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牛市使全球大宗商品进入高价时代

2006-04-14 09:24:34    

投资者、矿业集团和行业分析人士称,在全球经济增长、供应紧张及投资流入日益上升的驱动下,持续5年走高的大宗商品价格将进一步攀升。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已推动金属、能源和一些农产品价格升至创纪录高位。上周,虽然铜、锌等大宗商品价格均创下名义新高,但对冲基金和一些矿业管理人士并没有发出市场见顶的信号,相反,他们认为价格会进一步上升,因为以实际价格衡量,它们仍远未达到高点……

 

国际国内商品市场涨声一片

 

全球商品市场近期“涨”声一片。国际黄金价格突破600美元/盎司大关,期铜价格逼近6000美元/吨,原油价格再创去年9月以来的新高。业内人士指出,在全球经济增长、供应紧张及投资流入日益上升的驱动下,持续5年走高的大宗商品价格有望进一步攀升。

 

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10日夜突破68美元大关,创下自去年9月以来的最高纪录。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份原油期货价格10日盘中突破了68美元,并一度上摸68.15美元,5月合约最终报68.05美元。同时,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5月份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上涨1.46美元,收于68.75美元,盘中曾创下每桶68.9美元的历史最高交易价格。

 

同时,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基本金属价格也再次上涨,伦敦主力合约10日夜收报5910美元/吨,较前一交易日收涨185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并逼近6000美元大关。受此影响,国内市场自然也水涨船高,昨日沪铜继续保持强劲涨势,沪铜主力6月合约收报56090元,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190元。

 

亚洲国际现货金价在11日终于突破了众多投资者期待已久的600美元/盎司大关,盘中最高点一度达到604美元/盎司。受此影响,中国国内金价也首次突破了155元/克的大关。

 

白银方面,由于国际投资者继续注入资金等待第一只白银基金ETF的上市,10日,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份交货的白银期货价格盘中达到每盎司12.61美元,创23年来的最高交易价格。国内市场现货白银的价格也大幅上涨,首次突破了3500元/千克的大关。分析人士认为,当天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飙升,推动了白银价格上扬。

 

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不断攀升突破68美元

 

受伊朗核问题日趋紧张及美国夏季用油高峰即将到来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不断攀升,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前天突破68美元,创下自去年9月以来的最高纪录。

 

其中,纽约市场5月交割的原油飙升至68.74美元/桶,创下近七个月来的最高报收价位,而伦敦市场也创下盘中历史新高——68.99美元/桶。业内人士分析,天气变化和地缘政治等因素是今年油价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上周日报道,布什政府正在研究军事打击伊朗的可行性,并打算以武力威胁配合外交手段强迫伊朗放弃核计划。伊朗为欧佩克第二大石油出口国,此前一直对联合国安理会关于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的声明表现出强硬的态度。来自尼日利亚的消息更是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涨势。正在争夺尼日三角洲地区石油资源的武装者此前宣称,他们将对美国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在当地子公司的产油设施发起攻击。

 

同时,美国汽油库存持续5周下降了1400万桶,包括柴油和取暖油在内的其他成品油库存减少260万桶,在夏季美国旅行高峰到来之前引发了投资者对汽油供应的担忧。

 

黄金上涨刷新25年的纪录

 

   在“三金”中,黄金的价格走势与“美金”汇率相背离,与“黑金”石油的价格相吻合。而近日的国际黄金市场表现完全符合这一规律。

 

近日,在纽约市场上,美元兑主要货币温和走低,连续第二个交易日窄幅波动。美元兑日元开盘走高,但整个交易日兑欧元和日元逐步下跌。

 

  上周晚些时候,由于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暗示央行5月份不会加息,美元一度上扬。但从本周一开始,美元就开始窄幅波动,促使金价一度涨至每盎司604.00美元,创出1980年12月以来的新高。

国际黄金现货价格实现1980年12月以来的最大突破,盘中突破600美元/盎司。自年初以来,国际金价的涨幅已达到16%。

 

全球铜期货涨幅惊人

在期铜市场上,随着退休基金等新投资者入市,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三个月期铜4月10日再度大涨185美元,尾盘报收每吨5965美元。而在电子盘中,LME期铜一举突破6000美元/吨,创下6002.5美元/吨的历史新高。这已是全球铜商品期货连续第三年上涨。LME三个月期铜由2003年的1580美元/吨大涨至目前的6000美元/吨,短短三年中上涨了4000多美元,涨幅高达256%,而仅今年以来涨幅就超过了33%。

 

期铜出现这样持续上扬行情与中国强劲的需求增长以及由此造成的大宗商品紧张息息相关的。一些铜矿商预计因缺乏自然资源,中国将经历长时间铜供应短缺。根据推断,20年后中国将消费全世界50%的铜,而2005年这个数字是22%。而“不幸”的是,这已被国际投资机构作为其制定长期战略的依据。

 

与此同时,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对铜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据统计,今年一月份美国电解铜进口量创下了2002年以来最高纪录,达104075吨,同比增长34.1%。欧洲铜消费也出现了显著回升,最明显的体现是现货升水大幅上涨,由去年的30美元猛升至近200美元。而随着资源更加严重匮乏的日本经济出现复苏,全球对大宗商品的争夺将更加激烈。

 

 

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支撑商品价格

03 年以来全球经济持续复苏导致原材料供需出现较大缺口构成了本轮商品牛市的强劲支撑。04 年美国经济增长率达到 4.1%,05 年一般估计在 3.5%;欧洲两年来则保持了平均 2%左右的增长速度;日本经济在长期的零增长或负增长以后 04 年的 增长率达到了2.7%,05 年仍然保持了2.4%的高增长率;高速发展的中国持续 成为世界经济的亮点,04 年修正后的 GDP 增速超过了10%,05年仍然高达9.3%(未修正);印度、俄罗斯经济近年来均保持了平均 7%左右的增长。伴随经济强劲增长的是对铜、铝、石油等原料的巨大需求。以中国对铜的需 求为例,根据英国商品研究机构(CRU)公布的数据,03 年中国共消费精炼铜 305 万吨,04 年为 346.8 万吨,05 年则达到了 360.68 万吨。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电力、电器行业的发展,未来几年中国对铜的需求还将保持高速增长。

 

美联储奉行的低利率政策成为本轮牛市的催化剂。一方面,低利率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复苏,另外,低利率也为大量游资进入商品市场创造了条件。

 

然而之前长期的熊市已经导致冶炼商大幅度收缩了产能,而且无力进行设备的更新与检修,更糟糕的是不管是石油还是矿产,整个扩产在经历勘探、建设、冶炼再到市面上销售,已经是至少5年以后的事情。因此,当世界经济从03年开始全面复苏,消费需求强劲增长导致金属、石油出现短缺的时候,产能并没有马上跟上,甚至缺口在一段时间内还继续扩大(比如铜的缺口在 2005 年7月达到了极限,库存降低至历史最低)。这就是为什么一旦商品牛市出现总会持续上10 年的原因。本轮商品牛市从2002年开始至今不过 4 年,有理由相信,数年内全球良好的经济增长态势仍将对矿产商陈旧的设备以及产能扩张能力提出考验,商品价格(尤其是金属、能源类商品)仍将获得强有力的支撑。

 

在比较完善的市场中,商品价格会正确、及时反映供需状况,而在不完善的市场中,在垄断、操纵的干扰下,价格会暂时偏离供需平衡点。本轮牛市供需是基础,大量的投机资金则是导致商品价格波动加剧的罪魁。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