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的概念逐渐崛起】

2004-06-10 13:46:24    

近来,国际社会对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似乎有了新的认知和比较确定的看法,并形成了被称为中国模式的概念。
其实,第三世界国家早就开始重视中国的发展经验;对它们来说,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世界历来主张向输出民主政治模式,这多国家也做了诸多尝试,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不仅民主制度建立不起来,反而导致政治失序、经济落后、民生艰难。
对第三世界国家来说,中国经过20多年改革、迅速崛起的发展经验提供了一个有别于西方民主的发展模式。最近埃及等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已确认了中国模式的概念。
无独有偶,曾被西方世界称颂一时的俄罗斯模式则引起各国的反思,尤其是德国自身。俄总统普京在一些内部场合透露,俄国要学中国模式。俄国的激进改革模式是政治民主化和经济私有化同时进行,现在,俄国领导人已深切地感受到这一模式的内在局限性。经过多年努力,俄国的经济复苏并不很顺利。普京领略到,无论对本国资本还是对国际资本来说,民主政治或许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更重要的是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这是中国吸引庞大的外资促进经济发展的秘诀。
重要的是,美国的一些政治人物也对中国模式另眼相看。前苏联政权解体后,美国的一些政界人物希望接下来的会是中国。从90年代初期开始,美国就有一波接着一波的中国威胁论,但中国模式历时20多年而不倒,而且也没有衰落的迹象。
很多政治人物意识到,未来,中国对美国的威胁并非来自经济、军事和地缘政治等方面,而是来自被忽视的中国模式。尽管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经济和军事或许永远赶不上美国。地缘政治方面,中国也不太可能有足够的能力和美国较量。但中国模式就不一样了。二战来,美国不遗余力地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美国式的民主制度,花费了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结果不佳---美国民主似乎只能在美国本土内运作,出了国门成功的希望并不大。现在,如果中国模式是可持续的,未来将对美国模式构成莫大的威胁。
在亚洲,日本曾创造了经济腾飞,称之为日本模式。之后,新加坡、韩国、香港和台湾也创了发展奇迹,称之为四小龙模式。尽管中模式的概念还模糊不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正在认识其内在的合理性和经验的可取性。
当前,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仍然缺少软力性的基础,中国模式的出现当然是好事,为中国争取一些发言权。但中国模式还不是一个完整的模式,经济上的成就很显然,社会政治方面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俄罗斯等国面临如何尽快发展经济的问题,因此转向中国模式,但他们已有一个良好的政制架构,相比之下,政治改革却是中国模式所缺失的。而且,印度近年来的出色表现,也对中国模式构成了相当的挑战。Back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