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核心内容浮出水面

2006-10-23 09:53:02    

千呼万唤中,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发展的数据与世人见面。初步核算,前三季度中国国民生产总值(GDP14147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比上半年同期回落0.2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3%,比上半年回落2.5%。当很多人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心中不免出现两个念头:经济增长远远超出国家预期已成定局,宏观调控剔除经济发展中不稳定因素的努力正在见效。由于中央经济会议将在近期举行,所以,从中也可以发现明年经济工作的核心内容……

 

铺垫一:三季度指标在宏观调控中回落

 

笔者注意到,国家统计局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讲了这么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中国GDP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数据没有调整,因为从统计局进行核实的结果看,包括投资,总体上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是可信的。第一,统计局的统计方法是按国际一般规则,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制定的,是科学的。第二,数据是通过由下至上收集而来的,是扎实的。”

 

不用多想这段话是为了消除对统计数据真实性的争议,而直接作用点则是宏观调控是否见成效。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1942亿元,同比增长27.3%,比上半年回落2.5%,投资增速能实现回落,其中第三季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第三季度,经济偏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初步遏制,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呈现出“三落一稳”的新态势。

 

  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位回落

 

初步测算,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4%,比二季度11.3%的增长速度足足回落了0.9个百分点,基本回落到一季度10.2%的增长水平。如果把三个季度的经济增长指标做一对比的话,在第二季度惯性作用下,实现第三季度增速放缓的难度最大。

 

  第二,工业生产增速回落

 

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2%,比二季度回落1.9个百分点,其中7月、8月、9月分别同比增长16.7%15.7%16.1%,不仅明显低于6月份增长19.5%的增长速度,也低于上半年增长17.7%的增长速度。

 

  在39个工业行业中,三季度有28个行业增速比二季度回落,其中重工业行业达到16个,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钢铁等回落1.2-5.4个百分点。

 

  第三,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前三季度,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71942亿元,同比增长27.3%。 前三季度的投资增长率比创下三年来新高的上半年回落了2.5个百分点。从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头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来看,上半年增速一路上扬,而到了第三季度则逐月回落。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8%,上半年达到31.3%,前七个月回落到30.5%,前八个月回落到29.1%,前三季度回落到28.2%。其中,三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4.2%,比二季度回落7.7个百分点,其中7月、8月、9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分别增长27.4%21.5%23.6%

 

  第四,货币信贷增速高位趋稳

9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6.8%,比6月末回落1.6个百分点;人民币贷款增速有所控制,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2%,比8月末回落0.9个百分点,比7月末回落1.1个百分点。

 

 

铺垫二:宏观调控最终“套路”定型

 

笔者认为,当出现以上这组数据之后,宏观调控的套路就从过去的摇摆不定到现在的明确清晰了,而且由于尝试了很多方法,所以这套“组合拳”也可能成为未来调控的一种思维定势延续下去。

 

一是多重用力,发挥合力。既重视货币政策,也使用了财政政策;既重视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也适当运用必要的行政措施,在使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时,还综合运用了多种政策工具。

 

二是边看边调,不急于下结论。在4月份出台的上调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又分别于7月份和8月份两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

 

三是微量频调,不引起大波动。在短短半年内,仅货币政策就动用了4次,而每次调整的力度不大,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存贷款利率调整都在0.27个百分点。

 

内容一:缓解GDP高速增长压力

 

尽管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2006GDP增幅增长目标在8%左右,但是从第一季度开始GDP增幅就冲到了10.2%,上半年更是达到了10.9%。这明显违背了经济发展的惯例。根据2005GDP走势,即第一、第二季度走高,第三季度开始回落,2006年应该是第一、二季度开局较缓,第三季度开始上涨。从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GDP增幅已达10.7%,无疑今年全年的经济增幅将大大超出政府工作报告的全年GDP预期,从目前的态势来看,如果保持现有速度,2006年全年最终的GDP增幅可能会在10.5%左右。

这个数据虽然外表好看,但是无论如何也不是中央政府所乐意看到的,因为,如此高的增长速度很难长时间持续,将给2007年的经济指标和经济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

 

内容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

 

除了GDP增速之外,其他几个数据也将成为未来经济工作的核心内容,尤其是以房地产为主要内容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为12902亿元,同比增长24.3%,增速比去年同期加快2.1个百分点。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0.2%,其中煤炭业增长36.4%,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增长19.3%,电力业增长16.1%,铁路业增长107%;轻工业投资增长36.5%,其中,食品制造业增长48.3%,纺织业增长27.9%

 

就在国家统计局公布前三季度的数据之前,18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已经指出,当前固定资产投资、货币信贷增幅回落的基础还不稳固,四季度要坚持把好土地、信贷闸门和市场准入门槛。可见,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仍将是第四季度甚至是2007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

 

内容三:化解外贸顺差过大引发的弊端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顺差确实是在扩大。1-9月份,外贸顺差已达到1098.5亿美元,呈现出迅猛增长的势头。

 

    而且在国家统计局看来,按照目前的情况发展,中国的贸易顺差仍将会持续增长,最终创造新的纪录。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正是国家下一步要调整的地方。

 

外贸顺差持续增大带来的好处自不必多说,但带来的弊端也在日益显现和扩大化,例如经济增长风险加重,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来自国外的政治压力加强。

 

因此,从近期国家酝酿实施的“出口退税新政”和转变外贸结构都能看出来,国家正在扭转顺差过大的现状。只有这样才能摆过过分依靠外贸、被国外敌对力量抓住口舌,才能给中国的国家发展创造更稳健、更安全、更健康的发展环境。当然,这个工作很有可能被列为2007年经济工作主要内容。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