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老继任者的最大热门:本·伯南克

2005-10-27 09:42:13    

 

连干4任的“格老”退意已决,明年1月底将是他挂靴之时。日前,传出白宫已经提出第四位“候选人”——本·伯南克,即现任总统布什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这一 提议又让格老最终接班人有了更多的变数。由于本·伯南克的身份特殊,且深得布什总统的“欢心”,无疑成为格老继任者的最大热门,从而再次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

 

 

格老——美国经济的真正舵手

 

格林斯潘今年79岁,已担任美联储主席18年,深受经济学家、股市和政界领袖的尊重,有舆论认为他是美国经济的真正舵手。格林斯潘历经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四任总统,虽先后经历了1987年和2000年两次股市崩盘,并且1990到1991年和2001年先后出现两次经济衰退,但是这两次衰退之间的经济繁荣也是美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18年来,格林斯潘以果断坚定的作风,驾驶美国经济这艘巨轮,一次次绕开激流和险滩,历经风雨洗涤,始终平稳地前行。格林斯潘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经济决策相对于行政部门的独立性,积极采用利率等手段控制通货膨胀,宏观引导经济发展,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投资者的“定心丸”。大家普遍认为,格林斯潘可能会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出色的一位中央银行行长而载入史册。

 

也正是因为格老的辉煌成就和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突出贡献,人们认为“格老时代”将一去不复返!

 

本·伯南克何许人也?

 

本·伯南克1953年12月出生于佐治亚州,197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并获得经济学学士学位。

此后,他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于1979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他在美国顶尖学府普林斯顿大获得教职,长期担任学经济与公共事务教授,并做过6年的经济系主任。凭借敏锐的经济洞察力,伯南克赢得了华尔街的青睐。

 

2000年,伯南克进入美联储,翌年11月当选美联储委员会正式委员。

 

今年6月伯南克正式接任布什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并兼任美联储董事会成员。

 

伯南克是一位多产的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问题专家,他主张设定相对固定的通货膨胀目标,使通货膨胀率保持在不高不低的程度,从而把市场信心从个人转向机构。但是他的这一观点,跟格林斯潘发生分歧,格氏认为那样会限制政策的灵活性。

 

深获布什信任的经济学家

 

布什2002年第一次提名他进入联邦储备委员会,并于2003年11月14日被推选为美联储委员会正式委员担任理事。

 

伯南克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优势,即能将复杂的经济学术语转换成平实的语言,而正因此,伯南克深得小布什的“欢心”。因此,今年6月,布什总统正式任命伯南为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成为布什的首席经济顾问。这其实就是当时被看作是布什有意提拔他接任格林斯潘的一个先兆。

 

24日,布什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更是发表简短声明称,选择伯南克是因为他在学术和政策制订方面都有着出色的能力。认为他在学术和政策制订方面都有卓著建树,出自多部学术著作,也是世界上被引述最多的经济学家之一。所以布什认为,伯南克是在格林斯潘所取得成绩上更上一层楼的恰当人选,认为他将成为美联储“出色的主席。不过,布什对伯南克的提名还需要得到参议院的通过。但是观察人士普遍认为,伯南克不会在国会遇到过多的阻力。

 

会继续“格老时代”的政策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确定美国主导利率,抵制通货膨胀。然而因为格老在这一位置上一干就是18年,继任者压力可见一斑。

 

伯南克与格林斯潘的关系很好,且和格老一样都是共和党籍,但是都避免在政治立场上站在任何一边。同时在国际货币政策方面,伯南克和格林斯潘一样,倾向于浮动、自由的货币汇率体系。

 

伯南克长期以来主张设定相对固定的官方的通货膨胀目标,以便制订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率保持在不高不低的程度,从而把市场信心从个人转向机构。分析员人士认为,通膨目标利率可以使企业界更容易预计未来的利率和其它经济条件。但是他的这一观点,跟格林斯潘发生分歧。相反,格老长期来一直反对这一观点,格氏认为那样会限制政策的灵活性。

 

不过,在对经济和货币等政策的立场方面,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伯南克至少在短时间内不会偏离格林斯潘建立的框架。伯南克在提名仪式上也更是明确表示:“如果我被确认, 我的首要任务是继续格林斯潘时代所制订的政策和策略。” 

 

对我国可能影响分析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发现布什选择伯南克并不出人意料,因为布什向来都“任人唯亲”。在此之前,外界猜测的候选人名单除伯南克之外,还包括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家、前总统经济顾问哈巴德、哈佛大学经济学家费尔德斯坦以及美联储理事科恩等。在伯南克被任命为总统首席顾问之前,外界曾经最看好在里根政府担任过总统首席经济顾问的费尔德斯坦。但现在格老继任者的风向标无疑转向了本·伯南克。所以,作为目前与美国贸易磨擦不断的中国,不得不予以足够的关注,尤其是人民币汇率上涨犹存的情况下,我们更应关注。

 

分析员认为,作为目前格老最佳热门继任者——本·伯南克,其继任可能对中国的影响如下:

 

1.在短期内,不会对人民币汇率上涨带来压力。因为格老18年来一直刻意不卷入国际货币争端,恐怕卷入过多,会损害到美联储的独立性。鉴于伯南克在短期内会延续格老的政策和策略,其成功继任应该不会对我国的汇率带来什么压力。但在长远上来讲,就需要依据中美之间的政治经济走势来判断。

 

2.由于格老的接班人的最重要的任务,可能就是要继续保持物价的稳定。所以即使伯南克与格老一样主张自由的经济政策,但也不能排除会在中美贸易,尤其是农产品贸易方面继续设置障碍。

 

3.由于美国储蓄率已经基本上降低到了零,经常账户赤字太大等原因,可能会促使与格老在通货膨胀有分歧的伯南克会制定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高利率,若是如此,则意味着美元升值,从而构成人民币升值压力。

 

4.格老曾特别提醒未来的后任要警惕房地产泡沫破灭的风险,因为美联储长期实行低利率的政策,所以要留意其可能在房地产融资方面的一举一动及其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尤其警惕因此而导致大量美方游资进入中国楼市,从而给人民币汇改带来压力。

 

5.另一方面,正由于18年的连任让格老的影响深远,更容易让一个继任者跳出格老的框架,而作出与之不同的经济与货币政策。所以长远上来讲,不论谁当选我国都不能等闲视之。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