本外相町村信孝26日要停止对华ODA援助时比较强硬的讲话:“没有日本援助,中国也行。”他又强调,“中国人民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智慧、决心和自信,建设自己的国家。”
分析员认为,日本停止对华ODA对于中日关系的影响是有的,但是只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毕竟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是相当多的,包括对待台湾问题的看法、地区安全合作及经贸关系等。与这些主旋律来比,对华ODA只能是一个插曲而已。况且从某种角度来看,日本一旦停止对华ODA可以让中日关系更加集中到这几个主要因素上来,可以剔除更多的“杂质”,让双方更加专心,也更容易发现和解决一些关键问题。俗话讲“面子和尊严都是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作为一种国家发展战略,我们在当年适时地利用了日本的对华ODA来发展自己,但是不该也不能把心思花在那些表面的东西上。只有国家强大,利益才会自然而然地跟着过来。这也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