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第四季度物价回落之可行性分析

2004-10-11 13:28:02    

2004年可以说是中国的“涨价年”。春节过后,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即一路看涨,不断刷新近些年的物价新高,七、八月份CPI涨幅都达到5.3%。在广州甚至出现了市民宁可吃海鲜来代替吃猪肉的尴尬。就在民间和经济学界对于CPI走向的猜测和争论不断激化的时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司长赵小平近日出面表态:国内物价将在第四季度明显回落。按照赵一平估计,今年国内市场物价将呈现中间高、两头低的曲线走向,另外,目前的国内市场还是供大于求,因此物价在第四季度一定会降下来。按照中国的国情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的地位来看,赵小平的表态已经告诉了我们,2004年的最后三个月,国内的物价一定要降下来。在我们看来,降低物价已经不单单是政府的一个宏观经济调控手段,而已经是政治任务了……

目前物价上涨主因构成分析
对于大家来讲,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是,今年以来,许多产品看到的是价格下降,如汽车不断降价,衣服不断打折等;可是CPI仍然达到了自97年以来年最高涨幅,很多人因此感觉到非常迷惑。想要解决大家的疑问先得从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系数统计范围说起。目前列于国家统计范围内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主要是8大类产品和服务内容:食品、居住、烟酒及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我们注意到,推动今年以来物价不断上涨的主要是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粮价上涨,二是进口原油价格上涨。众所周知,食品价格在我国现行的CPI统计中占有较高的权重(大约是33.6%左右),据统计,今年1—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了4%。其中,仅食品一项涨价,影响整个价格总水平上涨就达3.5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到87.5%。实际上,食品涨价主要是受到了粮价上涨的拉动。据测算,今年前8个月,粮食零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8%,相应拉动食品类价格上涨10.6%。另外,近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是一路飚升,从进口原油价格方面看,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格10月1日首次突破每桶50美元,而欧佩克油价9月28日更是达到迄今单日最高油价——每桶43.54美元。据统计,国际油价自年初以来已经上涨了60%,而自2001年末以来已经上涨了120%。国际油价上涨已经带动了一系列国际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价格上升,也成为自去年以来推动中国国内上游产品涨价的重要原因。正是这两项主要的因素推动了国内物价指数今年以来的不断上涨,让国家不得不出面动用经济、行政手段进行干预。

国内粮价、国际油价今年都会下调
既然已经明确了今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我们也可以依此判断今年居民消费价格的走势了。
从国内的粮食生产来看,自03年以来,中国就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业支持的政策,这些政策的效果都会体现在整体粮食市场的供应上。由于夏粮和早稻增产,今年进入5月份以后,粮食供应跟上,价格开始逐步回落。下半年,随着秋粮丰收已成定局,以及国家实行稻谷最低收购价格制度,粮食价格将保持相对稳定。而据国际粮农组织预测,今年全球谷物产量将从上个粮食生产年度的18.7亿吨增加到本生产年度的21.3亿吨。目前国际谷物可贸易量一般为总产量的10%,即今年国际市场的谷物贸易量可增加2600万吨。因此预测认为国际市场粮价也会下跌。一方面是国内粮食增产在不断地缩小产销的缺口,另外一方面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下降也会间接影响国内市场价格并增加粮食进口供应。基于以上的判断,再加上粮食所带动的食品价格在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占有33.6%的权重,我们觉得未来粮食走势已经不会再推动CPI上涨。
至于国际油价就不是目前中国的国家实力能够左右得了的。而且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对于原油进口需求的不断扩大,只能是增大国际原油供求矛盾。但是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目前国际油价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被投机因素推动的,因为即便是中国等国的石油进口需求明显上升,国际石油供求格局目前实际还是供大于求。国际能源总署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石油日产量为8360万桶,而需求量只有8150万桶,产大于需为2.6%。况且,国际上两个产油大国---沙特和科威特于9月中旬作出了在10月份分别每天增产80万桶和20万桶原油的决定。这将进一步增大供过于求的情况。所以,虽然不排除国际油价还会保持一段时间的高走趋势,但是由于目前国际油价还没有办法主导国内消费价格指数,因此这一点不会对于国内物价走势产生颠覆式的影响。

各省陆续实行限价措施也会促使物价平稳回落
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今年5月发出的要求各级价格主管部门严格控制出台涨价项目的通知,凡是连续3个月CPI涨幅超过4%的,将暂停出台提价项目3个月。目前已有18个省市区超过了连续3个月CPI同比涨幅超4%的指标,而且黑龙江、河南、江苏等地区也已经开始执行上述政策。虽然各地禁止出台的提价项目是指目前仍然实行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极少数商品和服务价格,而不包括已经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但是相信这一政策的实施会对目前物价的上涨趋势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不过我们也应该面对一个事实:从8月份来看,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8大类中,属于政府控制价格的水、电及燃料价格仍以9.6%的速度上涨,尤其是今年以来的能源紧张直接拉动相关行业整体价格的上涨。面对市场逼迫企业不得不涨价以维持经营和越来越大的限制涨价的压力,政府部门的政策执行力、监督力和协调力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央目前实际上已经将确保今年第四季度国内消费价格下降提升到了政治的高度。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能否保证顺利实现这一目标也是对于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考验,分析员认为政府部门一定要重视这项工作,这也许将成为考核政府本年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文/亚博联合咨询     杭州经济观察员     尹 路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