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波动短期内对国内影响不大

2006-09-18 10:01:34    

,国际原油价格连续第7个交易日下跌,这是近三年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轮下挫。据悉,纽约即期原油期货价格已逼近每桶63.76美元,这一价格是自今年4月份以来的最低点。从今年714日的最高纪录每桶78.40美元,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已经下跌了近18%。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油价是否已进入“低价周期”呢?……

 

油价下跌主要是受地缘政治局势缓和的影响

 

国际油价近来频频回落,主要缘于地缘政治局势有所缓和。众所周知,地缘政治局势紧张是此前油价走高的重要原因。7月中旬,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之间的冲突持续进行,市场担心黎以冲突可能波及中东其他国家,从而影响该地区的原油生产,导致纽约市场油价一度逼近每桶80美元大关。但随着黎以双方在8月中旬实现停火,油价也开始回落。同样,有关伊朗核问题可能影响国际原油供应的担忧并未成为现实,也是油价下跌的重要原因。市场人士原本担心,如果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朗实施制裁,伊朗有可能以减少原油出口和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一重要国际原油运输通道进行报复,从而影响国际原油供应。但直到目前,国际社会并未就制裁伊朗问题达成一致,伊朗也未采取破坏国际原油供应的行动。其次,除了地缘政治因素外,国际原油供需关系基本面也有利于油价回落。从供应方面看,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本月11日决定,维持该组织目前日产原油2800万桶的限额不变。加上俄罗斯、安哥拉等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产量,目前国际市场原油供应比较充足。从需求方面看,国际能源机构本月12日发布的报告说,鉴于欧洲和亚洲部分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今明两年全球原油需求增幅将低于该组织此前的预测。供应比较充足而需求相对减少,油价自然要跌。此外,中美两个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的“握手言和”对石油价格的下降也功不可没。

 

国际油价走势不明短期内对国内油价影响不大

 

我们认为目前判断原油价格的走势还为时尚早,全球经济增长趋势减缓还未显现、原油加工能力面临短缺、地缘政治的紧张形势尚不明朗,利空和利好消息相互交错。如果第三季度伊朗核问题没有激化,短时期内全球的原油价格难以上涨,但是下跌空间有限。对国内市场来说,由于原油的波动趋势未定,而且目前国内成品油市场没有放开,成品油新的定价机制尚未出台,原油价格传导到成品油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短期内对国内油价的影响不大。我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颇为复杂,主要是以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成品油交易价格为基础,参考运杂费及国内关税及由国家确定的成品油流通费用,最终形成由国家发改委颁布的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中石油与中石化再在此基准价的基础上上下浮动8%的范围内,最终制定出终端的零售价格。当三地市场前一个月成交价格加权平均后得出的价格波动超过8%时,国家发改委会相应调整国内零售基准价,最终形成新的成品油零售价格。由于此定价机制是和三地市场的成品油而非原油市场价格挂钩,考虑到原油加工成成品油大约需要一个月时间,即使国际原油价格平稳,一般而言国内成品油价格也会滞后于国际油价一个月的时间。从理论上来说,国际原油价格下降将带动国内原油价格下降。但其至少一个月的滞后性,已决定了现有成品油价格远不能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的频率合拍。而且,目前成品油新的定价机制尚未出台,国内成品油价格低于国际水平,导致炼油企业大幅度亏损。我们预计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将于2006年下半年出台,届时成品油价格变动将更能体现出原油价格的变动,与石化相关的产业也会受到更直接的影响。

 

利好国际经济增长将促进出口增长

 

油价下跌可刺激个人消费开支增长。随着原油价格下降,对于世界最大的消费国美国而言汽油价格也是一路回落。美国能源部能源情报署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美国全国汽油平均零售价已从今年早些时候每加仑3.08美元的历史高位降到了每加仑2.67美元。预计,美国汽油零售价很快就将降到每加仑2.30美元。而汽油价格下降,消费者在购买汽油方面的支出负担就减轻了,这将使他们能够将更多的钱用于其他方面的开销。估计今年第四季度美国个人消费开支增幅按年率计算将因汽油价格下降而增长一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也因此将从原来预测的3%上升到3.7%。与此同时,受油价下跌等利好因素刺激,纽约股市三大股指最近几个交易日全面上扬。在眼下美国住房市场已经降温的情况下,股市上涨有助于刺激投资和消费。美国如此,对于深受国际原油价格长期高位运行影响的其他经济体而言,同样也意味着经济增长的步伐面临加快的可能。那么对于享有“世界工厂”的中国而言,由于国际上其他经济体居民消费能力的增强,而这意味着将可能消费更多的中国商品,对出口将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国际油价的下跌也有利于下游行业,因为油价的下跌将降低其成本。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