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调控成效的最大变数似乎在中央高层】

2004-06-10 13:45:52    

记得温总理上任之初说过,大家普遍认为我是一个温和的人,但同时,我又是一个有信念、有主见、敢负责的人。在当前的宏观调控形势下,这句话让人觉得格外有分量。
有媒体表示,温总理4月底推出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后,不少中央官员并未明确表态,而这可能是影响宏观调控成效的最大变量,与之相比,其它因素都容易协调得多。
4月26日中央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依法治国执政,两天后的4月28日,温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有关部门对铁本违规项目的汇报。此后,中央的一些官员并未就事件表态,似乎与以往的情况不同。官方的报道说,政治局常委贾庆林5月中在河南调研时强调,各级干部要加强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但其他官员出席与调控有关的活动时没有做出类似的表态。
5月21日,温总理召开国务院会议,强调中央加强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完全必要和正确的,似乎暗示这一决策受到了质疑或挑战,一些人士可能认为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没有必要或并不正确,温总理才重申坚持调控大方向的决心。会议公报指出,只要全面落实好中央的决策和部署,就一定能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显示出温总理全力为调控辩护。
三天之后的5月24-25日温总理在上海考察,高调表示要坚决落实宏观调控措施。事实上,他在一个月内曾多次高调谈到宏观调控。在上海,特别找来江浙及上海的负责人举行座谈会,语重心长地指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仍没有根本解决,绝不可掉以轻心;各级领导要坚决服从国家宏观调控的大局,继续把中央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做出贡献,明显意有所指。
其实,温家宝早在3月14日就表示,经济的许多深层次矛盾没有根本解决,主要是投资规模过大,能源、运输和重要原材料供求关系紧张,粮食减产,物价上涨的趋势比较明显。经济由过热转为软着陆,对社会的繁荣稳定至关重要。但温总理的一片苦心却遇到了不少阻力,也因此,地方政府成为媒体抨击的对象。Back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