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改革驱动邮储修成“正果”

2006-03-28 09:15:25    

近日,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司长范恒山在200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指出,2006年要围绕推动科学发展,着力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改革,形成完善的经济调节体系。央行代表在会上表示,加快邮政储蓄银行的组建工作等金融企业改革仍将成为今年我国金融改革工作的重点。结合之前银监会高层的表态,可以认为,今年邮政储蓄银行的组建工作已经步入正轨……

 

央行邮储银行确立组建程序

 

  代表央行参加“200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官员表示,在坚持国家绝对控股的前提下,支持中行、工行择机上市;抓紧研究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方案;加快邮政储蓄银行的组建工作等金融企业改革仍将成为今年我国金融改革工作的重点。

 

  该官员表示,今年将进一步推动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并按照“一行一策”原则分步制定、实施政策性银行改革方案。同时,研究促进资产管理公司改革以及组建邮政储蓄银行的具体政策措施。

 

该官员透露,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组建方案及其业务范围由银监会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成立后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将由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进行调控和监管,财政部进行财务监管和国有资产管理,实现金融业务规范化经营,并允许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合作。

 

在深化金融企业改革的同时,该官员还指出,将推动存款保险制度尽快出台,为规范存款类金融企业的市场退出创造条件。目前,央行会同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存款保险制度。同时,将积极参与和推动《物权法》的制定以及《破产法》、《刑法》、《担保法》等法律的修改工作,为金融企业经营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邮政储蓄银行改革路线图

 

·中国解放前的邮政储蓄1953年被取缔。

 

·1986年3月,邮电部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办邮政储蓄的协议》。同年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通过,邮政储蓄成为了邮政系统的法定业务。

 

·1992年和1998年,两次对邮储体系进行改革尝试均因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未能进行下去。

 

·1997年,央行首次提出通过组建邮政储蓄银行来解决转存政策所带来的各类问题。由于种种原因,该方案最终被搁浅。

 

·1999年央行出台成立邮政储蓄银行方案。但是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邮政储蓄银行并未像预料的那样很快出世。

 

·2006年1月16-20日中国银监会2006年工作会议期间,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将尽快批复邮政储蓄银行的筹建方案。

 

高层频频为组建邮储银行“吹风”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日前表示,今年,银监会将积极做好邮政储蓄银行的组建工作。在全国政策性银行和邮政储蓄机构监管工作会议上,蔡鄂生说,银监会将督促邮政储蓄加大邮政储蓄资金返回农村的力度,积极支持邮政储蓄加强网点基础建设,加大案件治理力度,发挥监管合力,不断提高风险监管水平。

 

他说,要积极研究拓宽业务渠道,发挥政策性银行和邮政储蓄机构的金融服务优势,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据了解,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监管工作要求,银监会正在筹建银行监管四部,专门负责对政策性银行、邮政储蓄机构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工作。   

 

    中央汇金公司总经理谢平也在近日表示,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一大块,邮政储蓄成立银行已经定了,而且很快就要挂牌。这意味着酝酿达7年之久的邮政储蓄改革即将修成“正果”。

 

    谢平指出,自1986年设立以来,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坐吃利差”的运营方式就一直备受争议。早在1997年,央行就提出了组建邮储银行的想法,期间,央行与发改委都曾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方案,但由于种种原由,两版“改革方案”都胎死腹中,去年由银监会牵头起草的方案终于获国务院通过。

 

谢平认为,还是利益问题。邮政储蓄是盈利的,但邮政并不盈利。近几年都是邮政储蓄补邮政,邮政储蓄把吸收来的存款存在中央银行,央行支付高额利息。现在,这种情况有所改变,是存款增量部分由自己解决,买国债,拆借等,存量部分分5年解决,这样就把资金的运用完全市场化了。市场化之后,必须成立银行。现在已经基本解决了邮政储蓄和邮政的分家问题。 

 

邮储银行将不再是“抽水机”

 

“农民是真的需要金融服务。”3月24日,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谢平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演讲时说,邮储银行将很快挂牌。

 

为什么邮储在农村金融体系中这么重要?谢平解释说,邮储占农村金融市场约70%,而且邮储把农村地区的资金都抽走了,没有用到农村。

 

  他透露,针对邮储的“抽水机”功能,人大正在讨论“强制比例”问题,即农村金融机构必须有一定存款比例投入到农村地区,但比例是多少还在讨论。

 

  早在1997年,央行就已经提出了组建邮储银行的想法。其间,央行与发改委都曾各自提出了改革方案,但由于种种原由,两版“改革方案”都没有获得通过。2005年由银监会牵头起草的方案终于获国务院通过。

 

  谢平分析,邮储银行改革难是因为邮储和邮政之前存在分家问题。邮储赚钱,而邮政的送报送信都不赚钱。所以,邮政就靠邮储补。当前,邮储、邮政之间的分家问题应该得到了解决。

 

  邮储的业务主要是吸收存款,然后上存央行,央行支付高利息。谢平指出,目前,这种情况已经改变,邮储存款增量部分运用由自己解决,可以购买国债、拆借等,存量部分分五年解决。资金运用完全市场化后,就必须成立银行。

 

肩负农村金融改革,邮储要取之于农,用之于农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指出,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农村金融服务的改善已刻不容缓。

 

他表示,围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的金融需求问题,需要农村金融改革整体推进,相关机构职能配套改革同步进行,通过改革,形成有效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合力。

 

他着重强调了农信社和邮政储蓄机构等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服务方面的作用。在未来5-10年将打造成社区性银行机构,而邮政储蓄机构将开展社区贷款业务试点。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总体原则是,坚持市场化、商业化取向,按照现代金融企业的要求,用5-10年时间,逐步把农村信用社办成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社区性农村银行业机构。此外,还要加快建立完善邮储资金有偿回流农村的机制,开展邮政储蓄机构办理社区各类贷款业务试点。

 

当前工作的重点是,抓好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和科学管理机制的建设,大力发展业务创新。对农村信用社的监管,要建立“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风险监管理念,树立“准确分类-提足拨备-做实利润-资本充足率达标”的持续监管要求。通过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提高技能,改进服务,继续发挥好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    

 

按照设想,各地农信社,在继续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的同时,用新思路、新机制和新做法搞好、搞活小企业的融资工作。在满足农户的基本农牧业生产资金需求的基础上,加大对产业化、产业集群形成的支持力度,增加助学和消费信贷的投入,大力发展结算、信用卡以及理财服务等以手续费为重点的中间业务。

 

此外,银监会将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风险进行全面排查,全面摸清风险底数,掌握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整体状况,掌握主要风险源的情况,掌握风险的地区分布特点。

 

此外,银监会将进一步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更好地界定与发挥政策性银行的职能,对农村“两水”(饮水和灌溉用水)、“三网”(电、路、通讯网)、“两气”(沼气、液化气)、“两个市场”(境内外销售市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等带有政策性的领域,要加大投入。

 

在建立农村金融体系的过程中,银监会还要求商业银行要按照商业化、市场化的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增加对农产品产业带、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的资金投入,提高对农业重点龙头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支持外贸和新兴领域的农村商业企业,扩大对农村私营业主、民营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率。

 

同时银监会还表示,在农村“财政转移支付和有关政策性金融业务可试行委托农村信用社代理”。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