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总理出访细节凸显中国外交民间战略
2007-04-16 09:45:49
本周最吸引国人眼球的当属温家宝总理出访日韩。今天(4月13日),温家宝总理将在日本结束为期三天的访问行程。虽然此次出访仅是温家宝总理众多出访中的一次,但是我们还是从温总理的此次访问的各种动作与画面,读出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与演进方向……
晨练外交展示大国形象
中国总理温家宝4月10日展开东亚之旅,4月11日、4月12日在韩国首都首尔和日本首都东京,温家宝总理连续两日身着绣有北京2008奥运标志的运动装晨练,与韩国和日本普通民众亲切接触。
4月11日,温家宝总理东亚之行在国外的第一个早晨,他来到首尔汉江旁晨跑。温总理主动与首尔市民接触,并亲切地与他们交谈,他分别与一名教授、一名研究生及开店的老板倾谈,了解他们的生活和对中国的看法。
4月12日早晨6点,温家宝总理起床后,即与中国驻日本大使王毅等一起前往住宿饭店附近的东京代代木公园锻炼身体。日本民众发现中国总理也来晨练之后,纷纷围了上来。温家宝总理亲切地询问周围的民众多大岁数,做什么工作,还与日本百姓一起跑步,并打了一套太极拳。
联系到过去温总出访期间,传媒也有过着温总理奥运装的锻炼报道,分析指出,温家宝总理此次出访如此密集的展示自己晨练风采,已经可以称为一种“晨练外交”模式。通过身体力行,与国外的民众接触,展示大国总理务实、自信、健康、和善的形象和态度,以一种柔软的姿态化解外界尤其是临近的日本和韩国,对于中国崛起的担心。此外,2008北京奥运日渐临近,温总理晨练穿着的运动装,无疑对宣传北京奥运起着良好作用。
而对于温家宝总理这种独具特色的晨练外交,也完全体现出中国外交战略上的重大变化:争取民心,中国领导人过去到国外访问,主要都集中在官方活动,常常忽略了人情趣味的日常民间交流。而随着胡锦涛温家宝出国访问次数增多,经验累计知道,在欧洲诸国、韩国和日本这些民主架构的国家,民众才是主导政治主流的力量,所以温家宝在欧洲、韩国、日本,从每天早上都做晨练,把中国的外交延展到晨练上,延伸到民间,直接和外国媒体、民众交流。而且外国媒体对这样充满人情味的活动新闻非常感兴趣,这样,通过影响民众、影响传媒,可能要比仅仅参加官方活动取得的效果更好。所以这种晨练外交和其他一些比较亲民的活动在外交效果上,往往比正统的外交手段更有效。
灵活应对掌握主动性
温家宝总理在结束访韩后,4月11日下午三点半左右抵达日本东京,展开为期52小时的对日本的正式访问。
由于飞机降落的时候正下着大雨,温家宝下飞机后本来可以直接乘车离去,但是他看到现场欢迎的人群异常热情,便坚持欢迎的每个人握手,完全不顾越下越大的雨水淋湿了他的头发和衣袖,现场民众也深受感动。
随后,温家宝驱车到日本首相府,与安倍晋三首相会面。一般领导人出访,都期待一个艳阳高照的好天气,雨天则很影响出访的心情。但是温家宝总理则不然。在欢迎仪式上,温家宝主动提到天气,他说:“今天的天气让我想起一句中国古话,‘好雨知时节’”。安倍首相接着说,他也相信“雨中可以有灿烂的阳光”。
在开场白中,温家宝还提起,本周五将访问京都,探访周恩来总理的雨中岚山诗碑。两位中国总理,两场春雨,相隔88年,都在日本发生,似乎暗示了中日两国长久的友谊。温家宝多次与安倍晋三握手,让记者拍照,在欢迎仪式之后将进行会谈。
从下飞机到,两国首脑开场时的寒暄都展示了很高超的外交手段,不仅展示了亲民的形象,而且也化解了紧张的气氛,这种安排与用心无不代表了温家宝总理此行所展示出来的大国领导人的形象。
国会演讲暗示推动民间外交战略
除了晨练之外,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所作的演讲也深刻体现了中国外交战略亲民性的一种变化。
4月12日上午9点,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讲,这是中国领导人二十二年来第一次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讲,受到各方关注。而且,在日本国会演讲两院议员列席,在日本非常难得,一般国家领导人到访很少有这样的待遇,一般两三年一次。(之前小泉访问美国,希望在美国国会演讲,但是美国国会否定了,而日本和美国的国会是一样的体系。)
温总理的国会演讲,从情、理、现实三个层面来说服代表日本国会议员,以历史眼光来看待中日关系,着眼未来,要求从两国的根本利益去考量,去解决中日间的问题。而且不过分触动中日敏感问题,动之以情,晓以大义,是很高明的做法。而且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会给日本民间和代表民间声音的议员带来极大启发。
分析指出,温总理的演讲是有深远考虑,他希望通过在国会演讲,绕过日本政客,直接与代表日本民意的国会两院议员沟通,并透过他们向日本传媒和民众直接传达中国有诚意,有决心和日本友好,不会让日本右翼政客歪曲中日历史,也不会让历史问题破坏中日关系大局,相信温家宝总理的一番演讲一定会在日本引起很好的反响。
温家宝总理从大局来看待中日关系发展,他的讲话从情感、理、现实三个层面来说服代表日本民意国会议员,引导日本以历史眼光来看待中日关系,不过分触动中日敏感问题,并动之以情,晓以大义,以在日本官方演讲影响透入日本民间,这是很高明的做法。所以温总理的演讲设计非常的好,坐在国会大厅的很多议员都是50岁以下的人,他们对于中日历史可能不太了解。议员们通过温总理的演讲,适当体会回顾中日历史,考量现实利益,通过互动间接对安倍施加压力,日本是个民主社会,如果民间不同意安倍参拜靖国神社,而安倍透过议员了解日本国民民意,安倍要参拜就需要更多考虑。
13日行程体现人文关怀
今天(4月13日)温家宝总理即将展开最后一天的访问。从访问的行程来看,也充满了人文关怀气息,对于一向不善于流露感情的日本社会普通民众来讲,今天的行程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结束在东京的访问后,温家宝总理13日将前往距离东京500公里的京都访问。如果说温总理在东京的访问侧重政治、经济交流,那么13日在京都的访问将是一次文化之旅。这里的行程可能最精彩。
由于京都距离大阪只有60公里,温总理将先飞往大阪,从那里前往京都。中午,京都的政、经界人士先是欢迎温总理访问,然后,温总理就将前往京都西郊的岚山进行参观,并向山上镌刻着周恩来总理早年留学日本时写下诗句的“岚山诗碑”拜谒、献花。
结束在岚山的访问后,温家宝总理将完成他在中国提出的一个心愿,访问一家日本农户。日本有关方面选了京都市右京区的一家农户,到时候中国总理和日本普通农民将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
访问完农户后,温总理将来到京都立命馆大学,和学生进行交流,下午3点,温家宝总理将来到京都著名的西京极球场,这是京都最大的棒球场,如果温总理愿意的话,他还可以和日本的青年学生打打棒球。
晚上7点45分,温家宝总理将从大阪出发,乘机回到北京,结束他对日本的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