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聚焦六大热点推动下半年经济发展
2006-08-03 09:32:22
1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发改委主任、经济贸易局局长、物价局局长等上百位与中国经济决策密切相关的官员们齐聚北戴河,参加“第29期发展改革研究班”。参会者将被分成六个小组,就六个议题进行集中讨论。而这六个议题也就是下半年,发改委要抓的重点……
议题一:凯雷徐工并购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
近期炒得沸沸扬扬的凯雷徐工并购案,无疑是此次研讨班首先要讨论的议题,由此案引发的产业安全问题不可避免的被涉及。尽管凯雷徐工并购案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任何新的进展,仍然处于大范围的争论阶段。但是围绕该案,不仅美国政府开始出面进行公关,我国商务部也突然悄悄地进行了一场“听证” 。
30日,正在中国进行访问的美国商务部副部长雷文凯为凯雷充当鼓吹手。他表示不认为凯雷收购徐工可能涉及国家经济安全。他以美国为例表示:就重装备企业来讲,如果资产是在美国,那么美方将大大降低对其有关国家经济安全因素的考虑,因为出于经济考虑,这类领域的外国经营者基本上必须留在本国继续经营。雷文凯进一步解释说,由于所有外资企业在中国的人民币资产仅占中国经济总量的1.8%,中国没有必要担心经济会出现过分依赖外资地局面。
在国内,这桩被西方舆论视为中国对外资政策“试金石”的并购,在各方力量的反复较量之中,在上书、领导批示、博客对垒等渠道带来的数番起伏之后,终于促成政府着手开辟一条新的规范的博弈通道,有望带来一套规范外资并购的新机制。日前, 商务部连续三个下午召集所有与凯雷徐工并购案相关的单位(不含外资),分批征求意见并详细询问。尽管这是一次没有在名称上明确其性质的会议,但与会人士普遍将其称为“听证会”。就一桩企业并购进行“听证”在国外并不鲜见,但在国内似乎还是头一遭。据悉,随后国家发改委也将举行类似会议。
连续三天,相关单位头一次被集中起来表达意见,徐工和三一依然是官员们提问的焦点,但看起来,他们的回答并没有令“听证者”完全满意。据悉,三一被要求会后提交专门的书面材料系统陈述意见,徐工则在会议召开之前接到了商务部一批书面问题,会议结束之后再次接到商务部的另外一批问题,均要求书面详细解答。两批书面问题达数十个,涉及整个并购的方方面面,细致入微,涵盖了徐工的资产负债、盈利、技术、行业、收购方凯雷的情况,以及外资购并涉及的种种问题。这一次,审批者主要的问题集中在:为什么选择外资,为什么徐工选择了金融资本(凯雷)而非产业投资者(如卡特彼勒),是否“贱卖”,交易完成后中方还有哪些话语权,是否会对产业安全造成影响等。
此外,出让徐工股权的公开招标过程;国内民营企业机会是否获得平等竞标机会;凯雷并购的目的和打算,报价是否最高;有无少数人与外资联手串通嫌疑;徐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情况;中方权益如何保证(董事长由哪一方委派,中外双方董事席位比例);外方今后转让股权的限制条件……诸如此类的问题,也都进入审批者的关注范围。所有这些,正是外界对凯雷徐工并购案质疑的焦点所在。
议题重中之重:环保节能
今年上半年中国能源消耗增长速度高于同期10.9%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年内单GDP能耗下降4%的目标难度较大。作为“十一五”开局、能源约束性指标执行的头一年,我国能源消耗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的势头没有得到扭转,着实令决策层担忧。为此,国家发改委亦与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14家中央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发改委进一步将降耗、污染物排放、耕地保有量这三大指标,通过一种模型分解到各个省份。
功能区域发展:今后改革的一个战略指导性方针
“十一五”规划首次将我国的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此举是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前提下,对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而做出的战略性决定。要在中国国土面积上,实现这么大范围的功能区布局安排,需要在财政、投资、产业、土地、人口管理政策等方面做出调整。而要适应这些调整稳步推进,在顺序上,则要求与之对应的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体系首先实现破题、弱化对相关地区的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的评价。功能区发展成为其次讨论的话题,也将成为今后若干年,我国要重点推进的新型战略性的工作之一。
其他议题:持续深化已进行的改革
“要素价格监管”成为讨论议题的一个原因是:伴随着要素价格市场化,价格的监管急需完善。资本、土地、技术和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市场化是完善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而对其价格的监管也是政府部门必须履行的责任。目前,资源、能源性要素正逐步走向市场。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反映环境、资源等外部成本的价格机制改革方向,已进入实施阶段。国家目前初步形成了“对于能形成有效竞争的能源产品实行市场定价机制;对于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环节,实行有效的价格监管”的指导方针。
近期舆论普遍关注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也被纳入到会议讨论范围。实际上,,以人事部、财政部、民政部和劳动保障部四部委首次全面系统解读收入分配改革为标志,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已揭开序幕。此次改革方案重点解决公务员、事业单位薪酬领域,并加大对低收入人群收入提高的力度。尽管预计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至少将惠及1.2亿人,但全社会社会保障、垄断行业高收入调控等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相关的财政,公共政策的改革任务还甚远。
而讨论以上所有议题,最后焦点仍离不开体制改革。据悉,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下一步如何推进企业、财政、金融等方面体制改革,将是每位参会者都需要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