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外交”促中国提升驰骋国际功力

2005-07-04 09:58:15    

 

6月30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离开北京,开始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其后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会议及在英国举行的“8+5对话会”。在贸易摩擦日益激烈和人民币问题尚未解决时,在别有用心的“中国威胁论”再度尘嚣泛起之时,胡锦涛主席的此次中俄会晤及与八国集团的对话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其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影响必将是深远的……

 

能源和军事仍是中俄两国战略合作重点

 

应俄罗斯总统普京、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八国集团主席国英国首相布莱尔的邀请,国家主席胡锦涛30日离开北京,开始对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出席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元首会议及在英国举行的“八国集团与中国、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五国领导人对话会”。

 

这是胡锦涛主席继今年5月后,第二次访问俄罗斯,他将与普京总统会谈,再次显示两国的“蜜月关系”。在困扰中俄上百年的边界问题顺利解决和别有用心的“中国威胁论”再度尘嚣泛起之时,中俄国家元首此次会晤势必会超越事务性会谈的范围,仅凭这次会谈可能产生的战略意义,就足以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据悉,这次俄中最高领导人的会晤将有望达成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宣言。这是一份极为重要的文件,说明俄中对当代世界格局的主要观点是吻合的。俄中边界划分工作完成后,两国就不存在能够严重影响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政治问题。联合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俄中关系将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目前,中俄关系真正向邓小平所说的“向前看”发展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在“一超多强”的现实政治版图中,双方进一步加强战略合作的主观愿望也更加强烈。今后,两国的战略合作仍将以能源和军事为重点方向。

 

此前,由于个别国家的插手,在输华石油管道上,俄方就曾几经反复。“安大线”和“安纳线”的举棋不定,不但对中国的能源引进不利,对俄方所急需的资金引进也起了反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在中俄边界问题明朗化的同时,俄方对输华石油管道的态度也开始明朗。据悉,此次,胡锦涛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讨论的议题将是非常广泛的,中俄兴建油管计划是双方能源合作的重要一环,目前双方已达成共识。俄罗斯今年将提供给中国1000万吨原油,明年增加到1500万吨原油。在中国可靠的石油来源尚未确定的情况下,中俄的这项协议格外重要。

 

在军事合作领域方面,从将于今年8月在辽东半岛举行的高规模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我们可以作出判断:俄方将展示更为先进的武器,而展示先进军事技术,常常是武器出口进一步放宽的先兆。此外,据报道,联合军演的任务从“反恐”扩大到了“登陆”,结合现在的亚太局势,这一举动显然意味深长。正是目前两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使两国找到了新的利益交汇点,这交汇点又转化成了两国合作的动力。

此外,双方还将就能源、金融、电力等领域合作签署一系列双边文件。相信此访将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注入新动力。

 

与八国对话彰显中国实力

 

胡锦涛主席此次出访行程十分丰富,在这一系列的外交日程中,另一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继2003年之后第二次出席与8国首脑会议相关的会晤。八国集团的峰会,过去主要是谈论经济问题,后来扩大至政治领域。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与八国不同,中国的人民币不是自由兑换的货币,仅此而言,中国参加八国峰会,似乎与八国成员共同语言不多。然而,事情又没有这么简单。在政治方面,中国与八国中的德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和英国都保持着相当好的关系,和美国的关系比较特殊,接近“竞争性伙伴”;中国和日本的政治关系则只能以冷淡来形容。因此中国参加八国峰会,和大部分成员都可以展开友好对话,即使和日本也有机会在这个场合实现中日领导人的对话。

 

不过,八国集团毕竟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的组织。正是在这方面,中国与会的优势和必要性,是十分明显的。中国虽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却和八国集团中经济实力最强的三方美国、日本和欧盟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中国今年将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中国无论作为一个生产和出口的大国,还是作为一个巨大的市场,对国际经济的影响愈来愈大。在世界经济舞台,任何重要议题的讨论,如果没有中国的参加,这样的讨论就没有意义。

 

据悉,此次胡锦涛主席将在“8+5对话会”上发表主旨讲话,阐述中方对当前国际形势及世界经济的基本看法,表明中方支持加强国际合作及南北对话,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立场。同时,对气候变化、国际发展合作及国际贸易等问题阐述中方主张,结合科学发展观理念,就外界关心的中国能源需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问题阐述中国的有关政策和举措,并提出具体合作倡议。

 

有分析认为,鉴于中国目前的国力和对外政策,对胡锦涛主席来说,这次出访将是向国际社会显示中国政治力量的好机会。胡锦涛主席将在一些关键问题如人民币改革上坚决表明中国的立场,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牵制八国,不让他们强调对中国不利的主张。

 

在经济迅速增长的背景下,中国与八国的摩擦不断,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必要向他们解释自己的立场。中国当前的战略是,既重视与8国的关系,同时也与他们保持一定距离,因此此次与八国的对话就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中国参加八国集团峰会对于加强南南合作,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也都是有好处的。

 

中俄峰会更促双方政治经济领域合作

 

近年来,中俄关系的突出特点是两国政治、经贸、人文和民间等各领域的合作全面深入发展,中俄关系成为当今世界大国关系中最为积极和活跃的一对。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蓬勃发展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对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首先,两国政治互信不断加深,为中俄关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其次,两国经贸关系大幅提升,经济和投资合作取得可喜成果。中俄均视对方发展为本国发展的机遇,努力扩大经济技术合作。中俄贸易额连续6年高速增长,去年实现212.3亿美元,增幅达34.7%。到2020年,中国对俄累计投资将达到120亿美元。去年在哈巴罗夫斯克、前不久在圣彼得堡举行的两届中俄投资促进会议上,双方共签署19个项目文件和1个备忘录,中方投资额近22亿美元。第三,两国人文合作、民间往来不断扩大,传统友谊不断加深,双边关系的社会基础更加牢固。2003年和2004年双方互办了文化节,2004年举行了系列青年交流活动,2006年和2007年将互办“俄罗斯年”和“中国年”,两国政府还就互设文化中心展开积极磋商。

 

目前中俄关系处于历史上少有的良好状态。两国边界问题的彻底解决,对两国关系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外交人士说,中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俄罗斯也制定了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战略,这为中俄加强地方合作提供了新契机。

 

此次的中俄峰会纯粹是因为中俄各有各的国内问题需要解决,各有各的阶段发展目标而进行的。两国共同针对的目标,就是都想为本国创造和平的发展环境。不存在所谓的“中国威胁”问题。中国和俄罗斯互为最大邻国,同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不仅有利于两国和两国人民,也有利于整个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中俄关系“好上加好”,应是双方长期不懈的共同奋斗目标。

 

分析认为,胡锦涛主席此访是今年中国对外交往中的一件大事,对提升中俄、中哈关系的水平,促进中国同两国的睦邻友好与互利合作,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发展,增进中国同西方主要大国的相互理解与政治对话,深化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