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地位的出路或许是政治改革

2004-06-11 15:59:18    


中央党校的教授前天撰文暗示,政治体制改革已列入中央的议事日程,让本来无解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似乎有了一丝曙光。按WTO协议第15条,他国如认为中国产品在制造、生产、销售产品过程中有非场经济因素,便可用倾销税对付,直到2015年。当初中国为入世宁可授人以柄,现在想反悔并非易事。彩电只是例子之一,其毛利率只有10%,倾销税则为10-22%,明显是让彩电无利可图。按官方的数字,到2月止的两年零两个月内,中国已受到外国指控600多次,35%申辩成功,65%失利。
香港富豪团正在东北访问(按前年去大西北而没有下文的情况,可能同样没什么结果),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煤炭业刚被欧盟及美国同业指责接受政府补贴。
现在,中国下游工业的市场化指数已达70-80%,受他国指责的正是下游工业,而非市场化指数较低的上游工业,可见市场经济地位与市场化程度毫无关系。80年代,中国能得到美国的最惠国地位,90年起改为每年讨论一次,让中国困扰不已,因此中国才急着加入WTO。今天,俄罗斯和东欧已是市场国家,一加入WTO立即获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中国却要等多15年---除非政府对生产方式、所有权的控制、人民币可兑换程度、劳资双方的工资谈判程序、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分公司自由度等迅速改变,而其中很多因素只有靠政治改革才能解决。Back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