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新格局将直接威胁中国的能源战略安全

2004-12-08 11:36:34    

12月3日至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并与新任印总理辛格签署一系列协议。同时,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3日晚结束了对拉丁美洲的历史性访问,并于当日晚从墨西哥乘飞机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那么俄罗斯和美国分别与印巴首脑会晤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将因此受到什么方面和什么程度的影响呢……

    美国从“亲印疏巴”到“印巴兼顾”的南亚战略

冷战期间,前苏联是印度的战略合作伙伴,而美国是巴基斯坦的主要盟国,前苏联向印度提供大量的先进军事装备,美国向巴基斯坦出售了许多新式武器,印巴也分别在苏美军事支持下对抗了44年。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续与印度保持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美国对巴基斯坦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则因美战略利益的变化而减少甚至中止,美国开始对印度抛出橄榄枝。同时欧洲和日本也开始与印度靠近,东盟也加快了与印度合作。一时间,出现了全世界所有大国或大国集团竞相争夺印度的场面。而巴基斯坦则由于背上了支持过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权和窝藏“基地”组织要犯的罪名而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但“9·11”以后,美国开始重新估量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美国先是压迫巴改变态度,由帮助塔利班变为帮助美国剿灭塔利班,由放任“基地”成员在巴和阿富汗的活动到派大军清剿。巴态度的变化正好适应了美国的反恐战略,因此美开始对巴亲热了起来,一方面允诺免除对巴债务,另一方面授予巴基斯坦美国“非北约主要盟国”的头衔,还承诺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给巴30亿美元的援助,五角大楼甚至讨论向巴出售F-16战机的计划。

与此同时,美国继续给印度以甜头,美国不仅在经济上加大与印度合作的力度,甚至已开始与印度探讨印加入导弹防御计划的构想,目前正在与印度讨论对印军售的问题。美国的目标是利用与印度接近的机会,进一步向美国战略的软肋南亚扩张,进而推进美国在印度洋的总体战略,利用巴基斯坦在穆斯林国家中的威望和反恐的军事能力,彻底摧毁“基地”组织巢穴,剿灭塔利班残余,进而控制从地中海到帕米尔的广袤地带,完全打通美国对中亚能源的战略通道,控制通向中东大油田的海湾要冲。因此美国极力促使印巴谈判,推进克什米尔和平进程,美国已改变了亲印疏巴、亲巴疏印或在印巴之间搞平衡的做法,而是战略上印巴一个都不能少,如果美国的战略成功,那么美国在中东、南亚直到远东的战略对接就会大体形成。

    俄罗斯在修补俄印关系的同时也在“敲打”印度

面对美国的压力,俄罗斯开始重新考虑其印度洋战略,俄罗斯一方面不会轻易放弃印度,因此继续与印度发展战略伙伴关系,首先是军事合作。就在普京总统访问前夕,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急忙到印度打前站,毫不客气地批评印度,不要脚踩两只船,并明确表示,如果印度要加入美国的战略防御体系,那么对俄罗斯就“不配套”,俄罗斯也就没有必要帮助“到底”。

此外,美国在乌克兰和格鲁吉亚挖俄罗斯的墙脚的行动不仅十分明显,而且“卓有成效”,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都快丢光了。如果再让印度“三心二意”,那么俄罗斯在印度洋的影响力就会荡然无存。因此俄罗斯是在修补与印度的关系,同时“敲打”印度,不要以牺牲俄印关系为代价去讨好美国,普京访问印度实际上对印美关系起一种牵制作用。

反观印度,目前已经没有几年前那种世界宠儿的感觉。印度虽然与美国正在进行军售谈判,但雷声大、雨点小,美对印的军事支持是根据美国的战略需要,不是根据印度的战略需求,绝对取代不了俄罗斯对印度的战略后盾的作用。因此,一方面印度对美国暗送秋波,一方面又拼命向俄罗斯“撒娇”,不能让俄罗斯“抛弃”他。

再看巴基斯坦,穆沙拉夫总统此次美国之行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美兑现它所承诺的经济援助,并适当增加反恐军事援助。俄罗斯与印度之间的任何军事协定都将对美国是个刺激,都有可能促使美国对巴军售方面进一步解禁。美国总统布什究竟多大程度能满足穆沙拉夫总统的期望还要取决于俄罗斯与印度此次到底能走多远。

目前在新德里和纽约,一个是俄罗斯印度首脑会晤,一个是美国巴基斯坦首脑会晤,两个会晤恰好是在圣诞节前夜,两个会晤不仅将影响未来南亚的战略格局,也孕育着美俄南亚角逐新的开端。

 能源和军事领域成为此次普京出访的重点

普京访印的主要议程是推动两国的经贸发展,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签署一项能源合作协议。印俄签署了能源合作协议,根据这项协议,印度将在俄罗斯的两个油田共投资30亿美元,其中15亿投到萨哈林三号油田,另15亿投到俄罗斯和哈萨克在里海合资的一个叫作“库尔曼加兹”的油田。这项协议签订后,印度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将迈向一个新高度。印度报界认为,鉴于里海油田开发热还未兴起,印度此时插足这里为时不晚。

此前,印度国营的石油天然气公司就利用海外分公司维德希非常低调地进入萨哈林一号油田,投资了17亿美元,占到该油田股份的两成。如果加上这15亿美元,将意味着印度在萨哈林油田投资总额将累计达到32亿美元。这是迄今为止印度在海外的最大一笔投资,仅此项目就可望今后每年向印度供应250万吨石油。该公司总经理布托拉说,他们在萨哈林近海投资开采的油田和气田将在2005年夏天开始出天然气,2005年底开始出油。

军事领域从来就是印俄之间重要的合作领域。俄罗斯国防部长伊万诺夫2日表示,“印度与俄罗斯的关系已经从买卖关系发展为联合技术开发新项目。”据消息人士透露,此次普京访问印度期间将签署约20亿美元的军售合同,其中包括建议印度购买“通古斯卡”弹炮合一导弹系统和“龙卷风”齐射火箭炮。俄罗斯和印度同意争取达成向印度提供图-22远程航空兵轰炸机的决定,众所周知,这种轰炸机可以携带核武器。但是,俄罗斯不计划向印度出售或者允许其许可证生产“鲨鱼”941型核潜艇,该潜艇可携带战略洲际导弹。

不过,印度很早就关注另一种潜艇——“狗鱼”961型,该潜艇属多功能核潜艇,在它上面可以装备俄印联合研制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由于缺少资金,几年前两艘该型潜艇不得不停止建造。建造者希望使用印度的资金完成上述两艘潜艇的建造工作,然后交付给印度。应该说明一点,印度已经获得俄罗斯核潜艇一年的使用权,以训练自己的海员。

印度将成为中国国家能源战略安全的新“敌人”

印度作为亚洲第二大的发展中国家,近几年同中国一样保持了经济的持续高速成长,能源需求也随之俱增,部分分析师把最近一年油价持续高涨的部分因素,归究是中、印两国所致。但是,目前印度已探明石油储量为16.6亿吨,每年消费1.2亿吨。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长艾亚尔在2日就说,如果印度不能发现新的油田,那么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只能用到2016年。所以,分析员早就注意到,目前,印度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大规模外国油田和天然气田的股权收购行动,以满足其眼前及预期的能源需求,而且在苏丹、俄罗斯和叙利亚等国家都已经达成多项协议。这已经和同样对石油天然气资源需求迫切的中国已经形成正面的竞争,甚至是冲突。比如中东的伊朗、在南美的厄瓜多尔、亚洲的俄罗斯以及非洲的部分国家。此次普京总统对印度访问双方签署的能源合作协议,表明印度已经在俄罗斯“战场”上和中国争夺石油资源的行动中先胜一筹了。

但是,比印度已经先胜一筹更让分析员担心的是,印度和俄罗斯在军事领域的合作正在升级。而这样的升级,在分析员看来对中国是有着长远的战略伤害和现实的利益威胁的。对比俄罗斯在和中国就军事领域中合作以及俄方在中俄能源领域合作上的“拖拖拉拉”和国家信用丧失,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一个现实注意的没落了的超级大国重新崛起的野心,以及它对中国的强烈戒心。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对印度和巴基斯坦可能更多的是从全球反恐战争的需要出发,对这两个南亚大国进行“拉拢”和“腐蚀”;而俄罗斯则是赤裸裸的在贯彻和实行“中国威胁论”,主要想利用印度来牵制中国,而且更希望从印度和中国的鹬蚌相争中渔翁得利。而利用俄罗斯和美国的支持武装起来的印度,将成为中国漫长的边界线上更加不安定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在海洋上,因为中国石油战略安全中的“马六甲海峡”危机的存在,印度日益成长的海军,将成为继美国之后另外一个中国不得不考虑的威胁。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