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需在贸易“大国”和金融“小国”之间寻找平衡

2006-10-12 10:14:35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诸多挑战,这是因为我们的发展结构上出现了严重的“失衡”??部分来源于中国经济不断融入世界经济所受越来越复杂的外部冲击,另一部分是来自经济运行体系内部的各种主观或客观约束。双重因素交织,使得我们宏观调控的代价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弱、时滞的程度越来越强。因此,我国经济刻不容缓要解决的是贸易“大国”和金融“小国”双重身份所带来的结构性冲突。目前而言,高速增长中国经济具有以下鲜明特征:首先,固定投资的增长最为迅猛,但个人消费为主的内需水平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其次,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延续使我国一跃而成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可作为一个金融“小国”,目前无法轻易改变汇率制度和利率刚性,于是贸易大国所带来的过剩流动性问题就制约着我们在这一失衡结构中的经济增长,也使得央行宏观调控政策无法做到真正的独立性和有效性。再次,国内金融体系有效运营的机制单一,几乎绝大部分的金融资源都集中在银行体系,而我们的银行的效益又绝大部分来自传统的受利率政策保护的、面向企业的信贷业务,所以汇率和利率的变动会直接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状况。而汇率和利率的刚性又会带来过剩的流动性压力。尽管在贸易“大国”和金融“小国”的失衡结构中,国家承担了目前几乎所有维持现状的成本以保证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发展,但这一代价已越来越大。贸易大国的发展战略因为金融小国的现状而代价变大,从这个意义上讲,引入全方位配套改革措施十分重要。而当前选择放慢贸易大国的发展速度和同时加快金融改革的步伐使其达到一个协调的新的发展水平的改革是最为可行的。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