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核问题美国想说制裁不容易
2006-08-25 09:47:00
,伊朗首席核谈判代表、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拉里贾尼在德黑兰如约向瑞士(代表美国出席)、中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德国的谈判代表递交了对伊朗核问题“六国方案”的答复。答复中强调在不中止铀浓缩的前提下,伊朗愿意重就“六国方案”存在的“严重模糊信息”,加以谈判澄清。在“核问题”上,令人有些厌倦的又一个回合开始了……
漫漫铀浓缩
其实伊朗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核能开发活动。1980年伊朗与美国断交后,美国开始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开始对其采取“遏制”政策,但伊朗的核开发从未间断。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美国随即称如果伊朗拥有浓缩铀就意味着拥有核武器,并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国际原子能机构也通过多项相关决议,要求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在国际社会,特别是代表欧盟的法国、德国、英国的积极斡旋下,,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暂停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11月,伊朗宣布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 至此可算是第一次较量结束,伊朗服从了国际压力,也加入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和国际原子能机构(NPT-IAEA)的约束体制
但去年8月,伊朗开始恢复了铀转化活动,欧盟与伊朗之间的谈判随之中断,伊朗核问题也从一个“地区级别”升格为全球关注的“国际事件”。开始了至今也没有结束的第二次较量,而且目前看来,伊朗一直占据着上风。
去年12月,俄罗斯曾向伊朗递交了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提议,以确保伊朗的核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但伊朗拒绝,并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必须在本国境内进行。今年1月3日,伊朗正式宣布已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并于10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正式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至此伊朗下定了自发完成铀浓缩的决心并开始了与国际社会不屈不挠的外交斗争。
,伊朗宣布已经成功提炼出纯度达3.5%的浓缩铀,这表明伊朗已完全掌握核燃料生产技术,这引起美国等有关国家的强烈反应,并使伊朗“核问题”火上浇油,快速升温,直至今日。
伊朗:坚持就是胜利
伊朗能在核问题的操场上和美国等国家这么没完没了的跑下去,第一是它咬死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PT)第四条的“成员国享有和平使用和发展核能的权力不可剥夺” 并且明确声称如果美国和国际社会否定了NPT给予伊朗的权利,伊朗就没有理由接受NPT及其附加协议规定的约束,封住了美国等国家“不遵守国际约束”的借口;第二是伊朗作为中东的一个区域大国出人意料的外交能力,顶住了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的压力;那种硬话虽然照说,软牌该打还打的刚柔并济的外交手腕,加上关键时刻总以带有虚虚实实妥协色彩的“新方案”、“重谈判”的外交缓冲(正像这次所作的),被逼急了策动真主党袭击行动,给美国在中东“制造麻烦”的地区控制力,使美国有时也被牵着鼻子走而无可奈何。
而伊朗哪怕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成为核国家原因,其实和曾经的中国是一样的。一是在核平衡中求得生存发展;二是成为一个核时代真正意义上的大国。可以说,正是美国对其近邻伊拉克的占领让伊朗把发展核技术放在了发展经济的目标之上,让其划出了不论面对多大压力也要死守“不终止铀浓缩”的底线。
对美国而言,如此让伊朗坚持下去,搞出原子弹是迟早的事,而伊朗的成功将为所有因美国而感到生存危机或有大国意图的国家(特别是中东的伊斯兰国家)树立榜样、一个21世纪自主开发出核技术的路线图和理由。到时将出现数个今天的伊朗,那将是美国真正的噩梦。
美国:想说制裁不容易
在当今世界和美国作对的国家中,朝鲜穷兵黩武但资源匮乏,委内瑞拉为首的几个拉美国家拥有资源但没有让美国担心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只有伊朗,资源、武器兼备,有着广泛的地区影响力,还在外交上占着美国的上风。
21日布什做了两件事:仓促召开新闻发布会指点中东,强调在安理会的最后期限如果伊朗仍然坚持,联合国要立即开始行动。晚上又特意给胡锦涛主席打了电话,在慰问中国南方省份受灾的寒暄后,拜托中国就朝鲜核问题多多出力。看来布什做好集中全力结束伊朗问题的准备了。
在此前对待伊朗的政策上,美国有着两手政策,一是调动所有国际力量的“核遏制”,二是停止铀浓缩为前提,提供核技术和经济援助的“核接触”。现在已经证明“大棒”和“胡萝卜”都已失效。美国目前只能调整战略,等待在8月31日后,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即“在国际和平遭到威胁或发生侵略行为时,可以采取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强制措施”,对伊朗采取“进一步行动”。
但聪明的伊朗早在20日就开始了试射新型武器的军事演习,而且布什也清楚,尚未彻底解决的黎以冲突已经成为伊朗的挡箭牌,中俄也不会同意美国对伊朗的过分行动。看来即使在9月后,这场名叫“核问题”的马拉松还要没完没了的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