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将个税申报当作一次国民教育行动

2007-04-09 10:32:18    

国家税务总局原定于4月10日公布的年所得达到12万元自行申报具体人数将会推迟,不过这个数字仅达到预期的20%左右已经路人皆知。研究员认为,个税申报“初年”的冷门源于多方工作的准备不足,不过以“和谐社会”的名义,这件事将来只会成功,不会失败……

个税申报仅达预期20%
个人所得税申报已过了4月2日的“最后期限”,不过,4日据国家税务总局新闻发言人李林军透露,国家税务总局原定于4月10日公布的年所得达到12万元自行申报具体人数将会推迟。李林军称,公布时间推迟的原因是,有部分地区的地税局信息没有联网,所以到4月10日,国税总局不能完全统计出各地区的具体数据,但是推迟公布的时间不会太久,预计应在下周的晚些时候可以公布。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截至3月29日,全国各地税务机关受理年所得12万元以上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人数达到137.5万人,共补税15亿元。权威部门在此之前曾经预计,全国至少将会有600万到700万人在自行纳税申报人群之列。与此相较,目前已经申报的这140万人仅仅达到了预期的20%左右。因此,下一步人们关注的焦点是逾期申报以及未申报的人员是否会被处罚和如何处罚?
如果按照“法不责众”的思维定势,个税自行申报的处罚恐怕要不了了之。不过,李林军已经非常肯定地称,“我们将严格按照法律的相关规定办理,绝对不会有任何留情。”

部分地区申报情况
年所得12万元以上高收入人群个税申报工作从今年1月1日就已经启动。这是个人所得税制度施行26年后,首次需要纳税人主动申报个人收入。为此,各级税务部门做了大量细致的宣传工作。
可是,在个税申报“初年”,各地开局普遍“叫冷”。前两个月里,全国仅有近40万人自行申报;北京市申报只有4万人,地税局此前估计的“潜在申报人”约为25万人;湖北省实际申报人数为1万多人,地税局估计全省人数在3万人以上。3月中旬以后,随着截止日期的临近,每天申报人数不断增多,呈加速增长态势。
申报日期截止后,从重点区域的具体情况看,北京的25.5万名高收入者包括3.5万名此前地税部门未掌握的纳税人。申报人群主要集中于金融保险、电信、电力、房地产等行业,以及文艺界、体育界从业人员等。另外通过自行申报工作的开展,1至3月,个人所得税收入85.9亿元,同比增长29.7%,其中3月份个人所得税收入就达到33亿元,同比增长82.1%。随着个税申报截止日期的结束,市地税局表示即日起将开始对逾期没有申报的纳税人约谈,并区别情况依法予以处罚。
广东则共受理2006年度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申报的纳税人数达283187人(含深圳)。富裕程度较高的珠三角地区申报人数占全省的七成多,其中深圳市超过10万人。从行业分布看,申报人员主要集中在部分行业和人群,如金融保险、电信、电力、房地产、航空、中介机构、高等院校等行业,以及体育界、文艺界、新闻界从业人员等。另外,申报对象以中国公民为主,外籍人员相对较少。补税数额较大的个人主要是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投资者以及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人。
西南重镇成都市已有近2万名年收入12万元以上高收入者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了自行申报。目前,成都市地税局稽查部门开始比照税务部门掌握的年收入12万元以上高收入名单,进行逐一排查。
总体看来,从已申报人员的结构上看,仍然由工薪阶层“唱主角”,私企老板、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仅占少数,而被列为高收入人群相对集中的行业,申报人数也相对较少。

多方准备不足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的本意是要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并解决“穷人交税多过富人”的荒诞局面。但现在个税申报遇冷的开局可能要让专家设计的“教化和引导的意义”成为空想,只有少数人自觉申报纳税让相关部门更感尴尬。
不过这也不光是纳税人的错,综合看,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有四个因素:
第一,从政策的时效性来讲,个税申报规定年收入超过12万的人要进行申报,但是《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办法(试行)》从去年下半年才出来,申报时限并没有满一年,纳税人对以哪个时点开始进行计算较为糊涂。
第二,从现实来讲,纳税人一年中的各种收入来源比较复杂、零碎,一般来讲,很少有人会有记录明细账的习惯,要求每个人像专业财会人员那样把税法意义上的所得汇总起来的确存在难度,这个问题还需税务机关认真面对。
第三,企业记账系统不健全造成的我国90%以上的企业都属于中小企业,其中一大部分企业的记账系统不健全。比如很多人拿了薪资,企业没有给凭证,也就是说,不用走账。那么这部分人收入的信息,税务部门就无法获得。信息不对称,客观上造成税务部门很难掌握每个纳税人的情况。
第四,最后才是纳税人主动纳税意识比较淡薄,更有甚者,借助上面三个漏洞,“非法避税”。

来自美国的他山之石
相比我国的“冷场”和众多急需解决的问题,美国每年个人税务申报率能达90%以上。要解决我国发展中的问题,对照一下美国的“他山之石”,这几乎成了惯例。
每年1月至4月15日,是美国的报税季节里。4月15日是美国邮政系统每年业务最繁忙的一天,因为这天是税单寄出的最后期限,错过这一天,不仅没有退税和免费牛奶,收到的还可能是罚单。在美国人思维习惯里,报税这件“苦差”与权利息息相关。
而美国人的个人税务申报率比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通过报税,能让纳税人拿到退税。美国实行预扣申报制度,主要针对领取工资薪金的雇员而言。雇员一般是按月或按周领取工资薪金,纳税人在得到报酬时,其雇主已经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其应纳个人所得税从其收入中扣掉,并且作为预扣所得税按月或按季上缴当地税务局。每年4月15日前,计算应纳税额以后,纳税人将其应纳税额与实际缴纳税额进行比较,应纳税额多于实纳税额,则纳税人进行补税;反之,应纳税额少于实纳税额,则纳税人得到退税。
为此,纳税人自然会准时报税,精心计算税费,把一笔不菲的税款退回来。由于有了退税,美国人会认真研读税典。美国人说,你可以不读书不看报,但有两本书,哪怕不识字,也要想办法弄懂里面的内容。一本是《圣经》,一本是《税典》。
当然报税除了“奖”,还要有“罚”。在美国,国内收入局建立了严密高效的信息稽核系统,基本实现了交叉稽核。每个纳税人都有一个唯一的社会保险号码,在强大的计算机系统支持下,通过对纳税人各种信息的综合分析,交叉审核,能很快发现问题,并及时单独审核,非常有效地实现了对纳税人诚信纳税的监控。在美国,一旦被查出偷逃税款,后果将十分严重。轻则数倍重罚,同时在个人记录上留下污点;重则倾家荡产、锒铛入狱。

个税意义决定申报工作必须做好
其实个人所得税是全世界各国都普遍开征的税种,但在不同国家,由于国情不同,征收个人所得税有不同的目标。有的国家主要为了取得财政收入,有的国家则是以调节纳税人的收入为目的,但大多数政府是以提高整个社会公民的生活水平为目标。在西方国家,个人所得税又被戏称为“罗宾汉税”。
但就我国当下的国情而言,必须认识到:个人所得税财富已经不是一种调节机制,它的最大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个国家公民的生活水平!中国新的对待富人政策是“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是大家共享的个税财政,而非传统观念的“劫富济贫”。
因此对于年所得超过12万元以上纳税人,是没有理由隐瞒自己收入,而享有广大工薪阶层的个税转换而来的福利。研究员认为,按照中国行政管理的特点和富人阶层的特性,施行到个人的法规是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不妨考虑在各类俱乐部,高档公寓、小区等富人“扎堆”的地方履行申报程序,并将其作为奢侈品消费的前提条件。同时参照美国的个人税务申报做法,开出奖励申报的条件再加大对隐瞒的处罚。
个税申报是胡温“和谐社会”建设的第一炮,研究员相信,对于充满智慧的中国领导人,要把年所得超过12万元以上的“好吃不作”人群拉回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大军,方法肯定是无穷无尽的。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