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跳出军售解禁“圈子”争取更重要战略利益
2005-02-28 12:11:08
欧洲和美国源于共同的文化基础,他们都强调尊重强者而非像东方文明那样同情弱者,中国不可能通过花钱买来国防现代化。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军售解禁后中欧关系发展给中国带来的重要战略利益。2月24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指出,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绝不仅是想向中国出售武器,而且是为了消除欧洲与中国全面发展关系的最后障碍。因此,中国可充分作好中欧经贸关系的文章,为和平崛起营造良好外部环境……
表面上看,欧盟对华军售解禁已踏上不归路
一位美国官员日前暗示:在美国无法阻止欧盟的情况下,欧美双方在解除对华武器禁运问题上达成“折衷方案”的可能性正在增加。不过,这位美国官员仍然拒绝谈论“妥协”,因为他坚持认为“现在谈论折衷方案可能会令人产生误解”。
与美国的妥协迹象相反的是,欧盟方面在解除对华军售禁令问题上显示出了决心。英国《泰晤士报》2月22日报道说,欧盟贸易专员、在外交政策上被英国首相布莱尔视为知己的彼得·曼德尔森向华盛顿方面发出了警告,要求大西洋对岸的美国不要在这个问题上挑衅欧盟。曼德尔森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电台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方面将实施更为严格的武器出口规范,但是布什政府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向欧洲挑衅,它就会犯下一个大错误,而且也不可能赢。
至于欧美整体关系,彼得·曼德尔森认为:“我们最不希望出现的情况,就是欧洲和美国各自负隅一方,互相对抗。依我之见,一味想搞对抗的想法或观念实在不应该出现。”他说,欧洲应作为走向多边主义的美国的一个“坚强伙伴”。他补充道:“我们彼此都需要对方。作相反方向的考虑完全不切实际。”
2月22日,正在欧洲访问的美国总统布什在与法国总统希拉克会晤后,明确指出不支持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担心此举会打破台海军事平衡。但法国总统希拉克表示,“欧盟打算消除与这个重要国家(中国)发展关系的最后障碍”。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一名美国政府高官透露,2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与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布鲁塞尔会晤的时候,双方就对华军售问题进行了讨论,达成“折衷方案”的可能性增加。
据路透社报道,由于美国对欧盟坚持解除对华军售禁令感到十分不满,欧盟对此开出的“药方”是,对1998年制定的、总揽所有欧盟成员国武器出口的《欧盟武器出口行为规范》(Code of Conduct)进行修改和强化,取代对华军售禁令。有分析认为,在无法改变欧盟决定的情况下,布什很可能试图和欧盟达成“折衷方案”。
这位美国政府高官指出,对于欧盟提出的解决美国关切的方法,例如修改《欧盟武器出口行为规范》,美国希望能有更多的了解。他告诉记者:“欧盟已就解除对华军售的假定结果发表一些声明。也就是说,他们承诺(军售)不会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提高。因此,我们希望弄明白,在真实的世界里,这意味着什么,该怎样执行,怎样付诸实施。”
他进一步说:“因此,那是一种不错的情况。不过,现在谈论折衷方案可能会令人产生误解,因此我现在不想谈。”
法国总统发言人说,希拉克和布什在会晤中谈到了对华军售问题。他说:“法国再次重申解除对华军售禁令是一个正确的举措,同时应该实施所有必要的措施,以便兑现我们的安全承诺。”
这名美国官员说,希拉克的讲话表明他重视美国的关切,他们将就此事展开更多的讨论。
美对欧盟对华军售立场“松动”背后文章值得玩味
据台湾媒体披露,美国总统布什2月22日对欧盟计划取消对中国的武器禁运深表关切。但布什同时表示,只要能确保台湾海峡两岸的“军事均势”不变,美国乐于接受可能的解决方案。在北约组织26国高峰会结束后的记者会上,布什说:“美国对武器的转移深表关切,因为这和把尖端科技转移给中国无异,会改变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均势关系。”布什表示,欧盟正在草拟试图减轻美国疑虑的计划。他说:“现在,他们是否能拟出这种计划,我们正等着瞧。”据了解,欧盟计划取消已有十五年历史的对中国军售禁令,强调会修订欧盟武器输出规范,把美国的关切列入考虑,试图减低美国疑虑。
长期以来,欧盟在对华军售解禁上一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而在欧盟积极发展对华关系的“友善”面孔下,国内舆论对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给予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仿佛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将在一夜之间出现质的飞跃,甚至有学者提出了“联欧抑美”的策略。对此,我们应该保持清楚的头脑,欧洲和美国源于共同的历史文化基础,他们都深受古罗马和古希腊文化的影响,强调尊重强者而非像东方文明那样同情弱者。值得注意的是,以对华友好著称的法国现任总统希拉克是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的最积极倡导者,而且法国一向以在国际事务中挑战美国的单极化而著称,但希拉克总统在欧盟对华军售解禁问题上,也非常在意美国的态度。日前,希拉克总统表示,欧盟打算解除对中国的武器禁运。他在指出禁运理由“已站不住脚”的同时,表示欧盟将确保军售禁令解除“不致改变亚洲的战略均势”。此外,美国《商业周刊》也在日前“信心十足”地表示,尽管对华武器销售将于2005年夏开禁,但欧洲军火巨头在向中国出口时仍会相当谨慎。因为欧洲的所有武器公司在美国市场都有利益,它们将自我约束,以保住来自美国的订单。《商业周刊》认为,欧盟将自动形成对华军售的“约束法典”,依据美国的意愿,在与中国的武器贸易中有所保留。
上述两件“小事”就是对欧美微妙关系的最好写照。中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政治大国,不可能通过花钱买来国防现代化。即使欧盟顶着美国压力向中国出售先进武器,一旦中国与美国发生军事冲突,欧盟也几乎肯定会将出售给中国的武器“后门”提供给美国,其后果同样是非常可怕的,阿根廷在1982年与英国的马岛冲突中战败就是一部最生动的教材。中国应该充分汲取这方面的教训,应该将欧盟可能的对华军售作为自主发展国防力量的催化剂,而不能对其产生不切实际的依赖感。
2月24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文章指出,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绝不仅是想向中国出售武器,而且是为了消除欧洲与中国全面发展关系的最后障碍。文章认为,欧盟这一决定所获得的利益将远远不止法国向中国出售战斗机,或德国向中国出售潜艇那么简单,这将意味着欧盟与中国之间将建立更加广泛的经济联系,并将欧中战略伙伴关系推向深入。一些政治和军事分析家指出,这才是欧盟领导人决心不顾美国强烈反对,坚持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真正原因。
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亚洲研究学院负责人吉斯特说,欧盟希望向中国出口汽车和香水;在解除武器禁运问题上,欧盟绝不仅是希望从军火交易中获利,而是与中国建立更加广泛的商业联系。除了经济方面获利外,吉斯特指出,欧盟将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看作加强与中国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一步。他强调:“走回头路将导致欧盟与中国关系的重大后退。”吉斯特说,中国原本期待欧盟能在去年12月举行的中欧领导人高峰会晤上宣布解除对华武器禁运。但欧盟当时犹豫不决,主要是担心引起美国不满。但欧盟领导人现在已决心迅速采取行动,可能就在今年宣布解除对华武器禁运。
分析员认为,对中国而言,当然不能指望依靠欧盟来实现真正的国防现代化。但是,完全可以利用欧盟借军售解禁发展中欧战略伙伴关系的迫使心情,作好中欧经贸关系的文章,为中国和平崛起战略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这也是对美国对华遏制战略的有力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