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花税下调传闻已久乃大势所趋

2005-01-25 10:41:40    

 

 

证券交易印花税率是宏观调控股市的一项政策工具。所谓证券交易印花税,是股民从事证券买卖所强制交纳的一笔费用。其实,自去年以来,市场有关下调印花税的传闻利好不断出现,但迟迟没有得到落实。众所周知,去年年初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公众投资的税收政策。此后,市场普遍对印花税的下调给予了强烈预期。

从近年发展趋势来看,对交易环节征税的国家数量呈下降趋势,而在征收印花税或交易税的国家中,也以单边征收为主,并且已经出现明显的降低税负。因此,印花税的调整符合国际趋势。目前世界上有的国家证券交易印花税就是单边征收的,如美国、英国等。与国际上主要的证券市场相比,我国现行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征收制度,税基狭窄,税率偏高,双边征收,很大程度上增大了交易成本,抑制了投资者的交易行为,降低了市场的活跃程度,损害了市场效率。因此,如何降低印花税以及怎么样降低一直都是业界争论的焦点。

中国股市自1990年6月28日首次开征印花税以来,至今已有12年,中间印花税率曾有过数次下调,也一度刺激大盘出现较大的回升。但自2001年11月16日印花税率降低为0.2%以来,虽然股市经历了长达2年多的下跌,但印花税并没有再调整过。其间虽多次出现印花税改为单向收费的传闻,但从来都是只闻雷声不见雨。

此次,对于政府来讲,印花税的下调并不一定影响到印花税收入总规模。相反,印花税下调后,刺激了股市交易,换手率如果提高到一定程度,反而会弥补税率下调的空间。市场统计表明,股市从2001年6月份下跌以来,低迷的市场交易,严重影响着印花税收入。在2000年股市“牛市”时期,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增长迅猛,全年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478亿元。而处于“熊市”下的2004年,全年证券交易印花税约为160亿元,仅为2000年的三分之一左右,在过去的12个月中,有3个月份的证券交易印花税额在10亿元以下,最高月份也不超过30亿元。

总之,印花税下调是大势所趋,现在,税率一次下调50%,将降低买卖股票交易费用,增大换手率,从而有效活跃市场,带动人气。中国股市成立14年以来,也曾经多次通过调整印花税,影响股市行情,促使股市上扬。

印花税下调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印花税作为投资者交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进行下调,意味着投资者交易成本的下降。从利益分配的角度看,实际上是国家给市场一定幅度的让利,而对券商没有任何的负面效应。因此说,对市场的影响属于实质性利好。

不过,虽然说印花税下调对市场形成实质性利好,但我们认为影响力度较为有限。一方面,影响市场的因素是多重的,仅仅依靠印花税调整难以改变市场总的运行趋势。从短期市场看,虽然技术性反弹要求强烈,但持续的地量也表明投资者仍存在某些担忧。确实,新股询价的实施、扩容压力、券商整合等诸多不确定因素,都加重了投资者的谨慎心理。

重要的是,印花税下调是一项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国九条”)的有效举措。“国九条”中提出,要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公众投资的税收政策。印花税下调,正切合了“国九条”的政策本意。

    因此,印花税下调,作为一项对股市直接产生利好的举措,将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国九条”在2004年初颁布后,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并不令市场十分满意。虽然相关部门在调整市场结构,夯实市场基础等制度方面出台了系列措施,但市场并不领情,认为“远水解不了近渴”。2004年9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曾提出,要抓紧落实“国九条”的各项政策措施;2005年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强调一季度着重要抓好七方面工作时,也提出要“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伴随着印花税的下调,可能是政府向市场表明一个态度——2005年的中国股市将是全面切实落实“国九条”的关键之年,政府不会任由股市一跌再跌,成为烂泥一堆。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印花税下调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印花税下调只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我们注意到,此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出台资本市场营业税优惠政策,即对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减征有关营业税。这项减税措施的出台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而为。这同时也是一个信号,说明股市印花税的调整也为时不远了。

而由于在很早以前市场就对印花税降低有了预期,市场也作出了相应的反应,因此即使印花税降低现在成为现实,对大盘的推高作用也有限。目前大家最关心的是这个市场究竟还有没有投资价值,交易成本的降低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除非有超出市场预期中的利好,否则不大会改变目前市场的运行趋势。

历史上的印花税率变动日的点位,都是行情产生重要头部时的位置,或新一轮行情的启动点。这是因为历次印花税率的调节都包含有管理层表明态度和调控市场的因素,而以前的政策调控往往会强烈影响市场行情。

  但是,经过最长时期的调整,经过最沉重的亏损打击,如今市场人气涣散,信心尽失。虽然管理层关心扶持的态度十分明白,政策指导方向也很明确,各种实质性利好调控措施不断出台,但市场仍然连创新低。在这种背景下降低印花税的政策指导作用和对股民的心理作用,都不如从前那么强烈了。

事实上,降低印花税对市场的影响在不同阶段是有不同效果的。在跌市中或低迷的徘徊行情中,降低印花税的效用极小。因为投资者更加看重的是市场面的涨跌因素,看重的是买进后能否有盈利的机会,如果盈利几率较低的话,投资者是不会因为降低1分钱的交易成本而大量买进股票的。所以,指望降低印花税来扭转市场的低迷颓势,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非常困难。

否极泰来,印花税下调渴望成为新一轮中级行情的导火线

资料显示,中国股市成立至今,曾进行过4次印花税下调,但并非每次都造就了行情的转折。其中,1991年10月的印花税率从6‰下调到3‰,当月上证综指大涨20.8%,之后的一个月再升13%;1999年6月的B股印花税率降低为3‰,上证B指掀起了一波升幅逾50%的上升行情。而1998年6月和2001年11月的印花税率下调对市场的影响就较为有限。

从印花税税率调整和股市走势看,二者之间的互动有两个规律。一是印花税税率降低,股市不一定上涨。相反,印花税税率调高,股市一定下跌;二是印花税率变动日的点位,不是行情见顶就是新一轮行情的起点。也就是说,印花税税率的变动,将是行情转折的起点。

虽然印花税调整对市场的实质性影响有限,但我们并不否认和忽略其对市场的综合作用,特别是在当前股市低迷到极点的市场环境之下。值得注意的是,在印花税下调之即,大盘刚刚跌破1200点心理大关创造最新低点。股市中有一个重要的规律,即一月份的低点就是年度低点。如果遵循这个规律,上周五大盘1189点的探出,可能发出了结束运行了3年半的熊市终结信号!在这样一个关键的节骨眼上,印花税下调。可以相信,在股市运行到此时此点,印花税下调整可能成为股市反转上涨的导火线。21日大盘90亿元的成交量暴露了先知先觉的主流资金发动春节行情的急不可耐。

 

 

印花税下调传闻已久乃大势所趋

证券交易印花税率是宏观调控股市的一项政策工具。所谓证券交易印花税,是股民从事证券买卖所强制交纳的一笔费用。其实,自去年以来,市场有关下调印花税的传闻利好不断出现,但迟迟没有得到落实。众所周知,去年年初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公众投资的税收政策。此后,市场普遍对印花税的下调给予了强烈预期。

从近年发展趋势来看,对交易环节征税的国家数量呈下降趋势,而在征收印花税或交易税的国家中,也以单边征收为主,并且已经出现明显的降低税负。因此,印花税的调整符合国际趋势。目前世界上有的国家证券交易印花税就是单边征收的,如美国、英国等。与国际上主要的证券市场相比,我国现行的证券交易印花税征收制度,税基狭窄,税率偏高,双边征收,很大程度上增大了交易成本,抑制了投资者的交易行为,降低了市场的活跃程度,损害了市场效率。因此,如何降低印花税以及怎么样降低一直都是业界争论的焦点。

中国股市自1990年6月28日首次开征印花税以来,至今已有12年,中间印花税率曾有过数次下调,也一度刺激大盘出现较大的回升。但自2001年11月16日印花税率降低为0.2%以来,虽然股市经历了长达2年多的下跌,但印花税并没有再调整过。其间虽多次出现印花税改为单向收费的传闻,但从来都是只闻雷声不见雨。

此次,对于政府来讲,印花税的下调并不一定影响到印花税收入总规模。相反,印花税下调后,刺激了股市交易,换手率如果提高到一定程度,反而会弥补税率下调的空间。市场统计表明,股市从2001年6月份下跌以来,低迷的市场交易,严重影响着印花税收入。在2000年股市“牛市”时期,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增长迅猛,全年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478亿元。而处于“熊市”下的2004年,全年证券交易印花税约为160亿元,仅为2000年的三分之一左右,在过去的12个月中,有3个月份的证券交易印花税额在10亿元以下,最高月份也不超过30亿元。

总之,印花税下调是大势所趋,现在,税率一次下调50%,将降低买卖股票交易费用,增大换手率,从而有效活跃市场,带动人气。中国股市成立14年以来,也曾经多次通过调整印花税,影响股市行情,促使股市上扬。

印花税下调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印花税作为投资者交易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进行下调,意味着投资者交易成本的下降。从利益分配的角度看,实际上是国家给市场一定幅度的让利,而对券商没有任何的负面效应。因此说,对市场的影响属于实质性利好。

不过,虽然说印花税下调对市场形成实质性利好,但我们认为影响力度较为有限。一方面,影响市场的因素是多重的,仅仅依靠印花税调整难以改变市场总的运行趋势。从短期市场看,虽然技术性反弹要求强烈,但持续的地量也表明投资者仍存在某些担忧。确实,新股询价的实施、扩容压力、券商整合等诸多不确定因素,都加重了投资者的谨慎心理。

重要的是,印花税下调是一项切实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俗称“国九条”)的有效举措。“国九条”中提出,要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研究制定鼓励社会公众投资的税收政策。印花税下调,正切合了“国九条”的政策本意。

    因此,印花税下调,作为一项对股市直接产生利好的举措,将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值得注意的是,“国九条”在2004年初颁布后,相关政策落实情况并不令市场十分满意。虽然相关部门在调整市场结构,夯实市场基础等制度方面出台了系列措施,但市场并不领情,认为“远水解不了近渴”。2004年9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曾提出,要抓紧落实“国九条”的各项政策措施;2005年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全体会议上强调一季度着重要抓好七方面工作时,也提出要“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伴随着印花税的下调,可能是政府向市场表明一个态度——2005年的中国股市将是全面切实落实“国九条”的关键之年,政府不会任由股市一跌再跌,成为烂泥一堆。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印花税下调的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

印花税下调只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我们注意到,此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通知,出台资本市场营业税优惠政策,即对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减征有关营业税。这项减税措施的出台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完善资本市场税收政策而为。这同时也是一个信号,说明股市印花税的调整也为时不远了。

而由于在很早以前市场就对印花税降低有了预期,市场也作出了相应的反应,因此即使印花税降低现在成为现实,对大盘的推高作用也有限。目前大家最关心的是这个市场究竟还有没有投资价值,交易成本的降低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除非有超出市场预期中的利好,否则不大会改变目前市场的运行趋势。

历史上的印花税率变动日的点位,都是行情产生重要头部时的位置,或新一轮行情的启动点。这是因为历次印花税率的调节都包含有管理层表明态度和调控市场的因素,而以前的政策调控往往会强烈影响市场行情。

  但是,经过最长时期的调整,经过最沉重的亏损打击,如今市场人气涣散,信心尽失。虽然管理层关心扶持的态度十分明白,政策指导方向也很明确,各种实质性利好调控措施不断出台,但市场仍然连创新低。在这种背景下降低印花税的政策指导作用和对股民的心理作用,都不如从前那么强烈了。

事实上,降低印花税对市场的影响在不同阶段是有不同效果的。在跌市中或低迷的徘徊行情中,降低印花税的效用极小。因为投资者更加看重的是市场面的涨跌因素,看重的是买进后能否有盈利的机会,如果盈利几率较低的话,投资者是不会因为降低1分钱的交易成本而大量买进股票的。所以,指望降低印花税来扭转市场的低迷颓势,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非常困难。

否极泰来,印花税下调渴望成为新一轮中级行情的导火线

资料显示,中国股市成立至今,曾进行过4次印花税下调,但并非每次都造就了行情的转折。其中,1991年10月的印花税率从6‰下调到3‰,当月上证综指大涨20.8%,之后的一个月再升13%;1999年6月的B股印花税率降低为3‰,上证B指掀起了一波升幅逾50%的上升行情。而1998年6月和2001年11月的印花税率下调对市场的影响就较为有限。

从印花税税率调整和股市走势看,二者之间的互动有两个规律。一是印花税税率降低,股市不一定上涨。相反,印花税税率调高,股市一定下跌;二是印花税率变动日的点位,不是行情见顶就是新一轮行情的起点。也就是说,印花税税率的变动,将是行情转折的起点。

虽然印花税调整对市场的实质性影响有限,但我们并不否认和忽略其对市场的综合作用,特别是在当前股市低迷到极点的市场环境之下。值得注意的是,在印花税下调之即,大盘刚刚跌破1200点心理大关创造最新低点。股市中有一个重要的规律,即一月份的低点就是年度低点。如果遵循这个规律,上周五大盘1189点的探出,可能发出了结束运行了3年半的熊市终结信号!在这样一个关键的节骨眼上,印花税下调。可以相信,在股市运行到此时此点,印花税下调整可能成为股市反转上涨的导火线。21日大盘90亿元的成交量暴露了先知先觉的主流资金发动春节行情的急不可耐。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