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砖窑奴隶”背后的利益链

2007-06-19 09:51:41    

“5.27黑砖窑”案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广大社会力量的愤恨和声讨,同时也极为震怒了中南海。我们都不曾想过黑窑奴工竟然存在于我们和谐的社会主义中国,谁也不曾会想到人民的公仆居然对这样罪恶的社会现象视而不见或参与其中。那么“5.27黑砖窑”案背后究竟有什么,带给我们什么样的经验和教训……

山西“黑窑奴工”案震怒中南海
5月27日,山西省洪洞县公安局在广胜寺镇曹生村查出一起由黑恶势力操纵的非法砖窑非法用工、强迫他人劳动的恶性案件,警方从砖窑解救出31名被非法拘禁、虐待的农民工。在“5.27黑砖窑”案件中逃逸的河南籍包工头衡庭汉于16日被抓获,衡庭汉的两名同伙仍在追捕中。
据报道,黑砖窑的奴工们一日三餐就是吃馒头、喝凉水,没有任何蔬菜,而且每顿饭必须在15分钟内吃完。工头对他们动辄拳脚交加,要工人赤手搬运尚未冷却的砖块,灼伤打伤不延医,有工人甚至被打死埋于荒山。当他们被解救后,令人感到惊骇的是在这32名农民工中,已有8人痴呆。就只知道干活,没有物质需求,也就是完全的没有思想的奴隶,这是黑窑主最好的奴隶!
山西黑砖厂非法用工问题经媒体披露后,引起胡锦涛、温家宝、吴官正、李长春以及张宝顺、于幼军等中央和山西省高层官员高度关注,均做出重要批示。有关当局限令,在7至10天内,必须无条件解救出所有被拐骗农民工。

“黑奴”在山西竟是普遍现象
截止16日,山西省共检查小砖窑、小煤矿等3702处,解救被拐骗农民工351人(其中14岁以下童工16人,14—18岁未成年人6人),刑事拘留25人,行政拘留23人,其他治安处罚34人。山西省公安厅副厅长李富林对此事说,黑砖厂非法用工问题,在上世纪90年代已有存在。在他被问到“黑砖厂主向当地公安部门缴纳保护费”一事,李富林回避未做回应。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黑奴”现象早在90年代在山西就有,并且人数不少,大量存在于山西临汾、晋城、运城等地区。
不仅如此,山西有关部门参与其中。今年4月27日,16岁的朱广辉被解救出来,第二天,他坐中巴车回郑州,结果中途被当地劳动局一个监察员拉下车,介绍到了另一家窑厂,这个监察员还收了孩子300元“中介费”。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里居然存在大量的奴隶童工。由于近期的检查,家长们称至少1000名被拐的童工已被转移到其他地方藏起来了。近段时间网上有个点击率极高的帖子《罪恶的“黑人”之路!孩子被卖山西黑砖窑400位父亲泣血呼救》,该帖子以400位河南籍父亲的口吻陈述:在这些头发长得像野人一样的孩子中间,有的已经整整和外界隔绝了七年,有的因逃跑未遂被打致残;有的孩子被监工用烧红的砖头把背部烙得血肉模糊。他们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有时因劳累过度,稍有怠工就会被监工随手拿起的砖头砸得头破血流,更有甚者,有的孩子被打手打成重伤也不给医治,如不能自愈或伤情恶化,奄奄一息时黑心的工头和窑主就把被骗的苦工活活埋掉。这些孩子最小的只有8岁!
毋庸置疑,这些孩子是被人贩子贩来的。这其中还有另一重要的角色——包工头。每隔一段时间或适逢有关部门检查,他们将承担孩子的转移任务,把他们押送转运到其他窑厂。显然,一张职业化的运输转移网已悄然形成。这种黑奴贸易可能存在于山西的各个角落。

利益链织成的“黑奴贸易”
看到“黑奴贸易”,也许人们觉得那么久远,那是西方殖民者对非洲的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但是从某些方面来说,它存在于我们国家中,我们应该深深的感到悲哀。
人贩子、骗子通过各种手段把农民工甚至是大量的儿童骗到黑砖窑,可得介绍费400—500元;窑主或者包工头残酷的剥削这些奴隶们,包工头们通过“交易”完成奴隶们的转移,他们为了一己之私利,为了所谓的利润和资本积累,竟然无视国家法律的尊严,置他人的生命健康于不顾,将自己的赚钱牟利建立在肆意奴役凌辱他人的基础上;这个链条上还有地方保护者的一杯羹,大多数黑窑厂每年都要向当地派出所上交成千上万元的“保护费”,地方的政府部门在利益驱使下变成了睁眼瞎……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一条黑奴贸易的利益链在闪着罪恶的光。我们应该为黑砖窑的奴隶们哭泣,和谐中国应为黑砖窑“奴隶们”哭泣。
我们也由此得到以下经验和教训:
一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乡镇政府和公安部门本该是提供公共服务、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但某些基层政府,或消极怠工,或利用非法手段创收,造成了某些地方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基层行政体制的改革需要深化,基层组织的建设亟待加强。
二是,由“山西黑砖窑”事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新闻监督和网络的重要性。这种黑奴贸易存在这么长时间本身说明了我们国家新闻舆论监督的滞后。各级政府部门一定要采取鼓励而不是封堵的方法来对待新闻媒体自由和网络舆论自由,要将网络当成一个勾通政府与民众的重要渠道,要利用好这一工具。无论从哪一方面说,网络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和途径。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